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章_国民收入核算
顾蕾IntroductionEmail:gulei@zafu.edu.cnPhonenumber:688808Office:碳汇楼319OfficeHours:星期四3:00to4:30p.m.Texts:宏观经济学(祁春节)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四)(高鸿业)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IncomeAccounting]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论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传统西方经济理论注重的是研究市场中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直到发生了29—33年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贷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标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物价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它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单个市场运行规律的理论体系(1)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最基本的:居民户、厂商(居民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2)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如何达到最优?(3)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均衡价格论居民和厂商的行为受价格的支配,价格象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4)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化的单项数值是如何决定的,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某种产品的产量。微观经济学又叫小经济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1)研究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把握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及规律(2)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是最基本的总量,其他总量基本上都与国民收入的水平及其变动相关。(4)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总量指反映整个经济运行的经济变量,包括个量总和与平均量二大类,如总消费、总投资。宏观经济学又叫大经济学,只见森林不见树木。3、宏观与微观的关系(1)微观经济学分析是宏观经济学分析基础注意:合成谬误——微观经济学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如果你认为对局部来说成立的东西,对总体也必然成立,那你就犯了‘合成谬误’——萨缪尔森:萨谬尔森PaulAnthonySamuelson(1915~2009):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学的目的实现作了必要的互相补充(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三、宏观经济基本问题物价与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四、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GDP=∑PiQi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注意的问题:GDP是市场价值的概念,用货币来衡量的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劳务。是一个流量。是指一年内所生产的并非所销售的。非市场活动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计入GDP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s]—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区分。避免重复计算[Double-Count],只计算附加值[ValueAdded]。•煤用于家庭取暖与做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产品中间产品销售值附加价值小麦010001000面粉10001500500面包15002000500零售20002500500总计450070002500流量与存量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Stock]——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创造了价值或增加了福利,但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计入GDP。例:在下列情形中,计入当年GDPA.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B.当年生产的汽车C.某人去年生产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如果通过中介公司,有中介费)D.某汽车生产商当年计划的明年生产的汽车二、实际GDP与名义GDP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GDP]——以现期(当年)价格或可变价格计算的GDP;名义GDP的变化原因有:实际产出的变化价格水平的变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GDP]——以不变(基期)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的变化反映了实际产出的变化,排除了不同时期价格波动的影响。1993年名义GDP2003年名义GDP2003年实际GDP香蕉15万单位×1元20万单位×1.5元20万单位×1元上衣5万单位×40元6万单位×50元6万单位×40元合计215万元330万元260万元如名义上从1996年到2006年,产值从215330增长率为(330-215)÷215=53.5%但如果按96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2006年的实际GDP为260,则实际上增长率:(260-215)÷215=20.9%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换算实际GDP=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反映通货膨胀)=126.9%反映物价水平上升了26.9%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100%GDP平减指数三、GDP与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一国国民(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地域原则进行统计____在本国领土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包括:在国内的本国经济主体所生产产品和劳务在国外的本国经济主体所生产产品和劳务GDP包括:在国内的本国经济主体所生产产品和劳务在国内的外国经济主体所生产产品和劳务中资公司在国外创造的应计入我国的GNP而不是GDP,外资公司在我国生产的应计入GDP而不是GNPGDP与GNP的换算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一般发达国家的GNPGDP,发展中国家的GNPGDP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产值,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产值,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案例:韦唯是否应向瑞典税务部门交税?如果她是瑞典国籍,就应向瑞典税务机关交个人所得税,根据欧洲多数高福利国家的规定,无论在哪里嫌了钱,都要向国籍所在地交纳所得税,这是高福利的保障。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一国综合国力和市场规模人均GDP反映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富裕程度)人均GDP=GDP/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可用年中(7月1日零时)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年初人口数量+年末人口数量2根据世界银行按人均GDP划分高收入国家:9656美元以上上中等国家:3126--9655下中等国家:786--3125低收入国家:786以下中国:三步走1980年250美元,1990年500美元2000年1000美元,2030年4000美元(1997年860美元,2006年2043美元)2012年5432美元(货基)6100美元(中国)1、美国;2、中国;3、日本;4、德国5、法国;6、英国;7、巴西;8、意大利9、俄罗斯;10、印度;11、加拿大;12、澳大利亚;13、西班牙;14、墨西哥;15、韩国世界各国12年GDP排名金砖四国(brick)金砖国家(brics)2012年世界人均GDP排名1、卢森堡11、美国2、卡塔尔12、奥地利3、挪威13、日本4、瑞士14、荷兰5、澳大利亚15、芬兰6、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867、丹麦8、瑞典9、加拿大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新加坡五、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AsystemofNationalAccounts)适用于市场经济;价值包括物品、劳务;GDP指标②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适用于计划经济,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价值;核心指标有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等两大核算体系的区别——核算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指标体系不同MPS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所谓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经济活动,因而存在低估经济活动规模。另一方面,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从而高估经济活动规模。(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2)改革开放后,服务业迅速发展。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演变GDP核算的缺陷(1)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一国的实际产出(非市场活动和地下经济)(2)不能反映闲暇的价值(3)不能反映资源与环境的变化情况(绿色GDP)(4)不能反映一国产品和劳务结构的变化及技术的进步以及收入分配问题绿色GDP绿色GDP是指从现行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耕地、矿物、森林、水等)耗减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后剩余的GDP。它不仅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程度,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目前世界上没有一套公认的核算模式,山西省算出全国第一个省级绿色GDP(2002年)占当年GDP的66.6%。中国首份绿色GDP以2004为基础,算出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治理需一次性投资10800亿元,占GDP的6.8%。此外还需每年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GDP1.8%。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一、支出法核算(从总需求角度,买者的支出)1支出法核算的概念:——指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2支出法核算的内容——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C+I+G+(X-M)](1)消费支出[Consumption]:居民户对消费品的购买支出。[C]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支出(总消费)注意:住宅不属消费,属投资。(2)投资支出[Investment]:一定时期内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住宅、设备、存货)的支出(总投资I)固定投资、存货投资——企业存货净变动额。(3)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Purchase]G向厂商购买办公用品、公共设施、军火,也包括向政府工作人员购买劳务,支出工资(4)净出口[NetExports]:出口-进口(X-M)出口:由本国生产销往国外的产品与劳务,计入GDP进口:是购买国外产品的支出,不应计入GDP,注意:资本与投资的区别总投资、净投资和折旧的关系(1)
本文标题:第1章_国民收入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8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