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一、基本知识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可将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诸多产业部门和行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产业结构和现代产业发展1.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1)第一产业——农业①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②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作用。表现在:首先,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其次,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体现在:A.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料;B.为工业品提供重要的市场;C.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富余的劳动力;D.为国家建设提供相当多的资金积累。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3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共计56个,这其中包括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下发的5个“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连续下发4个“一号文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2007年1月29日中央下发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号文件”,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回答:党中央、国务院为何如此重视“三农”问题?1)“三农”问题指的是什么?课堂练习(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对建设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农民、农业、农村问题。①农业的地位和作用②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要求③落实科学发展观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两个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最基本的部门,它们构成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①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工业(知识窗:工业分类)②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表现在:首先,工业为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其次,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再次,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可见,农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国防的巩固,都离不开工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3)第三产业①含义: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行业,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因此,第三产业又被称作为广义的服务业。②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对第三产业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工农业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壮大。③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A.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B.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发展第三产业是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就业面,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C.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现代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的含义及这一经济指标的意义。(P79相关链接)2)产业结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3)现代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②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③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软件业收入达3438.9亿元,同比增长22.9%。这两则材料可以说明什么?4)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①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绩,逐步从“一、二、三”的产业结构转变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与发达国家“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②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A.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主要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B.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工业内部结构;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C.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③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未来的产业格局)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劳动就业1.劳动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2)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4)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着人们的前途与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2.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1)劳动就业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化发展状况的制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4582亿元、67088亿元和6060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46.5%、1.1倍和1.1倍。2006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5:50.7:45.8,与2002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2)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在:P82“配第-克拉克定律”。3.现阶段劳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1)城市新成长的劳动力增加;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加;3)大量农民进城就业;上述三方面因素,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4.现阶段就业面临的良好机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5.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1)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劳动者的就业途径是多种多样的。2)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为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劳动者正确解决择业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②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③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3)就业与创业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创业,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就业。①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②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三)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并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根据宪法和劳动法规定,我国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②取得劳动报酬③休息休假④获得劳动保护⑤接受职业培训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⑦提请劳动争议⑧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如参加工会、参加民主管理、检举控告等。2)保障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真正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3)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以下义务①完成劳动任务,这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④遵守劳动纪律;⑤遵守职业道德;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2.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为何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往往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经济上处于优势,而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②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劳动关系中常会出现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③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因此,国家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例如: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8月30日《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劳动者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了解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劳动法,增强劳动法律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3)了解劳动合同制度:①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的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②签订劳动合同,目的在于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定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凡是违反法律条款的劳动合同,都属于无效合同。④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4)如何处理劳动争议?①协商。协商只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不是必经程序。②调解。调解方式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调解是法定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③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环节,是法定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裁终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诉讼。劳动争议的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本文标题: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4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