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家科技奖国家科技奖的由来根据《条例》,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条例》的规定,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并向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提出评审建议。在奖项中,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国家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18人获此殊荣,平均年龄超过80岁。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公布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流程,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其评选流程为: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或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咨询、打分——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选——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部核准——报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据了解,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为委员,以保障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组成人员人选,由科技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到会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算有效。国家科技奖的由来2000年度2001年度2004年度2003年度2002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2005年度2009年度2006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荣誉榜结束吴文俊(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俊(1919-)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毕业于交通大学,194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拓扑学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数学机械化等领域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后者得益于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这是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原创的领域,被国际上称为“吴方法”。曾获奖: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3)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4)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第三届邵逸夫数学奖(2006)。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1]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荣誉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4月,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2012年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1)1985.10,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2)1987.11,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1988.3,农学与营养奖,英国Rank基金会(4)1993.4,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美国Feinstein基金会(5)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6)1994,何梁何利基金奖(7)1996.5,日经亚洲奖,日本经济新闻社(8)1997.8,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墨西哥荣誉(9)1998.11,越光国际水稻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10)2001.2,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2001.8,拉蒙·麦格赛赛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12)2004.5,沃尔夫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13)2002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14)2004.10,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15)2007年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之“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16)2008.03.30,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颁“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17)2010.3.24,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另获国家特等发明奖。(18)2012年6月15日陈光标绿色食品产业高级顾问(19)2014年1月10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他被称为:“米神”、“当代神农氏”、“杂交水稻之父”。返回黄昆(中科院院士、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杰出教育家。浙江嘉兴人。自幼勤奋学习,热爱自然科学。西南联大毕业后从事物理理论研究,大胆预言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后称为黄散射。受邀与玻恩著《晶格动力学》,至今仍是该领域权威著作。提出“黄方程”和由此引伸的极化元的重要概念,对理论物理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6年北大任教主持中国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创建工作,著《固体物理学》为中国信息产业培养第一批人才。1977年任科学院半导体所所长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复苏发挥重要作用。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7月6日,16时18分,黄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主要荣誉1955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今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荣誉奖励1985年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在首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奖1985年获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8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首届毕升奖1990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1年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特等奖1993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4年获美国中国工程师学会个人成就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96年获王丹萍科学奖1996年获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获台湾潘文渊文教基金奖1999年获香港蒋氏科技成就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2年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84年以来分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北京市劳动模范、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光荣称号。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返回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荣誉金怡濂由于主持研制了系列巨型计算机,为中国在世界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多次获得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其中,一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嘉勉,朱镕基总理称赞他是“做大事的人”。返回刘东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1917年11月24日-2008年3月6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际杰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男,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火箭技术专家,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简历1952~1953年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并入北航)。1953~1955年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1955~1961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系导弹设计专业毕业、获优秀生毕业文凭和工程师称号。1961~1977年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七机部第一研究院)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组组长、总体设计室主任。1978~1980年七机部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1980~1991年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院长。1991~1994年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1992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1994年4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返回吴孟超吴孟超,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著名肝胆外科专家。1922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主要成就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叶笃正叶笃正(1916.02~2013.10.16),男,汉族,又名叶平斋,安徽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叶祠社区人,生于天津,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气象组织IMO最高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气象学会原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名誉所长。获得荣誉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2003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2011年12月20日获首届创新方法成就奖。返回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原山东农学院)。在60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院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委。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
本文标题: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4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