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旅游环境评价课程论文―苏叶
生态脆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及其评价—鄂尔多斯乌审旗为例地理师范(moumou)目录前言1.乌审旗旅游资源及生态脆弱性2.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3.生态脆弱区旅游发可持续对策前言生态脆弱区——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原初相对平衡状态极易遭到破坏而恶化极难恢复或建立新的更加优化的相对平衡状态。前言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东南部,地处毛乌苏沙地腹地。1.乌审旗旅游资源及生态脆弱性1.1乌审旗旅游资源特点1.2乌审旗旅游资源类型分析1.3乌审旗生态环境脆弱性1.1乌审旗旅游资源特点①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著名的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统万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古墓群和蒙元宫廷文化等毛泽东的电文、彭德怀无定河饮马、江青巴图湾小住。萨拉乌苏文化遗址1萨拉乌苏文化遗址2萨拉乌苏文化遗址3统万城遗址1统万城遗址2统万城遗址31.1乌审旗旅游资源特点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歌舞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服饰文化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歌舞文化鄂尔多斯服饰1.1乌审旗旅游资源特点③祭祀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宗教祭祀方面:石砭庙、乌审召庙、海流图庙和陶尔庙。在民族祭祀方面:哈塔金十三阿塔天祭祀、蒙古汗国国徽九游白纛祭祀、京肯苏力德—木华黎神矛祭祀、萨刚彻辰家族祭祀、敖包祭祀。九游白纛祭祀敖包祭祀乌审召庙查玛舞1.1乌审旗旅游资源特点④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大漠明珠”巴图湾“塞外江南”纳林河萨拉乌苏地质公园沙漠大峡谷。巴图湾景区—巴图湾鱼巴图湾景区—巴图湾鱼1.2乌审旗旅游资源类型分析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乌审旗所进行的旅游资源普查结果显示:表一[1]所示1.3乌审旗生态环境脆弱性乌审旗:•属温带极端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干旱、大风、沙暴、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大部分属于中、低度脆弱区。1.3乌审旗生态环境脆弱性乌审旗的环境问题:①土地沙漠化严重。1.3乌审旗生态环境脆弱性乌审旗的环境问题:②用水量大于补给量。乌审旗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但利用率偏低。多年来的开采使得地下水为不断下降,直接导致环境恶化。1.3乌审旗生态环境脆弱性乌审旗的环境问题:③油气田大面积开发破坏生态和污染地下水。截止2012年9月,全旗天然气井达到3012眼,铺设井网管线5025公里。其中,建设工程不符合环评文件要求,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规定现象还大有存在。一、实有气井和集气站数量远超出环评报告中的数量。二、未向环保部门提交试生产申请即进行试生产。2.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1旅游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1.2旅游活动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1.3旅游管理不当对环境的潜在威胁2.2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1旅游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①对当地动植物的影响大面积的建筑物的建设和道路建设会辗压草原,大面积移除植被,植入外来草种,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系统面临严峻考验。建筑扬尘、运输车辆的尾气影响大气环境,其产生的噪音会惊扰一向习惯于安静环境的野生动物;一些建筑设施的建设也可能破坏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1旅游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②对当地土壤、水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带来了异于当地土壤基质的材料,切断了地表原生界面,土壤一旦受到破坏,其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都会改变,破坏地表原生态环境。河流整修、景观湖开凿、水上娱乐等项目建设对于西北地区来说不仅是对水质产生轻微影响,而且会对地下水位会有很大的影响。选址的不适当,使得建筑或道路被冲毁,使得重复重建过程中加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1旅游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③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建设中产生的垃圾不及时处理导致垃圾被风吹的满天飞,对周围环境造成“白色污染”。③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没有建设一些必要的廊道,使得一些牧民季节性游牧带来很大的阻碍。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2旅游活动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①对当地动植物的影响游客在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引起植物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践踏,有时也造成重大变化。如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对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践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变化。旅游活动本身或者游客所制造的噪音或旅游区灯光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尤其对那些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2旅游活动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②对当地土壤水环境的影响土壤压实后表现为质地粘重、结构变差、同一层次土壤松紧度增长、根系变少、容重增大。水上活动给水体环境的冲击往往是综合性的,不仅影响水域生态,而且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一旦被影响很难恢复原状。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2旅游活动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③对当地环境的污染“民生污染”,尤其是过夜型的旅游方式,所产出的“民生污染”直接留在当地环境,若处理不善将会严重影响当地环境卫生,尤其对于乌审旗这样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并不完善、污水管道普及面不是很广。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2旅游活动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④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游客人数超出容量,各种各样的不文明行为对民俗风情的破坏,以及将会对这些神圣的祭祀场地摸下不好的一笔。多民族文化和社会风俗所构成的亚文化多样性和本土文化原始性呈现弱化与异化现象。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3旅游管理不当对环境的潜在威胁①由于环境保护设施配套不齐全导致的环境污染。由于环境保护设施、环卫设施不配套,对旅游产生的“三废”不能进行有效及时处理。②旅游装备的落后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于经济刚刚起步的乌审来说节能环保型装备严重不足。③旅游线路的规划不妥当或公共卫生设施的的不合理建造,迫使一些游客踩踏草坪、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方便。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3旅游管理不当对环境的潜在威胁④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业是经济性行为,一些旅游开发处于“三不顾”状态:“不分地区、不分性质”“不加管理、不顾影响”“不管容量、不论方式”2.1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1.3旅游管理不当对环境的潜在威胁④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环境破坏。a.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不完善,缺乏保护监管制度和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是有关部门对旅游区无法监管的原因。b.对于不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大量违法、违章、违规建设项目得不到及时地纠正和制止。2.2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①旅游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算是“清洁产业”,所以发展旅游业逐渐代替第一、第二产业,对于乌审旗环境保护利大于弊。②旅游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会积累更多资金去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建设,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2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③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从而改变了当地居民传统思想观念,逐步摒弃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民出动、共同保护自己的家园。④游客在欣赏当地的美景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生态脆弱区保护自然地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3.生态脆弱区旅游发可持续对策•3.1.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对策•3.2拓宽工作思路、更新发展的理念•3.3保护民族文化、抢救旅游资源的理念•3.4强化旅游管理,提升旅游环境3.1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对策政府为主导•优势:信誉好、协调能力强且具有一定资金筹措能力。•劣势:过分强调政府主导造成形象工程、错失很多机遇。企业主导•优势:有利于跟外部之间广泛或微观经济联系。•劣势:导致低水平建设、盲目模仿和生态破坏性开发政府主导和企业化相有机结合开发与保护并重优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杜绝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盲目开发、低水平开发和破坏性开发。3.2拓宽工作思路、更新发展的理念工作思路•创新观念:“因文化扬名,缘生态立命”•创新思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创新方法:打造旅游“精品、极品、绝品”•树立新的资源观: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并举。发展理念•要立足旅游跳出旅游、立足乌审跳出乌审来思考全旗旅游业的发展。•“生态为先、文化至上”的发展理念3.3保护民族文化、抢救旅游资源的理念全面加大抢救和保护力度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搜集摄录整理全旗各类文化资源。旗人大制定民族文化保护条例;要重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和制作。深入挖掘、整理蒙古族历史文化和歌舞艺术,培育大型演出品牌。要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纳入民族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要制定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制定生态恢复政策。3.4强化旅游管理,提升旅游环境强化管理、提升环境•加强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企业的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完善旅游行政管理规章和制度,依法管理。•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夯实乌审旅游软实力。•加强旅游服务市场整治与督查,加大旅游投诉案件查处力度,确保给游客提供一个绿色、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加强各苏木镇、各部门要通力配合,尽快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沿线的通信、邮政、电力、医疗、供水、餐饮、环保等服务设施和功能。感谢您的关注【1】引自《西部旅游资源非优区产品开发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为例》参考文献[1]张振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45—51[2]乌审旗人民政府.《乌审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3]乌审旗人民政府.《中共乌审旗旗委乌审旗委乌审旗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乌审旗人民政府网站.2012[4]甘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01):38—42[5]冯亚芬、贾铁飞.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导向模式及其实证研究_以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旅游开发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6):181—185[6]张国忠.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以新疆四地州旅游战略规划为例.中国沙漠,26(1):126—130[7]王玲,何雨.西部旅游资源非优区产品开发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0):195—200
本文标题:旅游环境评价课程论文―苏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3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