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律诗绝句•宋词•元曲、诗歌一、上古——口头歌谣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诗经》为最早的诗集。《诗经》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风篇•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黍离》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这(了解我的)人是谁?•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6.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7.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8.死生契阔(qìkuò),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9.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1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雅篇•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4.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7.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译:广大的天下,没有不是王者的疆土。沿着土地到海滨,没有不是王者的臣子,大夫派劳役不均匀,我做的事独自艰辛。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yǎotiǎohǎoqiúxìngwùmèimào•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国风·王风】采葛注释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译文: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周年长啊。•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⑵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⑶匪:非。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5)瑶:美石,也就是次等的玉。(6)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7)玖(jiǔ):黑色的次等玉。《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击鼓(《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氓(《诗经·国风·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硕鼠(《诗经·国风·魏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楚辞•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楚辞》•西汉刘向编。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是我国浪漫诗歌主义的源头。•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其中有二十五篇作品归到屈原名下,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代表作:《离骚》,《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九辩宋玉•原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楚辞名句1、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4、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5、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7、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湘夫人》8、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1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章·涉江》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
本文标题:诗歌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4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