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借代——某“生物专家”出品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形象代本体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借代借喻侧重说明“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与“厚障壁”之间有“深、厚,隔开两事物,使两事物产生界限”的相似性侧重说明“现洋钱”与“袁世凯”的相关性(“袁世凯”是“洋钱”的标识),是借代。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借代代喻不喻借喻的构成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构成基础是相关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马之悦鬼着哪,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唯恐丢了乌纱帽可改为“树上顶着的白雪,就像一夜春风之后盛开的梨花”不能说“官职”像“乌纱帽”。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借喻的作用是使本体形象化,借代的作用是给本体换个名称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的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翡翠作比说明海浪,作用是使海浪给读者更加生动形象的印象①杨二嫂正像画图仪器里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②我也没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③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④圆规一面愤愤的转回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前两处,是借圆规来形象地说明杨二嫂细脚伶仃的形象特征,作者着眼于杨二嫂与圆规形体上的相似,毫无疑问属于比喻;后两处,因有前两个比喻为基础,作者与读者已经把圆规和杨二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圆规自然成了和杨二嫂相关的东西,作者用圆规来代替杨二嫂目的已不再是打比方,而是为了对杨二嫂换一个称呼,当属借代。此“借代”非彼“借代”1.借喻,即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2.借代,即非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还是仰望星空吧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用鱼鳞代替了鱼。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例如:白领用职场人士的穿着特点代指本身。具体代抽象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工具代本体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结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本文标题:84借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0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