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重点环节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重点环节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一、采集标本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应急预案:•正确审核病人标本采集,医嘱双人核对。•按照标本采集规定选用合适的容器。•标本采集前,正确发放容器,嘱咐病人做好标本采集前工作,并告之相关注意事项。•采集标本时,再次核对病人信息是否正确。•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采集。•符合病人信息及标本类型。•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安全送检。•采集标本时做好职业防护•处理程序:•护士发现采集标本错误,立即停止送检,重新采集标本,并做好解释。•发现标本有误或检验结果有质疑,立即核查,通知医生,做好解释,重新采集标本。•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时,立即按医疗垃圾处理标本,重新采集标本。二、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应急预案:•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术前物品准备: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严格查对手术病人身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单》•正确安置病人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准确填写《手术室与病区手术病人交接单》。运送途中注意安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h,全麻-清醒后即可给予合适体位。•定时测量并记录T、P、R、BP;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征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局麻或小手术患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视情况给予合理饮食;消化道手术:一般术后3天禁食,待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给予少量饮水,第2日给予流质。•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咳嗽、排痰,可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及防止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和肠粘连;防止尿潴留的发生。•遵医嘱用药、输血、换药等。•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相关护理记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处理程序.发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立即停止手术,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气管插管、各种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立即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并报告护士长、护理部。•发生用药、输血反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处理,按有关程序对药物及输液器进行封存,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药剂科等。•发现术后大量出血,立即加快输液、输血;同时通知医生,必要时行手术止血。•发生切口裂开,嘱病人卧床,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并用腹带包扎,立即通知医生送手术室重行缝合处理。三、围手术期管道滑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应急预案:•管理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套管、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脱落。•患者发生了管路滑脱,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将损害降低至最低。•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科室按规定填写“患者管路滑脱报告表”,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48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处理程序:•管路滑脱→报告医生→采取措施→立即向护士长汇报→上报护理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遵医嘱用药→认真总结讨论四、用药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应急预案:•用药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治疗用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易过敏药物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同时备好抢救药物。•几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记录。•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处理程序:•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及输液器。•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病情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予CPR,口服给药者清除胃内容物。•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及抢救过程。•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药剂科。•保留输液器及药物送检。•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药物及输液器进行封存。五、治疗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应急预案:•各项治疗操作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特殊操作前备齐相关抢救药品、物品,做好防范措施。•各项治疗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操作规程。•注意做好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治疗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处理程序:•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及处理措施。六、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应急预案:•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建立质量控制组织,制定质量考核制度,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护理质量督查。•每年对护理毕业生、新入院护士及实习、进修人员结合岗位培训进行安全教育。•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及查对制度,医嘱总查对每日1次并有记录;各种治疗执行单有执行标记、时间、签名;输血者治疗室、床旁两人核对并医嘱单上双签名;术后病人返回病房应详细交接班及签名。.加强病区药品的管理,毒、麻、限、剧药品专柜、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制度,内服、外用药分开放置,标签醒目。•抢救物品、药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放置地点、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护),无过期药品,用后及时补充,物品仪器等齐全完好,专人负责保养维修,班班交接。.•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应放在干燥、清洁、固定的地方,并注明物品名称、失效日期。•病区内的氧气远离火源,勿涂油料,使用时告知病人用氧安全及有关注意事项并悬挂告示卡;氧气筒的氧气不可用尽,应留有少量余气。•昏迷、瘫痪、麻醉后24小时内有感觉功能障碍的病人,一般不使用热水袋,新生儿禁用热水袋,老年、小儿、重危病人应慎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对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需加用床挡或酌情应用约束带防止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并加强巡视,确保患者安全。•注意病区内情绪不稳定的病人,有情况应随时和保卫科、总值班联系,防止发生意外。•病区内注意防火、防盗,注意水、电、门窗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及时维护,各种灭火器材和装置应完好无损,并定期检查,护士应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病区内禁止吸烟及使用电炉、酒精炉等。•处理程序:•在护理活动中一旦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尽可能减轻病人的损害程度,及时报告护士长、护理部。•有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时,医患双方应当场对实物进行封存并妥善保管。•病区内出现火灾时,根据火情及时扑救、拨打119、疏散病人。七、输血重点环节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负责医嘱的护士应查对输血申请单上各项与医嘱记录应吻合。•家属签输血同意书并查对无误后采血,采血完毕必须再次查对无误后离开。•采血标本时,一次只能采集一个病人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病人的血标本。•由护士到输血科取血,双方共同查对无误后签字。•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医嘱记录、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及血液颜色,准确无误方可输血。6、输血时应注意:(l)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方可输血。(2)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袋血输尽后,用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4)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输血开始前15分针要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1/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ml/min。无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情况。(5)在输红细胞制品(浓缩红细胞、添加液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细胞)时,为减少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可在输血前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直到紧密的红细胞混匀才能输注。(6)输浓缩血小板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7)输血时不需加温。(8)输血时发生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7、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无菌技术操作。•8、巡视病房,根据病情调整输血速度,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如皮诊、高热、寒颤及生命体征变化。•9、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10、护士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11、使用后的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输血相关资料保存10年。•出现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血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八、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应急预案:•各科室配备吸引器、监护仪、氧气、简易呼吸器、急救车等抢救设施,确保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抢救物品、药品五定:定数量品种、定放置地点、定人员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护。•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仪器使用及抢救技术。•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护士按能级对应原则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护士及护士长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处理程序:•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坚守岗位,保持严肃认真,积极有序的工作态度,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医生未到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等。•危重病人须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转移。需急诊手术者,积极做好手术准备。•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有专人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交班。•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提醒医生及时补开医嘱。所有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如病人家属不在应及时与病人家属联系。•抢救同时应做好抢救记录,抢救结束6小时内补记护理记录。•抢救结束后,清理用物、检查抢救车药物,及时补充,并做好终末消毒。谢谢
本文标题:重点环节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1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