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核心边缘CP模型短期长期均衡分析及政策含义
核心—边缘(CP)模型及其均衡企业成本函数:w(F+aM)一、核心边缘模型的基本假设(一)生产部门分为农业部门A和工业部门M。各部门只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农业部门使用农业劳动力(L),工业部门使用工业劳动力(H)。(三)有南北两个区域,它们在偏好、技术、开放度以及初始要素禀赋方面都是对称的。(四)两种产品地区间可进行交换。农产品交易无成本,工业产品交易遵循冰山交易成本。冰山交易成本: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失的一个固定比例。例如,从北部运输1单位工业品到南部只会剩下τ(τ1)部分,其余1-τ部分在运输过程中“融化”掉了。如果工业品在北部价格p*,南部价格p=p*/τ.(注:这里交易成本指广义交易成本,不仅包括运输过程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还包括区域间贸易障碍所引起的各种成本。)二、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一)消费者行为每个地区的代表性消费者都具有双重效用。第一层效用:消费者把总支出按不同比例支付在农业品和工业产品时的效用。用柯布——道格拉斯型效用函数表示:CMCA和分别表示消费者对差异化工业品组合的消费和农产品的消费,μ为在工业品上的支付份额;第二层效用:消费者消费差异化的工业产品时的效用。用不变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表示:n和n*分别表示北部和南部产品种类数量Ci为消费者对第i种工业品的消费量ρ反映消费者多样化偏好强度,ρ→1,消费者多样化偏好强度越弱σ为消费者替代弹性,ρ=(σ-1)/σ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的约束条件:对农产品的支出和工业品的支出之和等于收入(假设没有储蓄)工业品价格指数:消费者对工业品需求函数:经济中工业品多样化的提高可以产生多种效应:1.产品种类扩大可以引起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下降,相应地提高了消费者的效用水平2.的下降可以使消费者对原有各种工业品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这也说明工业品企业竞争强度在提高。PMPM(二)生产者行为1.厂商定价(仅讨论D-S垄断竞争模型下的工业部门的行为)垄断企业、完全竞争市场、边际成本加成定价法生产第i种差异化产品企业的利润函数为:Xi为第i种差异化产品的产量定价公式:可得,在产品价格中可变成本所占份额1-1/σ,固定成本占1/σ。2.企业产出量(企业规模)D-S垄断竞争模型下,均衡时企业利润只能为零:每个企业的产出量与产品种类无关,均衡时每个企业的产出量相同,即企业规模都一样。三、短期均衡(工人不流动)均衡时产品价格由厂商定价公式可得,北部企业在北部市场出售价:p=waM/(1-1/σ)在南部市场的出售价格分别为:p*=τwaM/(1-1/σ)均衡时企业规模相等:这说明,企业规模与替代弹性、边际成本和固定成本有关,而交易成本无关。ax/)1(iMF均衡时北部企业数量南部企业数量)(x/*n*aMFH这说明,一个区域的产品种类数量与该区域工业劳动力数量成正比,因此工业劳动力的转移就相当于企业的转移。在长期,工人的空间流动由区际实际工资差异决定。由于每个企业雇佣的工人数相同,因此工人的空间分布也就决定了企业的空间分布(工人份额=工业份额)。在均衡条件下,不存在失业问题,工人的空间流动方程:其中北部工人量H,南部工人量H*,北部所拥有的工人份额为SH=H/H+H*,w-w*是南北部实际工资差异四、长期均衡三种效应:聚集力:市场接近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垄断企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规模较小的市场出售其产品的行为。生活成本效应(价格指数效应):企业的集中对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比较少,因而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这使得该地区商品价格较低,消费者支付较低的生活成本。分散力:市场竞争效应(市场拥挤效应):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趋向于选择竞争者较少的区位。前两种促使企业积聚,后一种效应促使企业分散市场拥挤效应:具有自我消除初始扰动影响的能力一部分工业劳动力向北部转移北部市场产品数量扩大南部产品数量减少北部企业间的竞争提高利润下降支付较低的名义工资需求关联的循环因果链一部分工业劳动力向北部转移打破了对称均衡时,劳动力将收入花费在北部市场,因而北部市场规模变大而南部市场规模变小。在存在交易成本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任何企业都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市场接近效应)。因此,人口的转移导致了“消费支出转移”,“消费支出转移”又会导致“生产活动的转移”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企业向北部转移,使得南部就业量减少而北部就业量增加,生产活动的转移进一步刺激消费支出和人口的转移。后向联系成本关联的循环因果链人口从南部向北部转移,北部工业劳动力数量增加而南部劳动力数量减少,根据劳动力完全就业的条件,人口转移扩大北部生产工业品的数量。本地产品在本地市场出售无需支付交易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数量的转移将提高南部的生活成本(生活成本效应)一种自我强化过程:生活成本的降低使得北部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南部实际工资水平下降,进一步鼓励人口转移。前向联系作用力强度ABC01曲线A:聚集力(后向和前向联系)曲线B:分散力(本地市场竞争效应)点C:突破点突发性聚集:当处于对称均衡且交易成本很大时(贸易自由度小),贸易自由度达到一定临界值以前,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但达到临界值以后,自由度稍微增加,就发生突发性聚集,此时的稳定状态就是所有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聚集力和分散力随贸易自由度的增加而削弱在核心—边缘结构均衡下,存在一个临界点,使得贸易自由度大于该点时,聚集结构得以维持稳定,该点被称为维持点。叠加区战斧图解弧形部分:点A:以北部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点B:对称结构点C:以南部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粗实线表示稳定均衡虚线表示非稳定均衡110ABCDEFG门槛效应:比较均衡点D和E,自由度的增加,不能改变空间产业格局,北部的流动要素份额和产业份额仍为1/2。比较E和G,增加同样的自由度,将发生急剧的变化,产业对称结构不再稳定,所有产业转移到北部政策的细微变化有时会引起急剧的非线性变化政策的力度一旦超出某一门槛值时,则将发生急剧的变动,甚至是政策制定者难以预料的区位的黏性(路径依赖):当贸易自由度的变动引致急剧变动后,政策向相反的方向变动,比较G和F,产业集聚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但贸易自由度的减少意味着北部市场的交易成本的提高,使得北部的区位条件缺乏吸引力。尽管这样,政策的反向变化时政策的效应并没有反向变动,经济受到黏性的约束。要重新回到均衡点E,经济系统必须将贸易自由度降低到的位置,再提高到E点对应自由度的位置“坏”的政策,尽管是短期的,具有长时间的后遗症,要解决比较困难,需要制定比导致这种后遗症的政策力度大得多的政策
本文标题:核心边缘CP模型短期长期均衡分析及政策含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4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