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威廉・华兹华斯 《水仙花》
威廉.华兹华斯——《水仙花》生平及创作生涯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一个诗人的心灵的成长艺术成就美好的回忆目录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1783年他的父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作伴。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900英镑。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写作条件。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的生平及创作生涯1798年9月至1799年春,华兹华斯同多萝西去德国小住,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短诗《露西》组诗,同时开始写作长诗《序曲》。1802年10月,华兹华斯和相识多年的玛丽·郝金生结婚。这段时间,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诗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1803年华兹华斯游苏格兰,写了《孤独的收割人》和记游诗。1807年他出版两卷本诗集,这部诗集的出版,结束从1797至1807年他创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骚塞(Robert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他于1789年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从拥护法国革命变成反对,于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找慰藉;后者神游异域和古代,以梦境为归宿。两人的诗歌合集,题名《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出版,《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两年后再版,华兹华斯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他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他进而论述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认为“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此后,华兹华斯的诗歌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完成于1805年、发表于1850年的长诗《序曲》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华兹华斯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后佳作不多,到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时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华兹华斯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华兹华斯的小诗清新,长诗清新而又深刻,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波的浪漫主义诗风。他的十四行诗雄奇,他的《序曲》(1805)首创用韵文来写自传式的“一个诗人的心灵的成长”,无论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开了一代新风。华兹华斯关于自然的诗歌优美动人,他的这类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寓情于境,情景交融.这种风格的体现是作者通过对诗歌的题材、诗歌所用的语言以及对诗歌所用的格律、诗体和作者对诗歌词汇的选择体现出来的.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成就他不仅创立理论,而且本人就实践理论。他与柯尔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这本小书所开始的,不止是他们两人的文学生涯,而是一整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对于中国读者,华兹华斯却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能读英文的人当然都看过他的若干小诗,如《孤独的割麦女》,但不懂英文的人却对他的诗没有多少印象,原因之一是他的诗不好译——哲理诗比叙事诗难译,而华兹华斯写得朴素、清新,也就更不好译了。原因之二是,他曾被评为“反动的浪漫主义”的代表,因此不少人未读他的作品,就已对其人有了反感。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他那类写大自然的诗在我国并不罕见,他的思想也类似老庄,因此人们对他无新奇感。但他是值得一读的。除了历史上的重要性之外,他有许多优点,例如写得明白如话,但是内容并不平淡,而是常有神来之笔,看似普通的道理,却是同高度的激情结合的。这首诗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创作于1804年,发表于1807年。诗中所描写的是华兹华斯在1802年所见到的一片水仙花的景象。据诗人的妹妹多萝西回忆,华兹华斯在一次拜访友人归来之时:“来到考罗巴公园那边的树林里,看见水边长有几棵水仙。我们想这一定是湖水把种子漂到岸上,这小小的群体就此繁殖起来了。可是再往前走却越来越多。最后,在那树荫下面,我们看见,沿着湖岸约有乡间公路宽的一长条地方长着我从未见过的那么美丽的水仙。它们和长满青苔的岩石点缀在一起,有的把花序倚靠在岩石上,仿佛枕着枕头在休息;有的摇曳、摆动,舞蹈着,就象是迎着从水面上吹来的风在欢笑。它们看来是那么欢乐,光彩夺目,千姿百态,这里一堆,那里一簇,再高处还有零零落落的几棵。不过也只有那么几棵,并不破坏那条热闹的大道上的单纯、协调和生机。我们休息了又休息。海湾起了风浪,远近是一片涛声……”大自然的奇妙景色使诗人感到兴奋,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不朽的抒情诗。《水仙花》《水仙花》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口语化的语言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大特点。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这首诗歌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回忆的重要性。诗歌前两节描写了诗人看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三节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觉:欢乐,平和。诗人运用了第一人称(浪漫主义的另一特点),他把自己比作一朵浮云,在这一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诗人还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Thecloudwandered,thewavesdanced,但其重点还是放在水仙花上。他把它们写成“acrowd”,“ahost”,“acompany”,“Theydanceandtosstheirheads”,它们还会表达欢乐愉快(“glee”,“jocund”)的心情呢!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强调了回忆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当他处于空虚黯然的心情(invacantorpensivemood),这一簇簇美丽的水仙花就会出现在他的回忆中(flashuponthatinwardeye),诗歌中的“inwardeye”就是指他的回忆。它们帮助他度过了生命中的困难时期。当我们处在孤独与无助时,我们也可以回忆我们曾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哦。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英国诗人,他与科尔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骚塞(Robert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Poets)。其诗歌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波的浪漫主义诗风。其最重要的全集《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与科尔律治共同发表,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他于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水仙花》在英国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英国华兹华斯基金会2004年组织的背诵活动中,超过26万名的英国中学生同时背诵此一首诗,创造了同时背诵一首诗人数最多的新世界记录。TheDaffodilsWrittenbyWilliamWordsworthIwonderedlonelyasacloudThatfloatsonhigho'ervalesandhills,Whenallatonceisawacrowd,Ahost,ofgoldendaffodils;Besidethelake,beneaththetrees,Flutteringanddancinginthebreeze.ContinuousasthestarsthatshineAndtwinkleontheMilkyWay,Theystretchedinnever-endinglineAlongthemarginofabay:TenthousandsawiataglanceTossingtheirheadsinsprightlydance.原文原文朗诵Thewavesbesidethemdanced,buttheyOut-didthesparkingwavesinglee:APoetcouldnotbutbegayInsuchajocundcompany:Igazed—andgazed—butlittlethoughtWhatwealththeshowtomehadbrought:Foroft,whenonmycouchilieInvacantorinpensivemood,TheyflashuponthatinwardeyeWhichistheblissofsolitude;Andthenmyheartwithpleasurefills,Anddanceswiththedaffodils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见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水仙花粼粼波光也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赏析《水仙花》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口语化的语言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大特点。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这首诗歌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回忆的重要性。诗歌前两节描写了诗人看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三节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觉:欢乐,平和。诗人运用了第一人称(浪漫主义的另一特点),他把自己比作一朵浮云,在这一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诗人还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Thecloudwandered,thewavesdanced,但其重点还是放在水仙花上。他把它们写成“acrowd”,“ahost”,“acompany”,“Theydanceandtosstheirheads”,它们还会表达欢乐愉快(“glee”,“jocund”)的心情呢!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强调了回忆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当他处于空虚黯然的心情(invacantorpensivemood),这一簇簇美丽的水仙花就会出现在他的回忆中(flashuponthatinwardeye),诗歌中的“inwardeye”就是指他的回忆。它们帮助他度过了生命中的困难时期。当我们处在孤独与无助时,我们也可以回忆我们曾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让自己感觉好起来!Thankyou!
本文标题:威廉・华兹华斯 《水仙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1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