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越中览古》公开课课件
漳浦一中语文组叶秀碧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绝句是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诗人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来抒发他的无限感慨。越王勾践破吴归一首怀古之作,诗人南游吴越时所写。勾践灭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37年灭吴。本诗选取了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战士还家尽锦衣镜头一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们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宫女如花满春殿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花朵儿一样的美人,站在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一、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说明什么问题?答: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这表明越王已经把苦难和屈辱忘记,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二、试赏析“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中“尽”和“满”两字的妙用。一、解释该字的意思。二、描绘该句的景象三、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炼字”题解题步骤:答案参考:“尽”在句中意为全部。凯旋之后,士兵全部都穿着华丽的衣衫。“满”字意为布满、占满。像花一样的美人布满了整个宫殿。“尽”字、“满”字,写出了凯旋之后越国从士兵到君王之间的奢侈享乐生活。越王将过去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干净净。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只今惟有鹧鸪飞结句突然一转,写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蕴涵着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三、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四、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分析。1、对比手法。古越的热闹、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一种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2、借古讽今。通过揭示越国由繁华至衰败的原因——从下至上的奢侈,借此了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3、虚实结合。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联想和想象,写出越国的繁华,虚实相生,感叹昔盛今衰。小结《越中览古》内容上,前三句着意汲取了三个镜头写出古越的热闹繁华,尾句通过鹧鸪这一意象写出了现今的荒凉、衰败;采用了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抒发一种昔盛今衰之感,也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苏台览古(苏台:姑苏台,是吴王游乐之地。)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比较鉴赏:《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答案示例:(1)这两首诗主题相同,所运用的手法相同,都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加以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2)不同的是第一首以前三句的篇幅着重写“昔盛”,而最后一句写“今衰”来否定之,从而形成对比,转出新意;第二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反衬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不复存在。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蕴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阳等。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飞燕”的形象,燕子彼时飞入侯门,如今那侯门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飞燕成为历史的见证人。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5分)(1)“野草花”“夕阳斜”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曾经繁华鼎盛的朱雀桥和乌衣巷,而今却野草丛生、荒凉残照。“野草花”“夕阳斜”反映了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1、历史兴亡的咏叹——咏史诗就古迹,怀古人,咏古事,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对天下治乱兴亡的见解,有的还寄托着自己的身世怀抱。往往题为“咏史”、“怀古”、“览古”、“××古”有的干脆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怀古诗主题:1、登高游览,发昔盛今衰、时空流转、世事无常之叹——伤世2、怀古伤己,抒志士壮志难酬之幽思——伤己3、托古讽今、曲意讽谏——伤今(伤时)这是常见的几种主题,当然也有评论古人、描写战场、抒写个人见解。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风格上,韦词不象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课堂鉴赏:2、(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请结合诗句简析。(5分)2、(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本文标题:《越中览古》公开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6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