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张之洞和武汉张之洞(1837~1909)中国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1863年(同治二年)进士。清流派重要成员。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政治态度为之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后又编练新军。在鄂、苏两地设新式学堂张之洞,武汉人不会忘记张之洞在武汉创办新式学堂,如今的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自强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都是他当时修建的,他还派遣学生留洋学习。张之洞使武汉成为国际贸易商埠,使湖北成为晚清最重要的机器工业中心之一。张公堤又名后湖堤,1904年张之洞主持修建,1906年耗白银80万两建成,全长17公里。从此它大大减轻汉口水患,因保障了一方安全而被视为命堤。人们感激张之洞,自发将之称为“张公堤”。抱冰堂1909年,张之洞去世,张在军界的学生在蛇山建抱冰堂以兹纪念。武昌抱冰堂位于蛇山的首义公园内。抱冰堂原是张之洞训练新军的指挥所。2000年,首义公园并入黄鹤楼公园,抱冰堂成为黄鹤楼公园景点。汉阳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后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原名湖北枪炮厂,于1892年动工,1894年建成,虽然创建时间晚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军工企业,但由于不惜巨资从德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连珠毛瑟枪和克虏伯山炮等成套设备,所生产的汉阳式79步枪(汉阳造)、陆路快炮、过山快炮,均是当时较先进的军事装备,因此,成为晚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汉阳兵工厂正门汉阳造汉阳造大炮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於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犟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武昌起义那时的风云帝国的终结——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虽然失败了,但其伟大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第一,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而且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第二,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第三,它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四,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第五,它推动了亚洲的民主革命运动。大炮中日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是时,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约90万人),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更达130个师,约100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播放当时守城官兵简介1938年10月25日,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战役--武汉会战结束。4个多月来,中日两军在数千里的战线上,进行着激战,10月1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抵广济第六师团司令部视察,决定该师团自16日起向汉口发动攻击。17日,日军第六师团牛岛大队即沿松阳桥(广济西五公里)、西河泽、浠水大道进攻汉口。20日,日军波田支队攻陷大冶。21日,同民政府第九战区鄂南部队奉命撤向湖南沅陵、常德一带;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自鄂南通山西撤,第五战区江北各部奉令撤向鄂西。同日,湖北省政府迁移宜昌。22日,日军第十三师团突破大别山。24日,第十六师团亦越过大别山。两师团先后进抵麻城地区。中日两军战况惨烈。据日方统计,在战斗中,日军伤亡约4400余人,中国军队遗尸约1.5万具。同日,日军第一一六师团攻陷鄂城。数日拼杀保卫大武汉24日,国民政府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撤退武汉外围部队:长江以南各军撤至湘北及鄂西一带;长江北岸部队的第二十三集团军撤至荆阳门、宜城一带,第三十二集团军撤至襄阳、樊城、钟祥一带,第十一集团军撤至随县、唐县镇、枣阳一带布防。汤恩伯第十三军进入桐柏山,刘和鼎第三十九军进入大洪山担任游击;第二十一集团军及徐源泉第十军统由廖磊指挥进入大别山担任敌后游击。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移往樊城。25日,汉口弃守,武汉会战结束。上午,日军第六师团佐野支队在飞机大炮的火力配合下,向汉口市郊之戴家山进攻;下午6时,日军强行渡河,攻陷戴家山。次日全部进入汉口市。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大小战斗数百次,日军使用12个师团,死伤达10万人以上。中国参战部队133个师又13个团,伤亡14.34万余人,被俘官兵9500余人。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尔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日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破产,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海军奋勇杀敌遭遇重创无耻行径
本文标题:张之洞和武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8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