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矿“三违”行为的分析与对治
煤矿“三违”行为的分析与对治一、“三违”的含义及其危害“三违”是指矿山企业员工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或行为。“三违”的危害煤矿由于“三违”而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全国每年有上千起,伤亡数千人。据调查90%以上的煤矿事故均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对“三违”的现象和行为,绝不能宽恕、忽视。我们只有坚决与“三违”作斗争,才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1.违章指挥违章指挥是指煤矿领导对矿工下达违反《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指令,并强迫矿工执行的行为。违章指挥是领导的特定行为。造成违章指挥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1、凭老经验办事。认为过去这样做行之有效,忽视了指挥的科学性原则;2、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安全置于脑后。领导违章指挥的危害性往往要大于矿工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思考:为避免违章指挥情况的发生,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有怎样的要求?2.违章作业违章作业,就是违反《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懂安全常识及技术或不听从有关人员的劝告及阻止,冒险蛮干进行操作及作业的行为。在制止违章作业方面班组长起着重大的作用,为了杜绝违章作业,应对班组长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成为维护安全的模范。启示: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榜样!3.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即违反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现象和行为。煤矿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制度,但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还是时常发生,如井下吸烟、睡觉、晚下井、早上井、脱岗等。反思:企业中实施惩罚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三违”的原因分析:导致“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心理及生产环境、管理等因素都会对“三违”行为的产生有所影响。1.从业人员的素质(1)煤矿的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往往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2)煤矿生产的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致使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目前,煤炭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出现“青黄不接”现象。(3)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时间抢速度,不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仍以生产为主。2.“三违”心理的表现职工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情况以及性格因素都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三违”行为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习惯心理。这种心理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并且一时不容易改变。有些工人不顾井下多变的场所和条件,沿袭原有习惯活动方式,把领导的教育提醒当作耳旁风,表面上答应,领导不在场时为省事而“习惯成自然”地违章作业。也有的由于工作内容和操作方式单一重复,有的职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思想上不以为然。(2)蛮干心理。啥都不在乎、啥都没有关系的一种逞能行为,不管违章不违章,磕磕碰碰不在乎,认为按规程束手束脚,活儿就没法干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也有些职工,只顾埋头干活,无视事前事中作业场所有否安全隐患,是否会造成事故,有的甚至发现隐患也不及时处理。警示:井下不是耍小聪明的地方!(3)侥幸心理。有些职工几次违章均没出事,就盲目自信,以为自控能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把握,抱着投机取巧、侥幸过关的态度。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是在井下干的时间长了,熟悉情况,认为抽烟等小违章不会出事;二是部分安监人员对“三违”查处不力;三是利用不正之风作掩护,违章了能有人说情庇护,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警示:井下无小事!人情埋藏了安全隐情!(4)情绪不稳定。悲观情绪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事故的影响,或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而失去信心。当安全生产取得一些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放松警戒,往往接着就出事故。有的职工因长年累月在井下作业,井下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时有发生的工伤事故,思念亲人的情绪等,都可能使其产生厌烦情绪,有这种消极情绪的人,反应迟钝,工作起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责任能力下降,对遵守作业规程,处理不安全因素持消极态度。警示:1、心里不稳定,安全就不稳定!2、要随时关注周围员工的情绪,有情绪的员工不适合下井。(5)唯心心理。个别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唯心地对待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警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6)懒惰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认为按程序作业麻烦,为了省事而减少工序,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即使发现隐患也熟视无睹,听之任之。(7)马虎心理。有的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当他遇到连续或特殊作业时注意力不会高度集中,依然我行我素,应付了事,易引发“三违”行为。(8)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某些人或某个领导的言行不满,产生抵触情绪。要求遵章守纪,我就偏不听、顶着干。提示:管理人员要学会沟通!随时掌握员工工作状态。(9)慌张心理。探亲及休假前后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探亲前或休假前矿工归心似箭,表现为思想慌、干活慌、快干活、快升井、快回家、不沉着,急切忙乱,慌乱易出错。3.环境因素(1)作业条件恶劣。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作环境恶劣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不可预知的环境突变因素仍随着采矿业长期存在,职工在生理和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疲倦,而引发各种不利安全的因素。(2)社会环境影响。随着改革开放,职工接触社会生活面不断扩大。一方面,各种信息大量涌入,造成职工思想活跃,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或操作行为走样;另一方面,职工对收入期望值提高,与有的行业相比有差距,造成心理失落,引发思想不稳定;此外,职工家庭或亲属发生矛盾或遭遇生老病死等重大事件,也会造成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导致安全行为上的失调。(3)装备设施方面。我国大部分煤矿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设施与世界上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装备水平上不去,有的长期带病运转或存在不健全不完善,这一现象在国有重点煤矿存在较少,突出集中在地方或民营煤矿。4.管理因素:(1)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一些干部不讲究方式方法,缺乏民主公正,动辄罚款、训斥、高压强管;一些干部不能以身作则,违章指挥,强行要求职工违章作业,造成职工安全观念错乱;有的单位不从作业现场的实际考虑,工作任务安排布置忽视安全,违章蛮干,这些都严重挫伤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2)规程、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重形式,走过场”。缺乏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在查处“三违”方面,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执行较严,而对于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特别是没造成重大事故或伤亡事故的违章指挥责任追究则过于宽容,对于违章指挥,明目张胆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是没有,但“隐性”违章指挥的居多。隐性违章指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职工违章作业持默许和回避态度;二是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只对工作的最后结果关心,而对完成工作的措施、流程漠然置之。隐性违章指挥的危害性在于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全在于具体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只负相应管理责任,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直接或硬性违章指挥的有力证明,这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3)“安全与生产”关系处理不好。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造成抓生产增效益,忽视安全,给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心理学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有不安全思想,就必然会造成不安全的行为和事故隐患,也就存在着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三、煤矿“三违”防范对策1.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要激发和鼓励职工的上进心。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才能让职工全身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正确选用激励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掌握信息,了解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正确选择激励手段,一般来说,正面表扬或资金奖励容易调动积极性。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惩罚、批评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应以教育说理为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要为被激励者排忧解难,改善不良的心理反应,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行为。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扬、奖励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就能鼓舞一大片人;惩处、通报一个单位或事故,能以儆效尤,教育一大片人。再则奖惩激励要及时,不要等问题积累成堆了或产生不良后果才着手处理。2.正确运用自我调节机制学会自我调节精神状态,要有自制力。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最容易冲动,要告诫自己保持冷静、淡然的心态,记取乐极生悲的教训,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打击时不要气馁,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想得开,宠辱不惊,努力摆脱不利影响。在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状态欠佳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业余时间多参加文娱、体育健身活动,忘却烦恼,或找知心朋友、同事、领导倾诉,沟通思想,释放压力,自我调节紧张状态。3.运用相互调节、制约机制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调节和制约,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看到违章现象时要立即制止和纠正。在同事遇到危险的紧要关头,要敢于挺身而出,理智地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因一句话、一挥手而避免和防止了事故发生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相互调节、制约就能使我们的周围形成人人、事事、处处讲安全的良好氛围。领导调节和制约,就是要求领导个人,一方面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率先垂范,绝不违章指挥;一方面要敢抓敢管,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一个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4.调整安全心理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程度,决定了人的行为性质,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各级领导、安全技术人员,特别是操作者要学习安全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活动规律,在事故发生前调节和控制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无疑将对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标题:煤矿“三违”行为的分析与对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