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生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也叫做子宫平滑肌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子宫肌瘤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20岁以下少见。概述病因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楚。主要认为发病与雌激素有关。分类•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的任何部位,按肌瘤所在位置不同可分:•子宫体肌瘤(95%)•子宫颈肌瘤(5%)根据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类:1、肌壁间肌瘤(60%--70%)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被肌层包围的肌瘤,占总数的60%-70%。2、浆膜下肌瘤(20%)约占20%,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肌瘤表面仅由子宫浆膜覆盖。3、黏膜下肌瘤(10%-15%)约总数的10%-15%,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仅由黏膜层覆盖。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常刺激子宫收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病理•巨检:为实质性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层硬,由于其子宫基层受压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有一层疏松状间隙,故易剥出。•镜检: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形成漩涡状或棚状,核为杆状。变性•当子宫肌瘤生长较快,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子宫肌瘤变性,肌瘤越大,缺血越严重,侧继发变性越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玻璃样变性(透明样变)囊性变红色变恶性变主要为肉瘤样变(玻璃样变)•因肌瘤生长迅速,造成相对供血不足,使部分组织水肿变软,旋涡状结构消失,代之以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囊性变)•在玻璃样变的基础上,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多个或融合成一个囊腔,内含清亮液体,也可以凝固成胶冻状。(红色样变)•多发于妊娠期或产褥期,肌瘤体积迅速增大,发生血管破裂。血红蛋白渗入瘤组织,故剖面呈暗红色,似生牛肉状。•其他良性变性还有脂肪变性和钙化等。(肉瘤变性)•约有0.4~0.8%的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恶变后肌瘤组织脆而软,与周围界限不清,呈灰黄色,似生鱼肉,多见于年龄大,肌瘤较大且生长快的肌瘤。对有子宫迅速增大或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临床表现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继发贫血。症状与肌瘤的生长部位、速度及有无变性有关。•1.阴道流血:肌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浆膜下肌瘤常无出血,粘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2.腹部包块:偶然情况下扪及包块,包块常位于下腹正中,质地硬,形态可不规则。临床表现•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分泌增加,并伴有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子宫粘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性白带。•4.腹痛、腰酸:较大肌瘤引起盆腔淤血,出现下腹部坠胀及腰骶部酸痛,经期症状更加明显。临床表现•5.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压迫尿道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压迫直肠可发生便秘。•6.不孕:占25%-40%,肌瘤改变宫腔形态,妨碍孕卵着床。•7.全身症状:出血多者有头晕、全身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继发性贫血表现。诊断•根据病史和妇科诊断并不困难。超声、宫腔镜、腹腔镜有助于诊断。治疗一、保守治疗1.随访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如肌瘤小、无自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可每3-6个月随访检查。治疗2.药物治疗:肌瘤不超过8周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能承受手术者,可给药物保守治疗。①雄激素:抗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出血,使近绝经期妇女提前绝经。常用药物有丙酸睾酮。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②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③米非司酮治疗•3.手术治疗•一、手术适应症:•①经过多继发贫血,药物治疗无效;•②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③肌瘤生长较快,怀疑有恶变;•④肌瘤影响生育功能,病人有生育要求者。•二、手术方式:•①经阴道肌瘤摘除术•②经腹肌瘤摘除术•③子宫切除术治疗护理诊断•1、焦虑与恐惧与担心病情及预后和生育能力有关•2、疼痛与肌瘤压迫及手术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月经量过多引起贫血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子宫肌瘤相关知识•5、个体应对无效与选择治疗方案的无助感有关护理措施•①术后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需要时减少活动避免增加出血量。•②保持尿管、引流管的通畅。•③绝对卧床休息提供舒适环境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④协助患者学会床上活动,避免出现卧床并发症,如压疮。•⑤预防感染,保持伤口与会阴部的干燥清洁。•⑥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⑦做好健康宣教,缓解焦虑,增强信心。健康指导•1、加强营养,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的饮食为主,保持大便通畅。•2、术后病人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出院后1个月来门诊复查。•3、非手术治疗者,每3~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肌瘤是否增大及发生变性。•4、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衣裤。谢谢!
本文标题:23子宫肌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8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