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设计方案及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设计方案及调查报告2009年11月29日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海星调查研究社摘要:本文是利用对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和花津校区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资料,从专业满意度、对自己职业的规划状况、规划中获得的咨询及指导来源、就业取向、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等方面,比较了大学生的个人规划和就业取向。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专业表示满意;有些同学虽然在班级、社团、学生会担任职务,但对其学习并未有很大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简单的规划;很多同学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都接受过学校等相关方面对此的指导;虽然眼下仍然处在经济危机的形式下,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规划一、调查背景和目的职业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现在的职业规划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个人结合自己的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建立对职业的种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门系统的服务的学科。出现这样的状况,说明人们已经越来越需要职业规划的帮助,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再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重要的通向成功的途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的一种自我定位。根据他们的规划,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指明了方向,使他们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现如今,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这其中有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原因,其中从大学生本身来讲,直面困难,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显得尤为重要。据有关数据统计,1997年全国大学生计划招生101万,到2005年全国大学生计划招生人数达到了500万,平均每两年净增100万。而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已经达到610万。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发现工作是越来越难找,失业的人数是越来越多。很多人一毕业就跨入失业的行列。人才市场持有各类文凭的学生越来越多,直接触发人力资源供需失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与此同时大学生员工的流动率也在不断上升,给社会提出一个沉重的话题,也给在校的大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职业发展理论认为: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天赋与兴趣的职业,不仅能带来人生的快乐,而且能让个人在工作中更有竞争力。事实上在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里,选择到自己称心如意的职业的还是少数,这样的情况促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怎样使大学生及早做好职业规划,适应市场的需求呢?本项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调查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和赭山校区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看他们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相关的规划?担任过各级干部的学生和其他人的规划是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校有没有开展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相关培训?现在的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的特点以及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我们从大学生的个人规划、自己的就业取向、以及我们现今所处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调查分析,旨在发现一些普遍存在于我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大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得到大家的关注。二、抽样方法及调查内容1、抽样方法本次调查的样本设计采用了抽取大学生宿舍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考虑到安徽师范大学两个校区(花津校区和赭山校区)的宿舍类型、规模状况有很大的不同等因素。具体抽样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对要调查的宿舍楼的抽取。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根据两个校区宿舍楼数量的不同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了宿舍楼的抽取,最终在花津校区抽取了12个学生宿舍楼,在赭山校区抽取了8个宿舍楼。下面是花津校区所抽取的宿舍楼的表格。宿舍楼号2幢6幢14幢15幢19幢29幢宿舍楼号9幢31幢10幢33幢38幢40幢其次是宿舍楼层的抽取。调查宿舍楼层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即事先调查由调查员了解一下各个被选中的宿舍楼的楼层分布,然后编号,再从编号中把每个宿舍楼的楼层抽出。第三阶段是对抽中楼层中的宿舍的抽取。为了尽可能增加样本代表性,抽样设计中考虑到得两个标准。一是两个校区的宿舍类型不同,花津校区的宿舍其中的春华园和夏沁园采用的是双面宿舍对门设计,而秋实园采用的则是单面宿舍设计。而在赭山校区的宿舍楼设计样式也是不尽相同。这样也直接导致了每层楼的宿舍数量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抽样采用的是系统抽样的方法。最后是对调查对象的抽取。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的抽取按照事先对学生的床铺进行编号,然后从编号中抽取一个被调查者,最终确定所有的被调查者。本次的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8份,有效问卷数191份,有效回收率为96%。样本基本情况构成下图1。图1调查样本基本情况(n=191)比例(%)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将大学生职业规划分为三个大的方面。首先是个人规划,从是否进行过职业规划,对职业规划的了解,是否接受过相关职业规划的培训和指导三个维度来进行调查。在大学生就业取向方面从大学生心中的就业形势,以及当前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大学生在遇到就业难的时候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求助三个大的维度来进行调查。在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重点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现今的社会环境的了解的多少,对自己的所在的学校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的满意程度以及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等几个维度来进行调查。三、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以本科生为主(占85%),研究生为辅(占15%)。其中大一(35%)、大二(25%)、大三(10%)、大四(15%)、研一(7%)、研二(5%)、研三(3%)。1、专业认知度在调查所学专业由谁选择的时候,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选择的选项,25%的学生因学校调配学了现在所在专业,5%的学生因其他原因学现在所在专业。没有人选择父母亲戚帮他们选择了专业。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大的权力来决定自己所学的专业,父母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一部分学生因成绩等问题被学校调配专业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学校有时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但建议最好让学生学所选专业。具体数据如下图2。图2大学生专业所选图在调查我校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时,我们发现有51%的人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表示满意,39%的人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感觉一般,10%的人表示对自己现在所学专业不满意。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图3)。FrequencyPercentCumulativePercentValid满意9751.051.0一般7539.090.0不满意1910.0100.0Total191100.0图3专业满意度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有5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2、职业期望度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我们再来看一看现在这些大学生们最想做的职业是什么。调查显示,比重最高的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占20%。而想从事证券分析师、银行职员、投资人等金融领域的人占到35%。说明现在随着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已经对我们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数据如下图4。FrequencyPercentCumulativePercentValid没有了解4624.224.2有所了解13068.592.6深入了解157.4100.0Total191100.0图4大学生职业期望图通过对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想从商的人越来越多,想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商人的增多我们可以说是大学生的市场意识提高了,渴望更多的物质财富,追求上升,对精神文明追求有所下降。但同时这也说明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意识也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图5行业了解情况在我们调查的我校大学生对当今行业的了解状况的分析发现:24.2%的学生对眼下行业了解状况表示没有了解;而深入了解的同学占据了7.4%,其他的同学则是一般了解。从这些数据表示那些有危机感的同学对自己未来所选择的职业已经有相当多的了解,从大学期间把自己以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以后走进社会就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大部分同学只是对自己即将要从事的行业有着一定的了解,基本上的来源是自己平时听别人的建议和相关的报道,以及自己有时候一时兴起时搜集的相关零散的资料。还有一些同学(占7.4%)只是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有着很模糊的界定,对即将从事的行业不清楚,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这是一个让人值得担心的方面(图5)。对于上大学前很深刻想过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的人为40%,想过一点点的为35%,没想过的为25%。上大学后认为与自己所想职业差距非常大的站60%,有一定距离的占35%,没有差距的占5%。由此可见,大多数人来上大学之前是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在上大学后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处境,直面就业的压力(图6、7)。图6上大学之前的规划图7上大学之后的期望值差距至于爱好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读书、运动,承认爱好与职业影响非常大的人占到60%,承认有影响但不大的占35%,认为没影响的占5%。又此看来,职业选择时还是应该考虑一下爱好的问题。此外,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那些担任班级社团、或者院里以及校里的干部的同学,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比率比那些没有担任上述职务的同学要稍高,分别站起总数的69%和61%。这似乎和他们担任过这些职务之后从中受到相关的锻炼的原因有关。组织任何一项事物,都需要对之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而没有经过此方面锻炼的同学可能就要在这方面欠缺一些。另外,85%的同学都表示学校和学院都举办过相关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比赛和培训。但总的来说还比较少,宣传的不够。很多学生也不清楚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的情况。四、小结与讨论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是很高;(二)大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三)我校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四)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职业规划不仅能帮助个人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真正了解自己,从而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大学生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详细而周密的个人计划,在职业发展中通过用脑偏好等因素的平衡发展来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职业规划能确定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道路。我们要相信着一点:重在参与,重在规划。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更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比尔·
本文标题: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设计方案及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8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