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我们先来认识一些中外合资的汽车徽标:这些汽车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一、产业转移1、定义: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1、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a例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b例看中我国广阔的市场C例利用我国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2、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a厂选择青岛——靠近日本,交通便利;b厂选择北京——具有巨大市场辐射力;c厂选择深圳——政策优惠,毗邻香港,交通方便;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2、分类:产业转移按发生的地域范围可分哪两类?首钢集团将搬迁至河北唐山市的曹妃甸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思考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东亚地区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6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后期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结论:影响东亚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劳动力因素•我们刚了解了,产业转移受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很大;•我们也了解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劳动力价格比较低;•那是不是作为企业就要转移到劳动力最廉价的地方去,换言之到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去?为什么?2、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职工培训生产组织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A20世纪80年代企业为办一个批文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章。B福建省政府网站开通网上审批制度一、劳动力最优质二、设施最完善三、手续最简捷四、政策最优惠出口加工区有哪些优势?•根据出口加工区的建设经验来看,福建省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该做哪些工作?•在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供优惠政策•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市场因素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外转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3)市场因素原配件供应韩国产品市场中国北京加工地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市场因素从纵向比较,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从横向比较,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1.从图5.11中你看到中国市场有什么商机?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高,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二是避开关税壁垒,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4、其他影响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欧美日本台湾、香港等地中国、越南等地50年代60~70年代80年代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B钢铁工业C石油化工业D制糖工业2、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价格C原料D市场课堂练习下图表示上个世纪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据此回答第1~3题AAB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粤北、粤东、粤西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双选A劳动力B环境C土地成本D原料AC5、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5.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回顾思考《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1、从1945年到2000年,日本的主导产业部门发生了哪些变化?2、日本产业转移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关系?调整阶段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主导产业重点部门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纺织、食品钢铁、金属加工、机械、炼油、石油微电子、新能源、宇航、生物工程、新材料、工人智能19451950195519601965197019651970197519802000年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事例: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销售量TABCD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1、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①日本②韩国③中国④朝鲜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设计加工营销经济活动附加值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消耗的劳动量较大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设计加工营销经济活动附加值销售量TABCD3.结合两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注意将研究和开发一起引进,避免总是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三.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1、骨痛病事件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三.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2、水俣病事件日本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三.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01234561990199520002002年日本失业率的提高失业率%转移国失业人口增加缓解就业压力转移对象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与合作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改变区域地理景观,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改变区域地理景观,环境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扩散失业人口增加增加就业机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发展劳动密集型,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加工产业转移国转移对象国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能源和原材料缺乏,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资源型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4.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请依据下表资料判断:每小时工人工资国家20美元以上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14—18美元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2美元以下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1)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向_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___(国家)转移。捷克、匈牙利墨西哥每小时工人工资国家20美元以上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14—18美元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2美元以下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2)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哪一类邻近国家转移?()A.资源丰富B.市场广阔C.劳动力成本低D.劳动力成本高C5.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6.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7.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ADAB污染8.下图表示设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企业的用人规模和企业所处自然环境。(1)从图中可看出,说法最为恰当的是A主要设在种植园农业区B主要设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C人均CDP越低,用人规模越大D设在天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最多(2)日本向该地区输出的工业,除“劳动密集型”以外,还有对环境大的工业。(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4)该地区交通位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日本的资源、能源缺乏,尤其是来自西亚的石油,都经过这里的马六甲海峡,才能到达日本。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促进区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工业化的基本过程: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珠三角泛珠三角70~80年代80~90年代90年代后期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轻工业重化工高科技工业指导类型:工业类型:促进区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信息产业:开发和增长期纺织工业:成熟或衰退期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A开发期、B增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信息产业:开发和增长期纺织工业:成熟或衰退期注意:发达国家将哪个阶段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P92思考1、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注意:主要是生产过程的哪个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微笑曲线”P92思考2、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量较大。3、按照图5.13和5.14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
本文标题: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7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