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广西脑科医院王亚东时代迈入21世纪,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领域飞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场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变革,即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文化核心——精神价值观念的变革是社会的一种巨大进步,婚恋观是人的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婚恋观的变化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发展的轨迹,青年在婚恋方面的变动中,呈现出自主、宽容、开放的态势。一、当代青年婚恋状况特点1.择偶标准趋于务实(1)注重人品的择偶观。社会对于任何个人的择偶标准具有巨大的影响,个人的择偶不仅要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社会还通过巨大的文化传统、习俗习惯左右人们的择偶行为,对于违反常规的择偶形成强大的压力。因此,社会对于个人的择偶有很大的限制。具体说来,未婚男女在择偶时至少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标准,即社会属性标准和自然属性标准。调查显示,从这两个方面提供的15个选项中,自然属性标准为外貌、性格、气质风度、身体状况、身高五个选项,社会属性标准为才能、收入、人品、家境、海外关系、情趣爱好、文化程度、职业、理家能力、过去与他人有无性行为十个选项,要求被调查者选出三项,并按先后顺序排列,调查结果,位于选项前五位的为人品(60%)、才能(37、1%)、性格(36.4%)、外貌(22.7%)、身体状况(16.8%)。2人品对男性使用的词汇为“正派宽厚”、“诚实开朗”、“德才兼备”,女性则为“善良温柔”、“善解人意”、“会体贴人”等等,与道德品质密切相关的是修养与气质。大部分青年将“人品”作为第一选项反映出,现实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明白无误地给了青年们这样的信息:只有人品好的人才看重感情。青年择偶观深深地打上了社会转型的印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崇尚个性解放、下海经商成为时尚,很多青年择偶观以“气质风度”为首选,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给青年们的情感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新世纪青年情感世界遭遇的挫折,使他们感到真实感情弥足珍贵。另外,地域的特征也影响了青年的择偶标准。从全国来看,青年对于道德品质的要求一直在择偶条件中名列前茅:近日,在北京多家报纸的100条征婚消息中,其中男女各一半,结果表明:不管是男是女,择偶标准人品列第一位,50条女人所登的征婚消息中,要求男方人品好的占了45条。人品因素成为择偶的首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巨大的冲击,但人们的品德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2)经济地位成为才能的重要体现。才能包括了才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据济南调查数据显示,有37.1%的青年将“才能”作为择偶的第二位标准,其中男青年为25.9%,居第四位,女青年为44.2%,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女青年对“才能”的重视程度更高,女子爱才既是传统思想的影响,又是现实竞争的需要,很多女青年认为,有才能才会有社会地位,有社会地位才能是让女人靠得住的好男人。青年择偶看重“才能”的标志就是普遍看重对方的文化程度、工3作能力及经济地位,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双方的文化层次处于相近的层面上,才有共同语言,才便于感情交流,而情感的交融及心理的相容,才是爱情中最为本质、重要的因素,这表明,青年对爱情的理解已经进入深层,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择偶标准表面。在许多青年的意识里,经济收入状况已经成为衡量自己个人才华的重要尺度之一。征婚男性自介经济收入的比例高于女性,征婚女性对应征男性的经济收入要求较高,而征婚男性对应征女性的经济收入要求较低。这表明经济收入状况之于男性的重要性高于女性。(3)性格、外貌、身体状况为第三、四、五选项,体现了青年对自身价值的重视。这三个选项都属于自然属性标准,特别是在男青年中,对性格和外貌的要求高于女青年,分别占38.9%和33.5%,而女青年对身体状况的要求高于男青年,占18.6%,将身体状况作为首选排在了第五位,这是近些年调查中的首次,由此看出现代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重视。在前五个选项中,位于前两位的是社会属性标准,体现了当代青年思想价值观的变化,他们更重内在涵养、轻外在表现,重精神内涵、轻物质含量,重个人素质、轻家庭条件;择偶标准越来越求真务实,越来越看重个人素质,越来越注重组建一种感情丰富的精神型家庭,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充分体现。但从前述调查结果中看出,将“外貌”作为择偶首选的仍占了男青年的33.5%,说明“以貌取人”在青年中有一定的市场,也说明青年择偶中的偏颇性和幼稚性。2.择偶方式体现出越来越强的自主性4在择偶方式的八个选项中,从第一位到第八位的选项依次为:“自由恋爱、自己做主”占40.4%,“自由恋爱、父母同意”占37.7%,“无所谓什么方式”占9%,“通过媒人介绍”占5%,“完全由父母包办”占3%,“电视报刊征婚”占2.5%,“其它”占1.8%,“通过婚姻介绍所”占1.7%。其中自由恋爱、自己做主、父母同意的占78.1%,说明自由恋爱成为青年们基本认可的观念,表现了新世纪青年的自我意识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自信。由于青年对自己认识问题没有把握性,加之对父母的尊重,有一部分青年将父母同意作为首选,体现了择偶方式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结合。调查中也发现,仍有3%的青年选择了父母包办,目前步入婚恋年龄的越来越多的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依赖心理严重、自立能力不强,心理断乳期滞后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成熟,在婚恋中体现出依赖特点。这点一方面说明独生子女在社会中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家庭教育中存在缺陷。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尽管许多人在座谈中对于利用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给予了认可和肯定,但在实际选择中,利用“电视报刊征婚”、“通过婚姻介绍所”及“其它”的仅占6%,座谈会上青年们表示,择偶采取什么方式无所谓,只是为了更加让人放心,自己认识的和熟人介绍更好些,可以免去一些彼此熟悉的过程,原因是工作时间比较紧、工作压力大,很难拿出更多时间去了解一个陌生人。3.性开放从表层走向深层,婚前性交往呈现出全方位的快速上升态势吴鲁平在《1949-1999中国青年婚恋性观念的变动轨迹》一文中指出:“青年对性的开放度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性知识的开放度;5二是对性行为态度的开放度;三是人际性行为发生率的高低。第一层次为性开放度的表层结构;第二层次为性开放度的中层结构,第三层次为性开放度的深层结构。”青年们对性知识持相当开放的态度。2003年在济南市的调查中,对“当您周围的朋友发生婚前性行为时您怎样看待”一题的答案依次顺序是“表示反感,认为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28.6%)、“非婚同居是现代人的现代观念,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突破”(24.5%)、“说不清”(19.8%)、“不必恪守传统道德”(16.9%)、“与人非婚同居没有什么不好,国外不是也有试婚青年吗”(9.8%)。其中持坚决反对态度的只有28.6%,比1999年(41.5%)降低12.9%,这一结果比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在全国的调查结果(35.12%)也降低了6.5%,比1992年的全国调查结果则降低了27.7%,1992年的调查结果为:对恋人之间的婚前行为持明确反对态度的占55.7%,即有近一半的青年对婚前性与婚姻的分离现象持赞成(11.5%)或说不清(32.8%)的态度。而坚决支持的达到34.4%,比1999年(20.3%)上升14.1%,还有37%的青年虽然没有坚决支持或不支持,但也表现出偏向赞同的倾向。在坚决反对的人群中,女性占了近2/3,女性的传统意识高于男性,她们更注重道德观念和社会的看法,更注重爱情婚姻的成功率,对婚前性行为持更为谨慎的态度。男青年对婚前性行为总体上持宽容态度,有56.2%的人支持。由婚前性行为赞同率的提高可以看出,青年性意识的开放程度远远高于其它。目前14-28岁的青年出生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丰厚的物质条件、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生理年龄的提前,6性早熟成为普遍现象;加上传媒中性信息的泛滥对青年性意识造成多重刺激,这一代青年的青春期躁动较之以前更为强烈,而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性教育几乎是空白,青年们在性健康问题上是“跟着感觉走”,认为只要有感情发生性关系不为过,这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过问;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大,受西方思想的冲击,整个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婚前性行为的社会认可度较前有提高,人们越来越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个人的私生活而趋于自然化,青年对此问题的态度也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4.网恋,难以从网上走到网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网络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人类以往从未体验过的一种新的生存模式,打开了“虚拟世界”的大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活动本身。就婚姻、爱情而言,随着网络成为新的恋爱载体或者工具,“网恋”,不仅成为“E时代”的时髦话题,而且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面对面”互动的恋爱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制度伦理造成深刻的影响。据21CN的网上调查显示,近40%的网民有过“网恋”的经历。尽管21CN的调查数据可能不能完全科学、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网恋”者的数量,但是作为伴随互联网而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网恋”,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却是不争的事实什么是网恋?曾坚鹏在《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一文中指出:就是有爱情意向的年轻男女,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7络作为载体或者工具,对情感对象进行虚拟性或者虚拟性和现实性兼而有之的理性选择的“交易”过程。网络作为最新的交流技术,以其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广泛性、超时空性、虚拟性、符号互动性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需求,成为现代人交流、恋爱的“理想”工具或载体。“网恋”可分为两类:(1)将网络作为载体(例如“虚拟社区”和聊天室等)的“网络的恋爱”:在网上认识,在网上恋爱,甚至在网上“结婚”,组成网上“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双方是完全不接触的纯精神性的“柏拉图”式的“网恋”。(2)将网络作为工具(例如QQ和E-mail等)的“网络+恋爱”:首先在网络上认识,双方都有进一步交流了解的愿望,这种交流了解慢慢发展为恋情,然后再通过见面形式,从网络走下来开始传统的恋爱过程。现实调查显示,青年对网恋有一定的认可度,但真正认可并能亲自尝试的人数只占不到半成。在2004年济南市青年婚恋状况调查中,在回答“你对网恋持何种态度”时,选择“完全赞成,是青年人交友方式的突破,而且愿意从网络走到现实中来”和“愿意在网上尝试但不会走到网下”,即对网恋持赞成态度的占到48.7%,高于全国的调查比例,而有15.3%的人选择“网络爱情太虚幻,坚决反对”,36%的人选择“不感兴趣,没经历过,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两者合计达51.3%,高于赞成态度比例近3个百分点。即使赞同网恋,能真正从网上走下来的比例极小,即第一种网恋类型多于第二种,在48.7%的赞成网恋者中,只有22.8%的人选择“完8全赞成,而且愿意从网络走到现实中来”,其余25.9%的人明确表示“愿意在网上尝试,但不会走到网下”;测试问题“如有可能你愿意与网友或网上情人走到网下吗”让青年们进一步明确网恋走到现实的可能性,表示愿意的占20.8%,表示不愿意的占40.2,有39%的人认为“说不清,视情况而定”。由此可见,青年在网恋问题上有着一定的尝试性。网恋从网上难以走到网下,其原因是:首先,网络的虚拟性构成一种依附于空间、不同于现实的电子网络空间。在这样一种数字化世界的环境之中,网络交往行为也就成为了一种虚拟的交往行为。网络中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网络的天空任你幻化、“包装”和伪装,给你弥补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缺失”的“快感”,这样很难让人感受真实性,因而加大了网恋与现实的距离。其次,网络的交互性不仅包括了不同网络交往行为主体之间多维度、非中心化的互动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网络交往行为主体自身不同角色扮演之间的变动性和多样性。尽管它可以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结识很多朋友,为相识、相恋创造机会,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让交流变得更加自由、自然和充分,选择
本文标题: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7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