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矿用电缆第三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
ICS29.060.20K13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MT818.3—200×代替MT818.3-1999煤矿用电缆第3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Cablesforcoalmine-Part3:Reinforcedflexiblecableswithscreenandmonitoringcoresforusewith-coalcuttersofratedvoltagesuptoandincluding1.9/3.3kV.(送审稿)200×-××-××发布200×-××-××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MT818.3—200×I前言本部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MT818《煤矿用电缆》,分为13个部分:——第1部分:移动类软电缆一般规定;——第2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第3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第4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缆;——第5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移动软电缆;——第6部分: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第7部分:额定电压6/10kV及以下移动屏蔽软电缆;——第8部分:额定电压0.3/0.5kV煤矿用电钻电缆;——第9部分:额定电压0.3/0.5kV煤矿用移动轻型软电缆;——第10部分:煤矿用矿工帽灯线;——第11部分: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固定敷设电力电缆一般规定;——第12部分: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煤矿用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第13部分: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煤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本部分为MT818的第3部分,本部分代替MT818.3-1999煤矿用阻燃电缆第1单元: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第3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本部分与MT818.1-200x共同使用。本部分与MT818.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电缆结构,对原结构过渡电阻无法测量的缺陷进行更改(见图1);——增加额定电压1.9/3.3kV电缆相应规格(见表1);——增加监视线芯导体相关要求(见4.1.2,4.1.3);——修改绝缘性能要求,规范控制线芯绝缘的材料规定(见1999年版的4.2及本部分的4.2);——修改电缆外径范围(见1999年版的表2及本部分的表2、表3);——修改电缆屏蔽层性能要求(见1999年版的4.3及本部分的4.3);——修订绝缘电阻值(见1999年版的表3及本部分的表4);——修改加强层结构和性能要求(见1999年版的4.7及本部分的4.6);——修改电缆护套材料及性能要求(见1999年版的的4.5及本部分的4.5、4.7);——取消成品电缆抗挤压、抗冲击、抗弯曲试验(见1999年版的表4);——电缆阻燃性能的重要检验方法单根垂直燃烧试验、负载燃烧试验除作为型式试验外,增加抽样试验(见表6)。本部分由中国煤炭行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部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河北华通线缆有限公司、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普睿司曼(天津)电缆有限公司、山东兖矿集团长龙电缆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奚宏、胡占华、金鑫、滕东浩、郝清芬、王长春、张令宜、李兴强。本部分所代替版本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T818.3-1999。MT818.3—200×1煤矿用电缆第3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1.范围MT818的本部分规定了额定电压0.66/1.14kV、1.9/3.3kV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产品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0.66/1.14kV、1.9/3.3kV采煤机及其类似设备用铜芯橡皮护套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MT81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343一般用途低碳钢丝(GB/T343-1994,heqJISG3532)GB/T3953电工圆铜线(GB/T3953-1983,neqASTMB1:1970)GB/T7594.8-1987电线电缆橡皮绝缘和橡皮护套第8部分90℃橡皮绝缘(neqIEC245)GB/T7594.9-1987电线电缆橡皮绝缘和橡皮护套第9部分85℃一般不延燃橡皮护套(neqIEC245)MT818.1-200x煤矿用电缆第1部分:移动类软电缆一般规定3.产品分类与命名3.1型式3.1.1电缆的型号见表1。表1电缆型号型号名称用途MCPJB-0.66/1.14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0.66/1.14kV及下采煤机及其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电缆可直接拖曳使用。MCPJB-1.9/3.3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及其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电缆可直接拖曳使用。MCPJR-0.66/1.14采煤机屏蔽监视绕包加强型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0.66/1.14kV及下采煤机及其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但电缆必须在保护链板内使用。MCPJR-1.9/3.3采煤机屏蔽监视绕包加强型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1.9/3.3kV及下采煤机及其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但电缆必须在保护链板内使用。3.1.2电缆结构如图1所示。MT818.3—200×2MCPJR-0.66/1.14MCPJR-1.9/3.3MCPJB-0.66/1.14MCPJB-1.9/3.31-动力线芯导体;2-控制线芯导体;3-绝缘;4-半导电屏蔽层;5-内护套;6-监视线芯导体;7-=为绕包加强层,≠为编织加强层(加强层兼作地线);8-外护套图13.2规格电缆规格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其中地线芯导体标称截面不小于规定的规格。表2额定电压0.66/1.14kV电缆尺寸参数芯数×标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护套标称厚度mm电缆外径mm动力线芯地线芯控制芯监视芯动力线芯内护套外护套MCPJR-0.66/1.14MCPJB-0.66/1.143×35163×1.53×1.51.81.83.040.5~46.043.5~49.03×50253×1.53×1.51.82.03.546.5~52.549.5~55.73×70353×1.53×1.51.82.03.551.0~57.554.0~61.03×95503×1.53×1.52.02.44.057.5~64.560.5~68.0注:控制线芯绝缘标称厚度为0.7mm,内护套厚度不作考核。表3额定电压1.9/3.3kV电缆尺寸参数芯数×标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护套标称厚度mm电缆外径mm动力线芯地线芯控制芯监视芯动力线芯内护套外护套MCPJR-1.9/3.3MCPJB-1.9/3.33×35163×1.53×1.52.81.83.046.5~52.049.5~55.03×50253×1.53×1.52.82.03.551.5~57.554.5~61.03×70353×1.53×1.52.82.03.556.0~62.559.0~66.03×95503×1.53×1.52.82.44.062.0~68.564.5~72.0注:控制线芯绝缘标称厚度为0.7mm,内护套厚度不作考核。4技术要求4.1导体4.1.1导体单线表面应镀锡,导体应符合MT818.1—200x中5.1的规定,导体表面应包隔离层。注:硫化后隔离层变色或脆裂不作考核。4.1.2监视及控制线芯采用钢丝或性能相当的材料进行加强。4.1.3监视线芯采用最大直径不大于0.21mm的镀锡铜丝束绕在控制线芯绝缘外面。MT818.3—200×34.2绝缘4.2.1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T7594.8-1987中XJ-30A型的规定,但抗张强度应不低于6.5MPa。4.2.2绝缘厚度应符合MT818.1—200x中5.2.2及本部分表2、表3的规定。4.2.3绝缘电阻动力线芯20℃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规定。控制线芯20℃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km。表4绝缘电阻线芯类型标称截面mm220℃时绝缘电阻最小值MΩ.km额定电压0.66/1.14kV额定电压1.9/3.3kV动力线芯352504005025035070200300952002504.3屏蔽4.3.1动力线芯应有绝缘屏蔽,屏蔽层采用半导电挤包,性能应符合MT818.1-200x中5.3的规定。4.3.2监视线芯外应挤包半导电屏蔽层,计算厚度为0.7mm。4.3.3监视线芯导体与动力线芯屏蔽层之间的过渡电阻应不大于500Ω。4.4缆芯4.4.1动力线芯应右向绞合,绞合节径比应不大于8。4.4.2控制线芯及监视线芯放在动力线芯外部间隙之中一起绞合。4.4.3缆芯中央填充采用半导电橡胶料。4.5内护套内护套挤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外面,性能应符合GB/T7594.8-1987中XJ-30A型的规定。地线芯与监视线芯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4.6加强层4.6.1材料加强层采用镀锌钢丝和镀锡铜丝束或绞结构,镀锌钢丝性能应符合GB/T343规定。加强层中铜线性能应符合GB/T3953规定。应根据覆盖率要求确定钢丝和铜丝的直径和数量。4.6.2结构4.6.2.1加强层设置在内、外护套之间。4.6.2.2MCPJR型加强层采用缠绕型式。缠绕节距为内护套外径的4.5~6倍,覆盖率(F)不小于45%。4.6.2.3MCPJB型加强层采用编织型式。编织节径比(节距长度/编织层平均直径)为2~4.5,编织层覆盖率(F)不小于45%。覆盖率(F)按公式(1)进行计算。%100121222LDDmndF……………………………………(1)式中:F——覆盖率;m——编织机同一方向的锭数;n——每锭绞合股线数目;d——绞线计算宽度,单位为毫米(mm);D——编织层平均直径,单位为毫米(mm);L——编织节距,单位为毫米(mm)。MT818.3—200×44.7外护套4.7.1外护套挤包在加强层外面,其性能应符合GB/T7594.9-1987中XH-21A型规定,其抗撕强度不低于5.0N/mm。4.7.2护套厚度应符合MT818.1-200x中5.5.2及本部分表2及表3的规定。4.8电缆外径成品电缆的外径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4.9工作条件4.9.1额定电压U0/U为0.66/1.14kV或1.9/3.3kV。4.9.2MCPJR型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MCPJB型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15倍。4.9.3电缆的地线芯应良好接地。5.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电缆按表5的规定试验,检验是否符合相应要求。检验规则应符合MT818.1-200x中第7章的规定。表5试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试验类型试验方法标准号条文号标准号条文号l1.11.21.31.41.522.12.22.32.42.533.13.23.33.43.5电气性能试验导体直流电阻过渡电阻绝缘电阻工频电压试验内护套绝缘电阻结构及表面标志表面标志电缆外径导体单丝直径绝缘厚度护套厚度绝缘机械性能老化前拉力试验空气箱老化试验热延伸试验空气弹老化试验耐臭氧试验MT818.1MT818.1本部分MT818.1本部分MT818.1本部分MT818.1本部分本部分本部分本部分本部分本部分本部分5.15.3.34.2.45.7.24.58.34.85.1.14.2.34.7.24.2.14.2.14.2.14.2.14.2.1T,RT,ST,RT,RTT,ST,ST,ST,ST,STTTTTMT818.1MT818.1MT818.1MT818.1500V兆欧表MT81
本文标题:煤矿用电缆第三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