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村的成长与发展-中国发展简报
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村的成长与发展王刚义1耿亚东2(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本案例详细展示了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这个民间非政府组织在救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过程,着重描述了儿童村目前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独特的“造血”机能以及与各社会组织的互助发展。最后指出了随着该组织的不断成长壮大,它将面临着资金运行、监管等各方面的压力。关键词:非正式组织儿童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管理体制管理模式0引言2009年11月18日,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在大连市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鞍子山村正式注册成立,王刚义为儿童村村长,这是我国首家政府注册的养护孤儿、弃婴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民办福利机构。大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签署协议,正式设立阳光溢鸿儿童专项救助基金,方便接受社会的捐赠和监督,为救助孤儿、弃婴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帮助。从2003年10月至今,近8年间,大连儿童村共代养了5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2010年,还曾收养了两名刚出生几天的弃婴。如今在村里仍生活着12名,最小的2岁,最大的18岁。目前,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从内外管理到资金的运营,以及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教育等都发生了一个全新的变化,儿童村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展示它的影响力。1、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的注册成立2005年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课题组在《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截至2005年底,我国监狱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已超过60万。2006年,国家六部委共同颁发了《关于开展“为了明天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因为父母犯罪被判刑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父母犯罪判刑或劳教后,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活艰难窘迫,心灵扭曲伤害,被迫失学辍学,流浪街头,易于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有的甚至重走父母的老路,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因此,做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全方位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030)作者简介:王刚义,男,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耿亚东,女,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促进服刑人员改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60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中,94.8%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而只有2000多个孩子先后被7所太阳村民间组织救助,“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就是其中一所。“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前身是“大连爱在海边儿童村”,是目前东北唯一一家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救助的慈善机构。最初是在爱心人士金宏伟的努力下创办起来的,成立于2003年10月,抚养照料了十几个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在金宏伟刚刚建起儿童村不久,就患重病倒下,再也无力照顾孩子们。于是,和他一起来开辟儿童村事业的两位女士,潘芏和杨梅顶起了这个家,大连的许多爱心人士和普通市民也对这个特殊的家庭倾注了许多关爱。2007年,有媒体披露大连儿童村工作人员有不合理使用善款等问题,尽管儿童村内部一直有理事会和监事会双层监管,但是儿童村的合法身份一直没有得到政府承认,媒体的披露让许多关心和支持儿童村的社会爱心人士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霾,当时儿童村的管理者潘芏因为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而心灰意冷地退了出去。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捐款由于受到上述事件的影响,突然间都断了,本来就是靠民间捐助维持的儿童村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儿童村的日常管理都变得艰难起来。潘芏走后,另一个匆匆走上前台的管理者,不但没能让受冷的儿童村暖起来,反而使其变得更冷,儿童村似乎难以为继。2009年初,在儿童村最为艰难的时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法学博士、挑战南极北极冰海世界第一人王刚义走上前台接管了这个“烫手山芋”,成为儿童村正式的“理事长”,在此之前,他是儿童村的监事长,负责定期审核儿童村的大宗帐目。王刚义说:在这些孩子心中,对司法和法律有着巨大的敌意,再加上无人照料四处流浪,被生活所迫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这好比是一种由伦理意念和生存环境共同造就的“犯罪基因链”,它无形,但是存在。他现在要靠接手儿童村尝试打破这个“基因链”。他说,我不仅要让他们不犯罪,我的目标是,我要在我们儿童村里培养出几个学法律的大学生,将来让他们从事司法工作,去做法官,做律师,做警察。在王刚义和他的助手万轩竹的努力下,2009年4月18日,原来设在营城子双台沟村的“大连爱在海边儿童村”搬到了夏家河子附近的鞍子山村,在儿童村最艰难的时刻,大连阳光养老中心为其提供的生活场所,香港溢鸿公司为其提供资金来源,为了纪念儿童村重新复活,也为了感谢阳光养老中心和香港溢鸿公司在儿童村最为困难的时候给予的帮助,“大连爱在海边儿童村”名字正式更改为“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2009年11月18日,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在大连市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鞍子山村正式注册成立,王刚义为儿童村村长,香港溢鸿公司首次资助儿童村30万元人民币,王刚义每年为大学、企业做报告的收入也全部作为儿童村资金来源。这是我国首家政府注册的养护孤儿、弃婴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民办福利机构。大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签署协议,正式设立阳光溢鸿儿童专项救助基金,方便接受社会的捐赠和监督,为救助孤儿、弃婴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帮助。儿童村的孩子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合法的家。从2003年10月至今,近8年间,大连儿童村共代养了5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2010年,还曾收养了两名刚出生几天的弃婴。如今在村里仍生活着12名,最小的2岁海美,寄宿在红月亮之家幼儿园;最大的18岁海娃,读高中三年级。2、儿童村管理体制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自2009年正式注册以来,在王刚义等人的潜心努力下,逐步步入正轨。目前,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的运行管理采用理事会制度,由王刚义任理事长,万轩竹为儿童村日常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陈树文教授担任监事长,希望工程李福阳、大连市福利院梁庆安担任监事,大连市民政局、大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大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为监管部门。每年定期召开理事大会,确定一年的救助工作计划和受捐助资金的使用去向,保证受捐赠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们身上。在理事会下面设筹资部和执行理事。理事会的大政方针由执行理事负责执行。此外,为了加强财务监管,儿童村与大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订立协议,从2009年11月18日起联合设立“大连市希望工程阳光溢鸿儿童村救助基金”,并履行以下规定:一是大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儿童村接待大厅设立捐款箱,并在明显位置悬挂告示,告知来访者所含有现今捐款投入到该捐款箱;二是儿童村要记录捐款者基本信息和使用要求,开据临时收据和颁发捐款证书;三是捐款箱钥匙指派专人掌管,定期清点,所有捐款首先进入基金会账户,按捐款者名录开据收据,然后转入儿童村账户;四是会计师事务所每年要对捐款数额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为了方便管理,在儿童村内部设立有财务处、档案室、志愿者工作室、教育处和生活处,为了抚养婴儿,儿童村于2011年初还设立了专门的幼儿部,在教育处和生活处和幼儿部都配备了专职的生活、德育、心理老师来帮助管理儿童村。与此同时,在儿童村的志愿者工作营中还有若干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老师定期来帮助孩子们辅导功课,丰富其业余生活爱好。各部门各司其职,其中,儿童村的财务处主要负责捐赠善款的登记和核算等事项的管理;教育处主要由德育老师负责孩子的日常学习、品德教育和心理救助;在生活处,有专职的生活老师,主要负责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卫生管理和服务,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在幼儿部,儿童村将按国家标准养护4周岁以下婴幼儿,为幼儿部配备设备和工作人员,目前已经配齐了洗衣机、热水淋浴器、冰箱、婴儿床和玩具等,并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和健康保健。图1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组织结构图3、儿童村管理模式走进儿童村这个不大的家,一切都收拾的井然有序。一楼是专门接待客人的地方,每天都被孩子们打扫的干干净净;二楼是孩子们的自习室和图书馆,晚饭之后,孩子们都会安静的在此自习或是写作业;三楼是孩子们的宿舍,被子都叠得方方正正;新建的后院还增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台、活动室、音乐室等。像普通的家庭一样,这里的孩子们每天也都亲切的称呼着爸爸、妈妈。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新的名字,按进村顺序以“海”字开头排名。据王刚义介绍,儿童村严格遵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其服务宗旨是:培育、传播儿童救助文化,让服刑人员特困未成年子女与正常家庭儿童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拥有幸福的家。他们的的管理模式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救助儿童的先进经验,与世界先进的教育方式接轨,以家庭式生活方式为主,以华德福特殊教育方式和半军事化管理为辅,在不动用儿童村资金的基础上,每年都会派遣儿童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去美国接受华德福教育培训。3.1家庭式生活方式“爸爸”王刚义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除了去学校上课外,在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孩子们住在儿童村,担当起爸爸的责任和义务。“妈妈”万轩竹,原是医务人员,因患甲状腺癌病休,现当起了全职爱心妈妈,专门负责孩子们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由于管教严厉,孩子们既怕她又爱她。他们常年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们与其他普通的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感受到家的温暖。2009年,刚入村还不到周岁的小海美患肺炎,大年初二就住进市儿童医院,王爸爸和万妈妈不辞辛苦,轮流守护;海明有尿床习惯,万妈妈每天晚上都要为他进行针灸,爸爸每天半夜要为他把尿;学校开家长会,王爸爸到每个孩子班级去,与老师交流孩子成长教育情况,确定培养计划;过年过节,王爸爸会亲自下厨房,为孩子做香甜可口的饭菜……由于有了儿童村这个家,有了爸爸、妈妈,有了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些往日流浪街头辍学的讨饭娃又重新有了自己温暖的家。3.2华德福特教育模式与半军事化管理相结合这些孩子进村不久,王爸爸和万妈妈就发现,他们普遍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缺陷。撒谎、偷东西对他们来说像家常便饭,令人担忧的是,犯错误的孩子就是你当着面抓住也不承认;顶撞老师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偷懒,不讲卫生,为了躲避大扫除,海妹会偷偷藏在床下两个多小时;六岁的小海浪经常偷拿自己喜欢或是认为好看的东西……王刚义说:“这些孩子,经常流浪在外,由于缺少关爱,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于是,王爸爸和万妈妈意识到,单单让这些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每个孩子都富有责任心,永怀一颗感恩的心,在他们走出村之后,能远离犯罪的道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如何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摆在王爸爸和万妈妈面前的棘手课题。经过几天考虑,王刚义决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军训,让他们首先摆脱懒惰、不讲卫生的陋习。于是,他们闭门谢客,请大连船运大队的几名战士住进儿童村,给孩子们进行了一次长达一个月的军训。训练从整理内务开始,从简单的摆放物具、叠被子,整理卫生到队列训练等。一个月过去了,连六岁的小海浪也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牙缸牙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孩子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生活也变得渐渐有规律了。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整理内务,跑早操或是上山参加劳动,六点半洗漱吃早饭,七点二十步行上学。放学回来,集体写作业,晚饭后打扫厨房卫生。看新闻联播后,洗澡洗漱,20点30分准时熄灯就寝。每顿餐前,都要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所有孩子都要起立,朗诵感恩的心,以提醒孩子们时刻不要忘记帮助过他们的爱心人士。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规。生活虽然有规律了,但是,撒谎的毛病却让万妈妈十分苦恼。为了纠正这个毛病,万妈妈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奇招。一天晚上,她在一楼钢琴上放了3个大梨,告诉孩子们谁也不许吃,是留给明天来的客人的。“说完后她就该干吗干吗,但眼睛余光始终盯着那3个大梨。万妈妈回忆说,这期间有3个孩子先后从二楼冲下来,手都快摸到梨了,但发现她在,就若无其事
本文标题: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村的成长与发展-中国发展简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9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