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哲学(上)解题:中国哲学什么是哲学?说法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说法二、哲学是爱智慧。英文是philosophy,在古希腊语是philo-sophia,即爱(philo)智慧(sophia)。观察?观念。“哲学”是一个复数概念。中国哲学: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中国人的爱智慧的方式,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现象。一、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二、原始道家三、原始儒家四、中国佛教哲学五、宋明理学一、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1、自强不息。2、实事求是。3、辩证思维。4、以人为本。5、内在超越。6、有容乃大。1、自强不息——基本的宇宙论、本体论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彖卦·象传》)天行健,对宇宙总体的认知。健,即动、生、变、化。中国哲人对世界总体的认识,是一种动态的宇宙观。世界是个发展的过程,没有创始的观念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家立足于动态的宇宙观,也以“生”作为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原则,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2、实事求是——知行观“实事求是,求学好古”。(《汉书》)“实事”是行,是实践;“是”是真理、是知识。中国人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为实事而求知,强调把知行联系在一起。3、辩证思维——方法论形式逻辑,静的,是表述的,代表:西方、印度。辩证逻辑,是动的,是发展的,中国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动态的发展。4、以人为本哲学三类:以自然为本,古希腊《论自然》;以彼岸为主题,宗教哲学;以人为本,中国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荀子写《天论》,实际写的是天人论。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人,焉知鬼?——孔子5、内在超越超越就是否定现状,不断的自我提升。超越是人性的表现,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有无超越。超越的路径,一个是在外的,即宗教的超越;一个是内在的超越,即哲学的超越。中国哲学的内在超越,即自我超越,对人的价值判断是肯定的,认为人可以内在自我的超越,超越了凡人就是圣人。6、有容乃大分类:宗教哲学,具有排他性;人生哲学,有一种兼容性,没有排他性。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只要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信什么都行。所以说,中国哲学是包容的,最不排外。佛教中国化、本土化;基督教却未生存下来。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教材P245)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西周初年《尚书·洪范》提出五行说,以金木水火土为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阴阳”的观念。《周易》以乾(天)、坤(地)、坎(水)、离(火)、震(雷)、艮(山)、巽(风)、兑(泽),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峰起。二、原始道家老子对中国哲学的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他拉开了中国哲学的大幕,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老子提出“天道”的理念,他推倒了“天神”的权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比神权威更大、更悠久,堪称万物的本体,最终依据。道的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人哲学理性的产生,标志着哲学对神学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理论思维的开始。其内容包括三方面:1、以道观物:两种状态。如何用道的观念来解释世界?2、以道论世:两种社会。如何用道的眼光来看待社会?3、以道来论人:两种人格。如何用道的眼光来看待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老子给我们提供一个动态的宇宙观,“道”贯通有无,“道”就是一个没头没尾的运行的过程。过程的世界观,是中国哲学的特色。道跟物有两重关系:(1)一个是“道”生万物,“道”是有形的万物之前的前提,老子认为世界是发生学的;(2)他认为道在物中,是形而中学,是宇宙的本体论。到了庄子,只讲本体论,不讲发生学。2、怎样从道的观点看这个社会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的理想社会类型,奉行天之道,小社会,相安无事。“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庄子,小社会也不要,人直接回到自然中。老子对当下社会的改造社会的意见:A、不骚扰:不扰民,不折腾。B、低姿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C、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都是出主意怎样从当下社会到理想社会。庄子是没有政治哲学兴趣的,庄子只讲人生哲学,不讲政治哲学。3、老子、庄子相同,把人分为两种人格:圣人和俗人。圣人,是道的一个体现者、体验者,“圣人为腹不为目”——老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庄子的圣人观比老子不同的是,不再强调“道”是人的自然状态,以“道”作为你的精神故乡。俗人都是疏离大道,是有为有我的人众人为什么比圣人低?庄子说是世界观不同,圣人以“道”观物,俗人是以“我”观物,站在小我的立场上看世界,夸大了世界的差别。人看西施美,麋鹿眼中西施是怪物。这种美丑、得失、利害、生死等等,都是人的狭小的眼光,不能以“道”的观点看世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认识到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不过人的精神的存在不能建立在小我的基础上,要建立在大道的基础上。道家的精神诉求——想的开。无为驰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道家哲学是非常态下的精神安慰系统,教会人们学会放松,一切从大道的眼光去看,有一种豁达的心态。三、原始儒家哲学代表人物: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代表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儒家也谈“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①谈的是“人道”,与道家谈“天道”不同。②人在“道”面前是否有为,是老子和孔子的根本差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③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性,终极目标是建立大一统的社会。1、孔子的观念(1)“贵仁”的基本观念。“仁”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爱人。”“仁”是宽容的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隆礼”的观念,即制度化。组建社会,仁者爱人是道德基础,还需要靠制度来管理人,体现为“礼”。在一般场合,儒家所指的礼就是指周礼。吾从周。(《论语·八佾》)“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2、孟子:仁学的展开仁德是组建社会的充分条件。(1)行仁政。(2)人性善。(3)天道诚。(1)行仁政“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理想状态: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2)人性善,故仁政行得通。①什么是“人性善”?人性善,指人的本性是向善的。②“人之别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小人要通过教育来发掘善的一面。(3)天道诚。人性善来自于天性善。“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3、荀子,发展礼制。荀子谈社会的管理:(1)人能群。(2)人性朴(人性恶)。(3)礼法并用。(1)人能群。“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行?曰义。”(《荀子·王制篇》)义,宜也。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人能群,故需要规范、需要制度。(2)人性朴(人性恶)。人性朴,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3)礼法并用。(礼即是法)礼仪既是一种教化的手段,也是一种强制的手段。礼跟法没有完全对立的观念,荀子认为礼本身就是法,需要用强制的手段来加强管理。礼是结合教化的一种强制性;法是没有教化的一种强制性。荀子主张前者。四、中国佛教哲学佛教的基本问题是此岸与彼岸的关系,此岸,就是人生活其中的现实;在人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超越人、更高的世界,即彼岸,由菩萨组成。本体的超越性到内在化的过程。佛教在中国哲学史上经过了两个阶段:(1)照着讲(隋唐之前)。A、道安:认为佛教的基本本体论理念是“无”,叫做“本无论”。世界万有总的根源是“无”。世界就是虚假的,真的那个世界在彼岸。表示我们中国的僧人正式接受了佛教的思想,把佛教的本体称为“无”。B、僧肇:不能称为“无”,此岸、彼岸成了对立关系,不能把佛教本体理解为对现实的否定。所以把“无”理解为“空”,“无”只是对有的否定,“空”即是对有的否定,也是对有的肯定。到了僧肇这里完成了对佛教的本体化时期。(2)中国式的解释A、华严宗基本观点:“一即一切”(法藏)。一此案和彼岸不是对立的,两岸是一体的关系,中国哲学的智慧不强调本体的超越性,而强调本体的内在性。两个世界是圆融无碍的,茶水是茶还是水?是狮子毛还是金线?圆融无碍,一即一切:此岸与彼岸相继相若;佛和众生相交相策;生死跟涅槃也没有根本的原则,就是一念之差。B、禅宗“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慧能《坛经·疑问品》)顿悟成佛,关于成佛的路径,是一个内求的过程。所以顿悟成佛的前提是佛在心中,如果在外是不能成佛的。内在超越成佛,这种宗教性跟儒家的“内在超越成圣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佛教的理论诉求:放的下。A、不要执着,去掉对小我的执着,有超我的追求;B、改变人的心态,树立佛的心态;C、保持平常心,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四、宋明理学新儒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围绕着理事关系的话题展开的。理就是本体,事就是人事。其实也是天人关系这个基本问题的变形。程朱理学——理在事先,亦在事中。陆王心学——理在心中,亦在事中。张王气学——理在事中,事在理先。Neoconfucianism(1)程朱理学——理在事先,亦在事中。“未有天地,毕竟得有一个理在这里。”——朱熹所以在处理理事关系时,理既在事先,是先验;理在事中,是经验。既然理在事先,规律、法则在具体的事物之先。所以,也就可以说道德理性对于跟血肉之躯相连的情感欲望有制约。中国思想史主要是讨论天人关系的,但人是主体,所以讨论人的问题主要就是心性问题。①朱熹将心体的状态分为两个阶段或状态,思虑未萌时心的状态为“未发”,思虑萌发时心的状态为“已发”。未发指“性之静”,已发指“情之动”,性情之间是体用关系。②朱熹在《知言疑义》中又提出了“心统性情”,心统属性、情,心也主宰性情。由于有了心的管辖和节制,避免了走向“泛情”主义,灭掉多余的人欲。《大学》“致知在格物”,虽提出,未阐释。“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彻底研究它的原理。探讨认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就是“理在事先”;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2)陆王心学——理在心中,亦在事中。强调理就在心中,不强调理的本根性。只有理在心中的前提,理才能为你所用。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陆王“理在心中”,引出如何建造人的价值世界的话题——“致良知”、“知行合一”。(3)张王气学——理在事中,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哲学(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8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