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编封建社会都城的辉煌时期明代北京城第一章永乐迁都定京师——北京城的营建第二章辉煌灿烂紫禁城——北京的宫殿坛庙第三章皇权高度集中的明代政治第四章北京的文化教育第五章宗教文化第六章商业和手工业第七章北京的长城第八章明王朝的崩溃第九章雄伟的十三陵第一章永乐迁都定京师—北京城的营建第一节明王朝初立、群雄戡定北平府第二节靖难之役与燕王登基明王朝建立与攻打元大都的方略元朝末年,由于皇室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帝党与后党的纷争,引起了为争夺帝位的宫廷斗争及军阀矛盾;财政的崩溃,入不敷出,又是元室朝廷无法解决的难题;而蒙古统治者的排汉主张,又促使民族矛盾的加深。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经济危机与民族矛盾这三重困难交织,使元帝国迅速走向衰败。天灾人祸进一步使这些矛盾激化。元顺帝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包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广大地区,灾害极为严重。这样,更引发了各族人民,尤其是汉族人民的强烈而广泛的反抗,很快造成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之势。以至正十一年(1351年)起,先后爆发了韩山童——韩林儿起义、刘福通起义、徐寿辉与彭莹玉起义、李二起义、孟海马起义、王权起义、郭子兴——朱元璋起义、张士诚起义、陈友谅起义、方国珍起义、蒙古族雷帖木儿不花起义等等。加上不胜计数的小股起义军,使整个元帝国已处于起义烈火的包围之中。在这众多的起义军中,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是最杰出的一支。朱元璋,字国瑞,又名兴宗,濠州钟离县农家子。其祖世代务农。元璋自幼丧父母,为贫困生活所迫,幼年曾入皇觉寺为僧。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起义,不久,年仅二十五岁的朱元璋便投入郭氏领导的红巾军中。两年后,朱元璋建立自己的独立队伍,起义军已有二万。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收其余部,进一步壮大了自己力量,并很快在今江苏、安徽交接之地,建立起以应天为中心地的根据地。他在独立后的几年中,仍接受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的大宋小明王龙凤年号,与这支起义最早的部队结为友军,此后势力很快扩展到整个江浙地区。自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起,他先后击败劲敌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又破福州,进军广东、广西等地,基本统一中国的南部。这时,攻取元大都,最后消灭元王朝的问题便提上了日程。为取得斗争的胜利,朱元璋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步骤与决策。第一,正式建立明王朝以号召全国。朱元璋自起义以来,转战大江南北,早已成为一支最有实力的武装力量。此时,许多起义军首领纷纷称王称帝,如1355年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于毫州称帝,建立宋国;1356年张士诚以平江(今苏州)为都城,建吴,称吴王;1360年陈友谅自称皇帝,建号汉国等。而朱元璋却接受朱升等人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即巩固后方军事基地,注意发展生产,屯田积谷,避免过早称王树大招风。一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兼并陈友谅之后,朱元璋才称吴王。但是,当南方各地割据的势力已经平定,面对元王朝这个庞大的敌人时,再不及时建立统一的新王朝,树起旗帜,便难以号召全国。所以,当朱元璋决定北伐的时候,便作为了正式建国的准备。至正二十八年正月(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登上皇帝的宝座,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定都应天。以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建立起新的王朝,“颁即位诏于天下。”明王朝建立的本身,便是对全国各族人民反元斗争的最大鼓舞。自韩山童首倡起义以来,近二十年的武装斗争,终于有了农民起义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逐步统一,此时,已同腐朽的元王朝摆开了一个大决战的态势。第二,加强政治攻势注意分化瓦解。元末农民大起义,其中的一个基本宗旨是驱逐蒙古统治者,恢复汉族的统治,明王朝的建立就是这场斗争的必然结果。明王朝建立后,便打出民族斗争的口号,以争取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人,从而夺取北方,攻取幽燕。早在四百多年前,当北宋王朝于960年建立时,也曾一再以收复汉族故土为号召,只因时机不成熟而未能如愿。应当说,朱元璋及其谋臣们比宋帝看的更远一些,时机抓的也更好。因此,在建国前夕,北伐开始之前,朱元璋便强调:北伐的目的就是“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同时,他又注意到自辽金,尤其是自元朝建立以来,北方多民族长期交融的实际情况,于是他发出檄文说:“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塞外。”如蒙古、包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先天地之间,有如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这样,不仅号召汉族人民,而且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各族人民,对蒙古统治集团内部也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从而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了思想准备。第三制定攻取元大都的具体战斗方略关于夺取元大都的方略,朱元璋吸取了其他农民起义军的教训。早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小明王韩林儿曾大举北伐,直取元大都,一方面因为没有巩固的后方基地,同时在战略上急于取胜,盲目冒进,结果大都城反而不能克,仅以中路薄上都,而后溃散辽东。所以,当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冬,诸将议北伐之策,常遇春提出“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的主张时,朱元璋立即提醒大家:“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于是,他提出:“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在正式发起对大都的军事进攻之前,徐达预料未来形势,说假如大都攻克,元顺帝肯定北逃大漠,那时要不要穷追?朱元璋说:“元运衰矣,行自澌灭,不烦穷兵。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轶可也。”。朱元璋之所以不让徐达穷追,一方面考虑到中原久被兵火,百姓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同时也说明,蒙古人虽然难以继续统治中原,但若回到草原上,明军则难有必胜的把握。由此,也就埋下了祸端,有明一代,经常受到来自漠北元蒙残余势力的侵扰。而北京则再次成为中原抵御北方蒙古军事势力的前哨阵地。这样,北京注定在明代具有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军事中心与抗敌的前哨阵地的城市性质第一节明王朝初立、群雄戡定北平府明北京城明初分封造成北平雄踞一方基础北平府在明初只不过是一个北方的重要军镇,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虽然对稳定全国、特别是稳定北方形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总的来说,仍紧紧地在中央控制之下,处于附属的地位。这自然与徐达言行谨慎,对朱元璋忠诚不二有关系,也说明朱元璋确实是一位能把握全局控领大将的帝王。到洪武后期,由于北平地位的逐渐加强,已逐步显示出与南京抗衡的苗头。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刚即位,北平府便飙风大起,这种突变决非偶然。形成这种局面,是与明初皇权的高度集中及分封亲王的政策有关。所以,首先要了解明初的政治形势。元末的地主武装和军阀割据,给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自五代以来,地方势力的崛起争雄,造成中原政权力量削弱,给北方民族几次入主造成条件,朱元璋深得这一历史教训。宋代太祖、太宗直接掌握军权又给他提供了借鉴的历史经验。所以,朱元璋一建国,便下大力量,设法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注重加强皇权。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明朝是汉族封建地主政权的继续和发展,朱元璋建国虽然打着“法本汉唐”,“参以宋典”的旗号,实际上明朝的封建专制比历代都强。这从明朝建国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中就表现得很明显。首先,在地方上废除元代的中书行省,实行府、州、县三级管理。其次,废除丞相制。本来,明初还置中书省,设左右相。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借左相胡惟庸私通蒙古、倭寇一案,取消丞相,废中书省。这个案件本身实屑个人问题,而朱元璋借此大作文章,乘机削减文武大臣的实权以减少对皇权的威胁。他又借机大兴“胡党”之狱,使受株连者达三万人之多,“二国公二十列侯”皆被处死。到洪武后期,又借曾征讨辽东而立过大功的大将蓝玉谋反之机,复兴“蓝党”大狱,使不少元勋宿将死于刀下。几次大案使明初著名将帅、开国功臣能得善终者就不多了。另外,为了从机构上保证不至于大权旁落,明朝还将中央六部府院直接隶属皇帝。这一系列作法无疑对加强中央集权是有利的。这就使封建专制主义、皇权至尊至上,又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如何既使朱氏江山“千秋万代”,又不至于四方无首呢?朱元璋采取的办法是大封诸王,派自己的儿子们到各地去坐镇,监视地方官吏,从而保证真正的“朱家天下”。分封是从洪武初年开始的。洪武二年(1369年)定下制度,初编《皇明祖训》规定了分封的基本原则:“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除自己的亲兵外,诸王往往掌握各镇的所有军事大权。因此地方军政大权实际皆为亲王所掌握。这就形成地方官员受制于亲王并按其指令行事的局面。亲王大都建有气势宏伟、不可冒犯的府第,如燕王府就是由著名将领华云龙帮助策划的。亲王在自己的封地内可设置有关官署。这样,每个封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很大独立性的小王国。亲王不仅在自己的封地有权势,而且对朝政具有很大的干预力,《皇明祖训》规定:如有朝臣擅权,诸王则可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并举兵“清君侧”。后来,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正是以此为口实。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除太子朱标,九子和二十六子早死外,其余二十几个儿子和一个重孙皆被分为亲王。分封自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以后又在洪武十一年、洪武十四年两度分封。这样,在二十多年间,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别派往各重要地点。第一次封十王,第二次封五王,第三次又封十王。其中封在北方的主要有;第二子朱校,为秦王,驻西安;第三子朱刚,为晋王,驻太原;第四子朱棣,为燕王,驻北平;第十三子朱桂先封豫王,后改代王,驻大同;第十五子朱植,封辽王,驻广宁;第十六子朱椭,封庆王,驻宁夏;第十七子朱权,封宁王,驻大宁,第十九子朱穗,封谷王,驻宣府;第二十子朱松;封韩王,驻开原;第二十二子朱楹,封安王,驻平凉。这些驻于边塞的亲王被称为“塞王”。从朱元璋的主观愿望说,是出自由皇子守边,军事大权不至于落于他姓。但亲王权重,实际上与中央集权相抵牾。这些亲王,特别是大镇的亲王,不同于有名无实的一般封地的亲王,他们手握重兵,“冕服车骑”,仅“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亲王,都要“伏而拜谒”,无敢钧礼。这就给培养地方势力,为以后诸王争夺皇位,同室操戈种下了祸根。这不能不说是朱元璋的失虑之处。尤其是北平地区,自古为军事重镇,不设重兵难以防犯来自北方的进犯,设了重兵,往往尾大不掉,形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由汉至唐,反叛中央的地方力量大多自幽州产生。更何况自辽、金、元三代以来,幽燕已成为京都所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使这里既多猛将,又多谋臣,形胜又险峻,交通为枢纽,再加上明初分封制本身,这种种因素则构成了后来燕王夺位的基础。事实上,到洪武末年,各地“塞王”力量已迅速发展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晋王朱桐“多智数”,性骄,在国多不法,有人报告朱元璋,晋王或有异谋,朱元璋虽怒,但太子朱标为之极力解脱,也未得治罪。当时,晋、燕二王尤被重寄,他们数次将兵出塞,每年率领大批人马在边塞筑城、屯田、练兵,连开国功臣冯胜,大将军傅友德这样的军事将领,每次出兵也要听晋、燕二王节制。二王功愈高,权亦愈重,朱元璋特许这两个亲王在军中一般事可立断,大事方报中央。燕王有兵十万,加上其他所控制的力量,势力之大可想而知。其他塞王也很威风无忌。齐王朱搏驻青州,因从燕王出征两次,便以功骄纵,性凶暴,多行不法。而驻大宁的朱权,因在北边最前沿,号称“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晋王死。这样,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除燕王外,其次就是宁王朱权了。因而后来燕王起兵,大宁成为首取目标。以北平为基地,扫清蒙古残余势力的几次战役捣太原保北平的战役元丞相也速两犯通州沈儿峪之战徐达与李文忠又于洪武五年、六年连续北征,每次战罢皆还北平。直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达还率汤和出征大漠,还军之后仍归镇北平。明初的北平府,正是在一次次的出征中稳固下来的。第二节靖难之役与燕王登基明代迁都北京的原因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在南京应天府登上了帝位。在全国形势大体稳定之后,立
本文标题:明北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0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