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
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1局域网介绍7.2局域网规划7.3共享资源7.4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思考题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1局域网介绍7.1.1局域网的组成(1)传输介质。(2)网络适配器。(3)网络服务器。(4)工作站。(5)网络软件。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1.2局域网的特点与功能其主要特点如下:(1)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可以满足机关、公司、学校、部队、工厂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及各类信息处理设备的联网需求。(2)局域网具有传输速率高(通常在10~1000Mb/s之间),误码率低(通常低于10-8)的特点,因此,利用局域网进行的数据传输快速可靠。(3)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易于维护和管理。。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4)局域网的主要技术因素包括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5)能进行广播或组播。7.1.3局域网基本技术1.局域网基本技术局域网技术有3个主要方面: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技术。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2.网络结构化布线技术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时按网络拓扑结构图规划可以分为6个子系统:(1)建筑群子系统。(2)骨干子系统。(3)水平布线子系统。(4)工作区子系统。(5)设备子系统。(6)管理子系统。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1.4局域网协议与组网技术1.局域网实用协议网络协议是指网络系统内部信息传递及系统间通信的各种规则。各种协议大多是以国际标准形式出现的,这些协议一般都经过国际组织认定并取得各厂家认可。网络节点只有运行了相同协议方可进行通信。目前国际流行的局域网实用协议有IPX/SPX和NetBEUI协议。(1)IPX/SPX协议。(2)NetBEUI协议。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2.局域网组网技术(1)局域网规划。(2)选择适合的拓扑结构。(3)选择局域网操作系统。7.1.5常用局域网简介1.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尽管在组建以太网过程中通常使用星型物理拓扑结构,但在逻辑上它们还是总线型的。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以太网利用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实现对共享介质——总线的访问控制。在以太网中,任何节点都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它们的发送是随机的。同时,网络中不存在集中控制节点,所有节点都必须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2.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网FDDI采用光纤作为其传输介质,网络的典型传输速率可达100Mb/s。FDDI采用环型拓扑结构,使用令牌作为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因此,FDDI是一种令牌环网。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2局域网规划局域网的规划,大致上必须考虑下列几点:(1)网络结构。(2)操作维护性。(3)扩展性。(4)投资效益。图7.1所示为网络规划的流程示意图。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局域网规划新设网络现有网络调整规划(第二阶段)扩展或改善正常使用中网络初设规划(第一阶段)是否否是图7.1网络规划流程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第一阶段的网络规划主要以新网络的设置为主。当用户环境需要设置网络时,要考虑的因素相当多,通常必须由有经验的网络规划厂商,或由MIS部门来从事规划工作。而其考虑的环境因素,也常因用户不同而有特殊的做法。不过,一般而言,均必须就下列事项做逐步考虑。(1)网络种类的选择。(2)缆线的选择。(3)服务器及工作站位置的选择。(4)网络扩展设备的选择。(5)网络施工及设备安装。(6)网络应用及管理系统的建立。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一般的局域网操作程序,必须注意下列两个事项:(1)制定网络连线各分层负责的管理组织与权限。在较复杂的网络系统中有多个服务器时,如何规划管理权限,核发用户账号,清除过期的用户账号或管制不当的硬盘空间占用等,均是基本的工作。固定的系统维护可减少人为破坏的可能性,同时,因系统有专人负责,也可防止某些设定被更改。(2)用户的安全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密码保护,防止擅自借用,并依照被设定的权限去使用网络资源。此外,不要拷贝来路不明或非法软件、防范病毒入侵等更是重要的守则。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3共享资源7.3.1共享磁盘空间共享磁盘空间是设计网络的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目的。在网络上安装了大容量的硬盘或硬盘组并用于共享的计算机称为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在网络中用于共享的磁盘主要是大容量的硬盘,当然还可以共享CD-ROM,也可以共享软盘。如果连通了Microsoft网络,设置共享磁盘非常方便。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如果要将运行WindowsNTServer或WindowsNTWorkstation计算机上的硬盘共享给网络用户,必须以管理员组(Administrator)成员的身份登录到网络。7.3.2共享打印机在局域网中,可以将打印机连接到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甚至工作站上,使网络上的所有用户都能共享该打印机。有些打印机配置有网络接口,被称为网络打印机,可以直接和网络缆线连接。在Microsoft网络中,如果已经将一台打印机连接到某个工作站或服务器并成功地进行了打印测试,则很容易将该打印机设置为共享。在Novell网络中,共享打印机所进行的操作要复杂一些。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3.3共享通信设备最常用的通信设备是调制解调器和传真设备。在一个局域网中,如果为每台计算机都配置一台调制解调器以及租用多条专用或公用电话线,显然需要增加投资。网络用户可以共享的另一种通信设备是传真机。通过传真服务器,网络用户可以方便地发送与接收传真。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3.4使用多用户软件通过网络运行多用户软件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超级市场或商场的商务处理系统,在超级市场有许多的收款员通过收款机处理一桩又一桩的交易,这些收款机又通过电脑连成了网络,收款机的处理结果及时地更新着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电子邮件(E-mail)是大家熟悉的一种通信手段,它也是一种用于网络的多用户软件。访问Web服务器是使用多用户软件的又一个例子。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工具软件FrontPage不仅仅是一个网页编辑器,它还是创建和管理网站的工具。要创建、打开或管理Web网站,不一定非要在Web服务器上启动FrontPageExplorer和FrontPageEditor,可以在任何一台有权访问Web服务器的客户计算机上打开它。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4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7.4.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性。(1)传染性。(2)潜伏性。(3)隐蔽性。(4)破坏性。(5)寄生性。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4.2计算机病毒的类型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分类方法。1.按病毒的危害和破坏情况分类(1)良性病毒。指只表现自己,干扰用户工作,不进行破坏的计算机病毒。例如小球病毒,它随机地在屏幕上滚动。这种病毒被删除后系统即恢复正常工作。(2)恶性病毒。指其目的是为了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数据,甚至造成系统瘫痪的病毒,清除这种病毒后也无法恢复丢失的数据。如“黑色星期五”病毒等。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2.按病毒寄生方式分类(1)引导型病毒。这类病毒将自身或自身的一部分潜入到硬盘或软盘的引导区内,出现在系统引导阶段。当系统启动时,先执行病毒程序,使系统带病毒工作,并伺机发作。如“大麻”病毒。(2)文件型病毒。这类病毒感染文件扩展名为COM、EXE、OVL等的可执行文件。宏病毒攻击扩展名为DOC和DOT的文本文件。当运行带有病毒的程序时,才能把文件型病毒引入内存,随后病毒传染扩展。如“耶路撤冷”病毒等。(3)复合型病毒。这类病毒既传染磁盘引导区,又传染可执行文件。如“幽灵”病毒、“Flip”病毒等。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3.按病毒的发作条件分类按病毒发作条件还可将病毒分为定时发作型、定数发作型和随机发作型三类。7.4.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危害的表现形式繁多,主要的有下述几种方式:(1)破坏文件分配表(FAT),使文件与文件内容失去联系,使磁盘数据丢失。(2)删除磁盘上的文件,修改或破坏文件的数据。(3)计算机病毒在系统中重复繁殖,占去大量存储空间,使正常数据无存储空间。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4)篡改或破坏磁盘上的系统信息,比如改卷标、改磁盘容量、改引导扇区信息、格式化磁盘、非法加密、解密用户文件等。(5)在磁盘上产生坏扇区,从而减少磁盘存储容量。(6)改变系统的正常运行进程,使系统运行速度降低。7.4.4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清除由于计算机病毒有潜伏性,为了减小损失,首要的是及时发现病毒。若有以下现象出现时,就应进行病毒检测。(1)显示器上出现异常显示,如问候语、白斑、圆点、非正常画面等。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2)系统运行速度明显降低,原来正常运行的程序现在无法运行。(3)可执行文件的长度突然变长或变短,突然出现隐含文件。(4)机器出现死机,系统不能启动。(5)打印机不能联机打印,或打印符号异常。(6)系统不认识磁盘标识符,丢失了磁盘设备。(7)磁盘上的空间突然变少,或盘上卷标发生变化。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8)程序或数据神秘地丢失,正常文件名不能辨识。(9)程序装入时间比平常长,运行时有异常现象。(10)经常无故读/写磁盘。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7.4.5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技术措施1.硬件方法任何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入侵都是利用CPU对外存及内存的控制来达到传染的目的。若能设计这样的电路,它既能监视内存中的常驻程序,只允许合法程序常驻内存,不允许非法程序常驻内存,又能阻止对外存的异常写操作,监视系统的运行,判断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则能达到预防病毒入侵之目的。对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传播信号进行监视,终止一些不安全的写命令。另一种硬件方法是把病毒经常入侵的系统软件部分(如操作系统核心,系统引导文件等)固化在只读存储器内,这样便能有效地阻止病毒修改它们,从而使系统不受病毒感染。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2.软件方法软件方法就是通常说的疫苗。“疫苗”一词是生物学词汇,原意是能够防止病菌侵入人体。这里说的计算机病毒疫苗则具有更广的含义,除有预防作用外,还有检测和清除病毒的作用。它可以阻止病毒的复制,预防病毒的入侵行动。此方法主要是使具有预防能力的程序常驻内存,监督系统的全部活动,注意是否有病毒复制的迹象。例如:监督文件存取的请求,程序在存储器中的出入,检查运行的作业提出的服务请求,保护系统表格、系统程序和系统控制指令等。一旦系统病毒想入侵某个可执行程序时,疫苗程序立即使系统工作,将警告信息显示出来,供用户决策时参考。第7章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思考题1.组成一个局域网有什么环境要求?2.常见的局域网有哪几种结构方式?3.怎样规划一个实用局域网?4.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性?5.怎样防犯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
本文标题:局域网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5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