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减法的性质教学方案设计
减法的性质教学方案设计课题名称减法的性质科目数学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减法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的减法的性质。二、过程与方法3、经历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6、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oint演示课件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一、激趣生疑1、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对?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课件出示习题)A组B组136-65-35136-(65+35)362-87-113362-(87+113)545-149-251545-(149+251)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他们赢了,你们服气吗?为什么?(利用幻灯片出示比赛的两组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观看试题,也有利于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利用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自行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为接下来的探究新知铺设情境。)2、观察一下这两列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两个相等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课件设疑)(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教学活动2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教师导入:现在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查阅了《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1.李叔叔看书情境图(课件出示)(该部分利用课件出示李叔叔看书的相关数学信息,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取有用信息,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教师引导: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尝试各种算法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自己先列综合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该部分教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成员经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计算方法。)3.全班交流汇报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课件出示计算方法)方法一:方法二:234-66-34234-34-66234-(34+66)=168-34=200-66=234-100=134(页)=134(页)=134(页)4、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5、无论哪一种方法,结果都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等于号连接。观察左边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点?(先减前一个数或先减后一个数,差不变。)(课件出示)观察左边两个算式和右边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规律呢?师总结: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这叫做减法的性质。(课件出示)教学活动3三、应用反馈:(课件出示)(应用反馈主要是通过★级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加深理解和巩固练习的机会,同时利用不同等等级来加强难度,循序渐进地深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利用课件出示习题,使学生更清晰地感受到分层练习和逐层深入的直观感。)★★在和○中填上合适的数与运算符号:(1)765-146-54=765-(146○54)(2)168-48-52=-(48○52)(3)496-144-296=○(○)(4)521-64-36=○(○)(5)82–甲–乙=182○(○)★–(18+●)=★--●(6)a-b-C=○(○)(练习目的在于加深对减法性质的理解)★★★计算:528-53-47=545-167-145=574-74-200=367-36-64=469-158-27=678--(278+123)=1587-(421+79)=289-45+55=①请同学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②反馈比较,优化算法。(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灵活根据题目特点选择算法的能力)★★★★解决运用:岛石镇小学四年级三个班在“献爱心、助灾区的活动中共计捐款1378元,其中四(1)班捐款622元,四(2)班捐款378元,四(3)班捐款多少?四、课堂小结:请大家放下手里的一切,闭上眼,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这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而后请部分同学说一说,教师作简要小结。(课件出示)(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增强记忆,起到一个归纳总结的作用。)
本文标题:减法的性质教学方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3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