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讲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主讲人:政治与国际国际关系学院2018年4月10日第一讲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一、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三、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战”一、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1.国际力量对比正处于发展演变的重要关头2.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一、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恐怖主义难民潮民粹主义地区冲突发展不平衡……3.人类社会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一、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4.大国的选择,牵动世界的未来发展,攸观人类的前途命运一、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当我们在重塑美国内部的力量与信心时,我们也在国外恢复力量。全球范围内,我们追赶红色政权、恐怖组织、还有像中国与俄罗斯那样挑战我们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在与这些可怕危险对抗时,我们知道是软弱导致了冲突、而无法比拟的力量是捍卫我们自身最保险的方式。因此,我请求国会停止危险地削减开支,全力支持我们的伟大军队。”——特朗普1.当前中美关系的总体特征(1)经济相互依赖进一步深化,但经济摩擦不断增多2017年中美贸易总额超过3.9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自美进口1.0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对美出口2.9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6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美国持续抱怨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要求“更加公平”的贸易关系。双方彼此指责对方限制投资。中国批评美国限制华为、三一重工在美投资,美国抱怨中国投资阻碍增加。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1.当前中美关系的总体特征(2)安全领域竞争进一步凸显,但安全合作潜力巨大安全竞争:国防建设、地区和全球战略、台海、南海、东海钓鱼岛、朝鲜半岛安全合作:朝核、海上通道、反恐、防扩散、维和、打击国际犯罪、非法移民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1.当前中美关系的总体特征(3)两国民间交流更加频繁,双边合作基础更加坚实每天平均1.4万人往来中美之间,每17分钟起降一个航班;2016年全年,两国人员来往超过500万人次,其中赴美中国游客超过300万人次;中美已缔结46对友好省州、212对友好城市;2016/17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共计约35.1万人,与2015/16学年的32.9万人相比增长了6.8%。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在所有留美生源国中位居榜首,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32.5%。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数量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1.当前中美关系的总体特征(4)双边关系模式酝酿变革,战略关系形态仍不确定战略敌对:20世纪50、60年代战略合作:20世纪70、80年代战略模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竞争?2008年金融危机后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2.中美互动的最新进展(1)习特互访,双边关系总体稳定2017年4月6-7日习特海湖庄园会晤,双方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双方开启经济合作百日计划。2017年11月8-9日,习特北京会晤,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再次进行战略性沟通,双方达成新的重要共识,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谊,决定推进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2)特朗普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对华立场趋于强硬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公布其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大国竞争”、“中俄同为美国竞争对手”,并称中国试图全面挑战“美国影响力,价值观以及财富地位”,是“试图改变现状的国家”。2018年1月19日,美国政府发布四年来首份《国防战略报告》,声称中国正在综合运用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来构建新的地区秩序,寻求在“印太地区”获取霸权,并在未来取代美国,获得全球领导地位。2018年2月2日,美国政府发布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放大所谓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威胁”,并为之“定制”了核威慑战略,提出要发展新型小威力战术核武器予以应对。2.中美互动的最新进展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3)中美在朝核、南海、印太、台海等问题上的竞争加剧2017年3月,美国推动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危害中国安全利益。2017年5月开始,美国恢复在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美军新的“南海巡航计划”包括舰、机巡航,基本频率大致每月一次。此举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2017年11月,特朗普在赴亚洲访问途中,在东京第一次向外界描述其“印太战略”构想,此后美国政府多次强调此战略构想,力图把在西太平洋尤其是东南亚的军事部署和经济存与印度洋的安全形势与经济利益联系起来。此后,印日澳等国积极呼应,强化与中国的竞争。2018年3月,特朗普签署严重违反“一中原则”的《台湾旅行法》,该国内法要求美国政府应增进台美间各层级官员的互访,允许包括“内阁级国家安全官员”、将级军官及其他行政部门官员访台,以及准许包括“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内台湾高层官员访美。2.中美互动的最新进展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地缘政治与中美竞争中美地缘竞争的焦点地区,多围绕所谓“第一岛链”展开。15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4)中美经济关系趋于紧张,美国威胁发动对华贸易战2017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美国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审查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尤其针对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2018年3月23日,依据“301调查”结果,特朗普签署600亿对华25%关税贸易保护行政命令,内容包含机器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生物工程、电动汽车。这些产品领域同时也是中国2025制造战略涉及的主要内容。特朗普还要求提案限制中国公司购买美国公司技术,并希望美中贸易逆差能减少1000亿美元。3月25日,中国宣布计划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作为之前美国对中国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报复回应。2.中美互动的最新进展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美国发起“301调查”不符合国际规则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规定,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确认某贸易伙伴的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时,即可启动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17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3.中美关系的战略难题(1)修昔底德陷阱(崛起大国挑战守成大国,多以战争实现霸权更替)(2)金德尔伯格陷阱(传统强国衰弱无力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新兴强国回避责任,导致国际秩序危机)(3)战略互信赤字(战略目标、战略威胁和战略手段等方面的信任缺失)(4)结构性矛盾(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矛盾,地缘政治的矛盾,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矛盾,台湾等事关领土完整问题的矛盾)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4.中国应对中美矛盾的基本方略(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外交新理念新战略打造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亲诚惠容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工作中坚持正确义利观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4.中国应对中美矛盾的基本方略(2)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3)强化战略沟通,努力建构新型大国关系(4)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坚决维护核心利益(5)稳步推进民间交往及地方交往,不断夯实双边关系基础二、中美关系现状与中国的应对方略2018年3月4日,曾为英国特工部门效劳的斯克里帕尔和他的女儿在英国索尔兹伯里中毒。伦敦表示,俄罗斯牵扯斯克里帕尔因A234神经毒剂中毒的事件。俄罗斯对此坚决否认。由前俄特工斯克里帕尔在英国中毒事件引发的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战持续升温。三、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战”1.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爆发“外交战”事态持续发酵3月26日,一系列欧盟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挪威、乌克兰等国宣布,由于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前上校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在索尔兹伯里中毒事件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其中美国政府宣布,驱逐48名俄罗斯外交官和12名俄罗斯驻联合国使团工作人员,并且关闭俄罗斯驻西雅图总领事馆。3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召见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并向其宣布,根据对等原则,作为回应措施,58名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工作人员和两名驻叶卡捷琳堡领事馆工作人员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此外,关闭美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欧盟28个成员国之中已有19个国家宣布驱逐俄外交官,另外3个国家决定召回驻俄罗斯大使。俄罗斯外交部30日宣布,将按照数量对等原则驱逐23国驻俄外交官。3月31日,俄罗斯外交部就“伪造斯克里帕尔中毒案陷害俄罗斯”一事提出24个问题,强势向英国和法国政府讨要说法。三、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战”这次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冲突以“外交战”的形式体现。这是自乌克兰危机以来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爆发的最严重外交危机。“外交战”的时机耐人寻味。“外交战”恰逢普京以高支持率再度赢得总统大选。欧美掀起集体反俄浪潮,意在对普京新任期加压,扰乱俄国内视听,谋求一定程度动摇普京民意基础,同时进一步制造孤立局面、破坏俄国际形象。美英借俄罗斯转移本国国民的注意力。对于23国驱逐百名俄外交官,俄大使说得很透:美英借俄罗斯转移注意力。据路透社3月27日报道也承认,这是特朗普就任以来对俄采取的最严厉行动。有关俄罗斯操控包括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在内选举活动的相关指控,民主党人士和共和党内成员都一再批评特朗普对俄罗斯态度不够强硬。西方都在试着转移内部矛盾。维护同盟关系、维护西方主导的“秩序”。在“中毒”调查结果未定、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站队”英国,折射了西方世界冷战思维。体现了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不信任、双方历史的记忆纠葛、现实利益的博弈,以及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国际秩序之战”。三、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战”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西方一直龃龉不断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外交政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叶利钦全面倒向西方的所谓“浪漫大西洋主义”泛滥时期;第二阶段是普京首次当选总统后的头几年(2000年至2004年)普京在首届总统任期内,是积极与西方合作的。2001年,他甚至为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助过一臂之力,如允许美军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建立基地等。此外,俄罗斯还为美军提供情报,并关闭自己在古巴的一个情报中心和在越南的海军基地等。普京当时做出的这些努力,想要的无非就是平等的大国地位,但美国却不顾俄方反对武力干涉伊拉克,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革命后上台的势力建立密切关系,在中亚建立长期的根据地,帮助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开采能源,阻碍俄罗斯的区域特权。所有这些做法都让莫斯科感觉自己受骗上当了。莫斯科越来越感受到来自西方的压力。因此,当乌克兰也有可能倒向西方时,俄罗斯认为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历史上,这些俄罗斯的周边国家(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等),向来就是俄竭力保护的抵御来自欧洲以及土耳其侵袭的天然屏障,欧洲诸强也的确经常把这些“周边国家”当作攻击俄罗斯的“跳板”或“桥头堡”。三、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战”2.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全面交恶的原因欧盟和北约长期对俄罗斯采取敌视态度欧洲联盟委员会3月28日宣布一项提案,似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着眼提升军事人员和装备的机动性。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说:“借由提升欧盟范围内的军事机动性,我们能更有效预防危机、更高效部署(军事)任务、更快速应对挑战。”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北约即着手在靠近俄方的成员国增加军事存在。2017年,北约向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派驻多国部队,并承诺在波罗的海永久驻军。三、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战”乌克兰危机进一步恶化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关于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原因,西方与俄俄罗斯认识相左。西
本文标题: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6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