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课件: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纲扫描考纲解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对象:王族、______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3.诸侯的权利: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土地和人民再分封,形成了“天子——________——卿大夫——________”的等级序列。4.诸侯的义务:________、随从作战、________和朝觐述职。5.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一、2.功臣3.诸侯士4.镇守疆土交纳贡赋二、宗法制1.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以________关系为纽带,以________为核心,形成了大宗与小宗所构成的家族等级秩序。3.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________色彩;等级森严;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2.血缘嫡长子继承制3.垄断特权三、部族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二、内容1.中央政治制度(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________”。其特征是:皇帝独尊、________、皇权至上。二、1.(1)始皇帝皇位世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官职职权影响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下设九卿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监察________太尉协助皇帝管理________2.地方制度——郡县制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________。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为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是由________直接任命。三、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百官军务2.郡守皇帝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汉初,地方________、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直到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________”的基础上,颁布“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朝唐朝中期,地方设置________,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一、1.郡县七国之乱推恩令2.节度使3.宋朝军事上,________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________担任地方长官,设________负责监督。财政上,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赋税。这些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3.兵权文臣通判4.省制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初,________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让身边侍从担任________、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2.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沿用。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________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________掌执行。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4.宋朝宋初设立________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________、枢密院和________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朝________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权力很大。二、1.丞相尚书令3.中书省尚书省4.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使5.中书省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________(举贤良对策),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实行________,门第为做官的主要途径。3.隋朝:科举制隋文帝开始采用____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________,科举制形成。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三、1.察举制2.九品正中制3.分科考试进士科一、明朝中央制度1.宰相制度的废除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制度明太祖时,设置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品级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时,设立________,参与机密事务决策。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________。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一、1.六部2.殿阁大学士内阁票拟权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清初,设内阁和六部,军国机要由________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时期,设________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牵制,集权于皇帝。3.雍正帝时,设________,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________达到顶峰。三、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2.消极作用:君主专权,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二、1.议政王大臣会议2.南书房3.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嫡长子继承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制的相关知识,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本题选D。答案:D(2010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A.夏朝B.周朝C.秦朝D.汉朝解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可知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秦朝,因此本题选C。答案: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B.缩小地方权限C.加强皇权D.扩大地方权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答案:C(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A.军机处B.内阁C.参议院D.中朝解析:由题目中“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等信息可知该机构是军机处,故本题选A。答案:A1.(2011年1月山东学业水平)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A.商朝宗法制B.西周分封制C.秦代郡县制D.隋唐科举制解析:齐鲁是在西周实行分封制出现的,故本题选B。答案:B2.(2010年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班历史)2009年初,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但危机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制度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禅让制解析:宗法制强调亲情、血缘关系,故本题选B。答案:B3.(2011年广东揭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班历史)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C项中的“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了秦朝实行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关系。答案:C4.元朝开创的新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内阁制解析:A项是汉朝的地方制度;B项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D项是明朝开创的制度。只有C项是元朝的制度。答案:C5.(2010年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班历史)“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废除丞相制度,是明太祖时期开始废除的,故本题选C。答案:C一、单项选择题Ⅰ1.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A.巩固周王朝统治B.削弱功臣、贵族的势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贵族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解析:在阶级社会,行为主体的根本目的是阶级利益至上。本题的行为主体是周王,周王属于统治阶级,因此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正确答案为A。答案:A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解析:本题考西周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行分封,即卿大夫,卿大夫往下分封为士,这样层层受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1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履行拱卫王室之责,故本题选B。答案:B12.(2011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解析:从材料中“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选A。答案:A三、双项选择题17.《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A.皇帝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解析:“封建亲戚”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故选BC。答案:BC18.(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秦朝中央政府机构如下图所示,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宗法分封B.分权牵制C.民主法制D.君主专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由图片我们知道秦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来分散相权。答案:BD祝您
本文标题: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课件: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8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