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主要内容:第一节民族平等原则的由来与发展第二节中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政策一、民族政策的概念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二、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根本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基本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11)少数民族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以上政策可归纳为:1、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根本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基本政策)3、共同发展繁荣政策(包括其他)三、民族政策的分类1.根据政策级别。可分为中央级、部门级、地方级。2.根据政策表达方式。可分为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民族政策,各种有关报告和通知中的民族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关讲话中的民族政策。3.根据政策内容。可分为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如干部的,经济的,财政的,科技的,人口的,教育的等。4.根据政策提出的时间。可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政策,改革开放之后的民族政策等。四、我国民族政策的本质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民族平等原则的由来与发展一、民族平等的由来民族平等原则并不是无产阶级首先提出的,而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的。资产阶级民族平等思想是平等思想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首先是因经济利益而提出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原先是靠他的经济实力而登上的。但资产阶级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当时大部分劳动力都被束缚在封建势力的统治下,因此资产阶级需要把他们都解放出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因此资产阶级提出了平等思想。这种平等思想与民族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民族平等思想。(一)民族平等的概念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的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是指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平等。(教材214)(二)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发展过程1.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米尔顿;约翰•洛克,提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倡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类生而平等的,只是出现了私有财产后,才出现了平等。3.美国独立宣言则进一步把民族平等看作是自然法则,是自然神明所规定的。(三)资产阶级民族平等原则的分析1.进步性一、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主权在民二、反对封建等级制和一切不平等制度,包括民族不平等。2.虚伪性一、对资产阶级要求平等,而对劳动人民则不准备以平等对待。二、以天赋人权的名义,用抽象的,形式主义的平等来掩盖不平等的本质。3.反动性资产阶级民族平等的虚伪性决定了它的反动性,资产阶级利用广大劳动人民夺取封建势力的政权的同时,开始暴露了它的反动性。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和剥削,对外实行民族和领土扩张等。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的含义(一)、民族平等的含义1.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从一个国家来说,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从世界范围来说要求全世界所有民族平等。2.要求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平等原则贯穿于一切领域,要禁止任何民族享有特权。3.要求原先处于统治地位的先进民族的无产阶级要无私的真诚的援助弱小民族,落后民族,并且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帮助这些民族实现事实上的平等。4.马克思主义把民族平等的实践,寄托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二)民族团结的含义是指各民族在共同利益和平等的基础上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繁荣。(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族平等就不可能有民族之间的团结。民族团结的实现又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平等的重要条件。(四)、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教材217——218页)1,根据民族发展的客观事实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民族观认为,各民族有先进与落后、大与小之分,但是,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各民族劳动人民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都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根据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民族观认为,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发展上的两个历史趋向要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这样才有利于民族的发展繁荣。我们只能按照这个规律去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而不能违背它。3,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民族观认为,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自由的,不能获得解放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一切压迫(包括民族压迫),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4,由无产阶级的斗争利益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民族观认为,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联合斗争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同样,各民族的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第二节中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质的根本体现,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根本政策)一、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1.管理国家的权利是我国最根本的权利,也是民族平等实现的主要标志。参政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在新中国成立前,之所以各民族不能实现平等是因为少数民族没有参政权。2.采用立法的办法加以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我国的民族法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国家立法1)宪法。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等原则。2)基本法。除民族区域自治法外,有民族,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3)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如1950年,政务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1993年,国务院《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2.民族自治地方立法1)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制定。如《森林管理条例》,《草原管理条例》等。2)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3.积极帮助聚居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杂散居地区建立联合政府建立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使他们能够行使对本民族地区内部事务当家作主的权利。联合政府是几个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年),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等。4.按照宪法和法令的规定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或发展其语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持或改变其风俗习惯的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等等。5.对少数民族地区要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大力帮助,以实现事实上的平等,对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组织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矿产资源补助费:中央和一般省、直辖市为5:5,而中央与自治区是4:6自治地方实行“三项照顾”: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少数民族机动金、教高的财政预备费。6.尽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1,办民族班,预科班。2,招生照顾1)名额照顾2)分数照顾3,生活照顾民族费——4元?。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可分为聚居区内的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和散杂区内的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一、我国重视散杂区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意义。1.我国杂散居少数民族相对的看人口较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1,分布广,带有普遍性。人口较多: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散居的少数民族——2900万,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1%。民族自治地方以内——700多万人民族自治地方以外——2200万人分布广:遍布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97%的县市。2.这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对他们所居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这一部分人与汉族相比人口相对较少容易被忽视,引起不满。农村散居少数民族——2200万,城市散居少数民族——700万人。西部地区8个省区(5个自治区和云、贵州、青海)——1300多万人,东部发达地区8个省份——220多万人。3.他们与聚居的本民族联系密切而且他们的感情往往影响到聚居的少数民族的感情,因此要特别注意。大多数散居的少数民族他们都是本民族中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他们与聚居的本民族联系密切,所以他们的遭遇和言行对聚居的本民族影响大。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团结的含义?2.为什么说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3.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有哪些?4.为什么要特别重视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5.大学生应怎样体现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本文标题: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0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