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哈尼族Introduction护理11班:龙秋梅哈尼族的介绍•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现有人口163.0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有十月年(扎勒特节)、六月年(苦扎扎)等节日。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语,分哈雅、碧卡、豪白3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种土语。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首先来看看他们的服装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身穿哈尼服饰的孩子们哈尼族婚礼服饰哈尼族的服饰不仅异彩纷,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本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农耕活动、图腾崇拜、社会礼俗等等。好的,那么接下来……给你们介绍哈尼族的长街宴吃货们,注意啦!!!长街宴长街宴作为哈尼十月年中的一个习俗,是一个祈福的宴席。因此,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都带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像朝圣一般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长街古宴盛会,品宴席上福寿安康的“祝福”美食。手里夹着一双筷子,从“龙头”席沿街吃到“龙尾”,互相祝福事事顺心,家兴业旺,平安幸福。我相信每一桌的食物好多都是你们没有吃过的哟,^_^比如说…..接下来看看我们的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蘑菇房传说远古时候,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后来他们迁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蘑菇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它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乡壮景哈尼族建筑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哈尼族普遍敬重长辈。吃饭时,好菜放在老人一边,让老人先尝。儿女要给老人斟酒、盛饭,双手捧上。在山间田野劳动休息时喝水,要让年长的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龄大小顺序饮用。当劳动归来,晚辈要给老人端茶水、递上水烟筒。客人到家,要是没到吃饭时间,主人会喜笑颜开地倒上一怀自家种、自家采自家加工的浓茶。进餐时,全家老小都要起身让座,主人会很快捧出一碗“焖锅酒”,先给客人斟酒,当给所有人斟完酒后,还要给客人再斟一次,以示酒源不断,吉祥幸福。客人饮过酒,主人会随时添茶水。茶酒的礼仪哈尼族饮食十月年六月年姑娘节敬老节捉蚂蚱节吃新米节哈尼族葬礼在哈尼族的人生礼仪中,葬礼是最为隆重的,哈尼族认为:“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在阴间得永生”。因此,死仅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门槛,人的灵魂永不灭,因而要举行盛大的葬礼。Thankyou!
本文标题:哈尼族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9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