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班级:汽修0921姓名:柏存中学号:2009537202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特别是汽车维修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对社会进行开放,交通部于1983年提出了“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开放政策,出现了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来从事投资少、见效快的汽车维修业的状况。1983—1989年这6年间,汽车维修业户飞速发展,由2万家增长到10万家;1989年后企业数量每年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34.3万户。器中汽车维修业户26.07万家,一类汽车维修企业0.97万多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5.1万多家,三类汽车维修业户近20万户;摩托车修理业户8.3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万多人,其中技术负责人22.8万多人,质量经验员19.2万多人。2002年,汽车维修量首次突破1亿辆次,2006年达到1.96亿辆次,其中整车修理113万多辆次,总成修理388万多台次,二级维护2357万多辆次,专项修理1.53亿辆次,维修救援275万多辆次。全国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590多家,年检完成测量达到1729万多辆次。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业户为补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质量保证,各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汽车维修网络和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营运车辆和社会车辆的维修需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是“六多六少”,即:维修企业多,够规模的少;从业人员多,技术高的少;应用传统设备的多,使用先进设备的少;靠经验诊断故障的多,靠仪器诊断故障的少;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多,顾全长远经济效益的少;看重维修结果的多,注重维修质量的少。当前,多数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属于大众介入的零散经营、边际效益型,这种经营方式往往造成恶性竞争,既伤害竞争对手,也不利于本身的发展。在我国加入WTO后,这种零散经营的方式将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难以生存。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现状汽车售后市场的发展,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资本进入。广州本田已经在杭州开出了5家4S店,顶级汽车品牌保时捷也开出了特约维修店,世界知名的汽车服务连锁品牌如美国的“AC德科”、日本的“黄帽子”等也纷纷进入杭州,省内也有企业投资亿元打造本土汽车服务连锁品牌。汽修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但是,在行业发展的同时,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认为,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缺乏,正成为行业发展提升的瓶颈。据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市汽车维修行业从业技术人员总数为25870人,但其中高学历的人才比例不高,本科以上学历的管理技术人才708人,大专学历1903人,拥有技师、工程师职称以上的只有364人。人才储备已然不足,每年培养的新人数量也是不够。近两年,杭州每年新开汽车维修企业30家左右,以平均每家20个人的人才需求计算,每年的人才需求大概600人。而目前仅有杭州技师学院、杭州汽车驾驶高级技工学校等少数学校开设职高和中专层次的汽车专业,省内也只有浙江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所高职院校开设大专层次的汽车专业,上述院校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车辆主要集中在运输企业中,因此汽车维修主要是附属于运输企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车辆分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行业向服务型行业过渡,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2002年我们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831家企业的40834名从业人员的调查情况看,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人(主要是机修、电工、钣金和漆工)有25874人,占63.4%。这些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1.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2007年北京市对从业人员的情况做了调研,汽车维修工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占44.7%、高中占27.0%、中职占19.8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北京市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文化程度调查数据为:初中及以下占30.6%、高中及中职占49.3%、大专占14.1%、本科以上占6.0%。就北京市的维修工人队伍中无任何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约占9.7%、初级工约占12%、中级工约占48%、高级工约占23%、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技术员占76.6%、助理工程师占11.5%、工程师占9.4%、高级工程师占2.2%。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造成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低,特别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比例很低,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低。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缺高多初的特征很明显,三类企业尤为突出。因为汽车维修行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因此在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于2003年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程中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纳入了四项之中。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多,到2007年中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1400所,其中以汽车维修命名的有155所,高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378所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中职交通运输类招生增至19.8万人,同比增长16.96%,高职交通运输类招生8.4万人,同比16.66%。3、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形势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维修需求增幅明显: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2006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6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200万辆。汽车保有量增长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产生了深远影响,汽车维修需求明显增加。汽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维修服务成为社会焦点,维修行业面临新的挑战。汽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维修作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主管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加大管理力度: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已于2004年7月1日实行;交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制定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2005第7号令)也于2005年8月1日实行了;交通部还在2006年印发、实行了《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2005第9号令)。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实行加强了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全面管理,从而使广大的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加强法治观念,守法经营。加大了对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的要求和管理: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印发和实行,加强的对从业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管理。对企业的开业经营提出了技术人员的要求,技术负责人、质量经验员以及机修、电器、钣金、涂漆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激烈的竞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将汽车维修市场全面开放,国外企业和个人均可来华投资即可以合资、也可以独资建立汽车维修企业。美国NAPA“蓝霸”、美国ACDelco、德国博世、日本的黄帽子等快修连锁品牌纷纷入户中国,他们将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维修技术带入我国,为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将与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4、汽车维修企业零散经营带来的弊端(1)零散经营形成的分散竞争导致企业间恶性价格大战分散竞争往往表现为企业过度进入,一部分企业不能保证长期取得利益,为了维持暂时生存,往往牺牲了市场收益,恶意降低维修市场价格,追求短期经营目标,仅在取得边际效益的状况下生存。有的维修业主为了降低维修生产成本,不惜降低维修服务质量,这既不能适应维修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也不利于维修产业结构的升级。(2)零散经营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实现规模经济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要保持一定的生产批量,至少要到最低经济规模水平。企业过度进入将使具有起始经济规模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同时又直接压缩了原有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导致规模经济水平下降。(3)零散经营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规模过小,导致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实力不足和规模效益较差,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了维持暂时的生存,花费在技术创新上的资金和人力较少。零散经营形成的分散竞争导致大多数维修企业只考虑维修车辆工作量的大小,对维修过程和维修后的服务质量、维修质量及客户对维修企业的期望考虑的较少。(4)零散经营不能创造品牌效应品牌好比战争中的旗帜,品牌一旦树立起来,基本上就是企业形象的市场定位。企业树立品牌之后,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拓展业务,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处于分散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少,难以创造品牌效应。5、新形势下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分析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优势(1)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汽车维修业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包括:汽车大修、总成修理、汽车维护、汽车专项修理等比较完整的汽车维修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据业内人士粗略估算,目前该行业的年产值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2)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比国外相关企业更熟悉中国的国情,对市场和用户的要求更清楚,开发的产品更有针对性。(3)在服务国产车型上,国内维修企业与汽车生产厂家形成了长期的良好的协作关系,同时也建立了紧密的公众关系。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劣势(1)管理力度不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管理落后,现行的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管理体制也存在缺陷。因此在一定程度(2)企业效益低下。在汽车业发达国家,汽车维修的利润与整车销售的利润相当,但在我国情形就大不相同,同样投资的维修厂和整车销售公司的利润有成倍的差距。(3)经营模式落后。我国汽车维修企业数量虽然众多,但全国性名牌企业不多,具有全行业10%以上市场份额的大型连锁名牌维修企业还没有,客观地说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大多还像散兵游勇。(4)技术升级缓慢。汽车维修业在国外被称为“大蛋糕”,但在我国,汽车维修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检测、维修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的“路边店”随处可见。(5)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淡薄。据统计,现有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中85%以上为初、高中毕业生,10%来自各类技术学校,不到5%为大中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人员整体素质低。企业服务意识淡薄,无法提供令顾客舒适满意的服务。6、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机会(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需求量不断扩大,汽车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汽车进入家庭”作为小康生活的时尚,促使我国的汽车需求量迅速增加;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生产量快速增长;加入WTO以后,国外汽车也将大量进入中国,200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000万辆。(2)汽车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将有所扩大,据专家分析,入世后中国汽车服务业将突破十大商机。目前维修企业可以介入的有:①汽车养护。其实在国外,汽车养护早已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目前,我国的汽车养护业还没有形成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服务体系,劣质汽车用品泛滥,修车店鱼龙混杂,汽车相关服务远远跟不上需求。②配件和精品零售。有些汽车配件通用程度比较高,或者价值不大,或者是路边店,购买非常方便,适宜于搞配件零售商店,附带小修业务。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内装饰、外装饰、汽车防盗、内饰件、保养品甚至汽车改装业务将非常兴旺。③汽车娱乐。汽车娱乐包括音响系统、CD系统、电视接收系统、DVD系统、电子游艺系统。汽车娱乐系统的营业额可能超过汽车本身
本文标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7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