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5课《大自然的语言》用课件(共28张PPT)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竺可桢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知识。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竺可桢融化翩然孕育簌簌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酝酿萌发风雪载途草长莺飞yùnménɡrónɡpiānzhúzhēnshuāinìsùyùnniànɡzàizhǎnɡyīnɡ记载风雪载途衰草连天鬓毛衰连翘翘尾巴观测道观落叶丢三落四落枕播种耕种差异差遣差劲参差(zài)(zăi)(shuāi)(cuī)(qiáo)(qiào)(guān)(guàn)(zhŏng)(zhòng)(luò)(là)(lào)(chā)(chāi)(chà)(cī)销声匿迹:草长莺飞:翩然:簌簌:载途:孕育:次第:没有了声音,藏起了踪迹。本文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行迹。匿,隐藏。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动作轻快的样子。纷纷落下的样子。满路,有遍地的意思。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一个挨一个地。•通过阅读本文,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第一部分(1-3):以描写自然现象为手段,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本文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课题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用了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吸引人读下去。改后是专业术语,没有吸引力。本问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的是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说明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朗读第3段,归纳段意作为物候学的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文章先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明确: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另外,纬度、经度和高下差异,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明确: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2.第1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北京的物候记承,1962年的山、杏花、草果、叶梅西府海棠、丁、刺煤的花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指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又如济南草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台靠海,春天便便米得迟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根据英国南部物侯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的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作诠释•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下定义•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词语评点:写春:大地苏醒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色。“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品味,并谈谈你的理解。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植物“孕育”果实,“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透露出喜爱之情。“孕育”将植物写活了,形象的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写夏:说明文中穿插描写的好处:使文章生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写秋冬:销声匿迹,衰草连天,准备迎接,簌簌“簌簌”写出秋天的肃杀气氛。“风雪载途”写寒冬,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大,寒气逼人。“销声匿迹”描写昆虫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连天”,描写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迎接”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象是位知冷知热、善解人意的天使。3.第2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本段以什么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草木荣枯候鸟归来杏花传语耕地桃花暗示种谷子布谷鸟唱歌割麦插禾时间顺序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明确:首先,这是因为一般人笼统地以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4.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或多个。本文爱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说明条理性强。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物候研究的对象,第二部分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接着说明影响物候的各种因素,第四部分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而第三部分既是第二部分的深入,也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一个语段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或以时间为序,如第一自然段以春夏秋冬的时序来说;或由一般到特殊,如第9自然段;或以空间为序,如第8自然段。写春:大地苏醒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次第“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色。“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次第”写出百花竟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写秋:销声匿迹,衰草连天,准备迎接,簌簌“簌簌”写出秋天的肃杀气氛。“风雪载途”写寒冬,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大,寒气逼人。“销声匿迹”描写昆虫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连天”,描写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迎接”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象是位知冷知热、善解人意的天使。果实成熟叶子变黄北雁南飞昆虫匿迹衰草连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次第开燕子归来布谷鸟来孕育果实描写拟人生动大自然的语言冬春夏秋古代谚语。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睛。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语言生动。例如:文中写山峰的连绵起伏,用“波涛起伏”;写“淡云”,用“薄纱”来形容,生动逼真,让人如身临其境。本文从文体上看是一篇说明文,但并没有板起面孔来讲解科学道理,而是把景物描写得美不胜收,让人在赏心悦目中自然接受其中的自然知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要内容,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型特点、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在说明那些生疏的事物和比较深奥的道理时,最好结合叙述、描写进行生动的说明,使文章浅显易懂,引人入胜。2.说明对象的特点3.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的对象内容: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语言:生动说明文平实说明文4.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5.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6.说明的语言:准确性课文小结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1.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网上作业;2.课外阅读竺可桢的另一篇文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看看两篇说明文有什么异同。布置作业退出
本文标题:5课《大自然的语言》用课件(共2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9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