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周易与生活的境界观自由撰稿人徐永源新浪微博徐老实xyyQQ1410899532我要说的话今天在这里主要是介绍我读周易,学周易的一点心得,不能达到老金提出的谈“思想”的境界。往小处说是传播有关周易的一些知识以及个人对周易的主观理解,往大里说,讲一讲我从周易中得到的启迪与周易给我理解的“生活境界”的智慧。注:《论语心得》心得的两个层次一、主观层次我这里讲的周易,尽量回到夏商周的历史环境中,倾力寻找那些最接近文本本意的解释,有些内容是我个人主观对周易的臆测,难免偏颇。注:《史记》“苟富贵,无相忘”《吕不韦列传》(查证)“此奇货可居也”心得的两个层次二、力求知识的准确1、这里说的是准确,不是“正确”,但是是“真”的,是适合我的。2、所谓准确,努力遵循韩愈主张的“文必有典”(查证)的规则,即指把所引的作者、典籍、观点等出处注明。3、为了佐证我讲的不是正确的,间或介绍一些不同的观点。注:张中行的主张:对不对;好不好日常生活的三个层次我把日常生活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活事实,即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与活动,它具有纯客观性质;二是生活意义(生活价值),即对生活事实的评价,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生活意义的评价和理解就会不同甚至迥异,生活意义是主客观的统一;三是生活境界,即对生活意义(生活价值)的反思、体悟、觉解的程度与水平,由于每个人的觉解水平和程度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境界就会有所区别。生活境界的三个层次对应日常生活的三个层次,有关生活世界的认识相应地形成三个方面的理论:一是生活世界观理论,即对生活事实的描述、分析、评价,属于社会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二是生活价值观理论,是对生活价值、生活意义的考察、分析、评价,人生观、价值观、人生意义观是其表现形式;三是生活境界观理论,是一定生活状况下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意义、生活价值的反思、觉解而形成的批判性理论,它决定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试图引导人不断提升生活境界。如果说生活世界观回答的是人的生活是什么的问题,生活价值观则是回答人应该怎样生活,而生活境界观则是回答人为什么这样生活而不那样生活。因此,可以认为,生活境界论是关于生活理论的“形而上”的问题,它不去具体描述生活本身,也不再把生活的意义、价值作为主题,而是把生活的意义、价值作为对象来反思、体验与慎独,是对生活意义的“前提批判”。实践亚里士多德是把物质生产活动排除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他认为实践活动仅仅指的是专门的理论生活方式,与他人福祸或社会福祉有关,主要是指与人的生产劳动相区别的人的伦理和道德行为,这种自成目的性的行为即实践。理论沉思实现人最神圣的东西——美德。理论或沉思则体现了人神性的品质。实践与物质生产他认为实践是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自身即是目的活动;而物质生产则是一次性的,以自身以外的东西为目的的活动。实践活动关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物质生产只关心人欲望的满足;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人事、是人际关系;物质生产的对象是物事、是事际关系,也就是实践或行为专指有关人事的行为方式或活动方式.而物质生产或技术则是人对非人的东西的一种行为方式,前者涉及规范的提出目的,后者只是涉及目的的具体实现。注:赛先生与科学与技术日常性海德格尔把人们在每日的普通生活中所处的状态解释为日常生活,并将“日常性”视为人的存在的基本形式和条件。日常生活作为个人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其基本内容是“饮食男女”,即吃饭、穿衣、婚丧、繁衍等。这种日常生活,用海德格尔的术语说.就是个体的充满烦(Sorge.care)、此在(Desein,being,here)。这个此在作为透视人的存在的“窗口”,是任何形而上学所据以建立的“基础”。熟悉他认为,只有在“日常性”中,人才第一次发现了自身,并且在其中保持了自身的本质。日常性便人获得了认知环境和外界的“熟悉”。“熟悉”又使人们的空间存在变得有意义起来。如果没有“熟悉”,我们就无法断定今天见到的椅子还是昨天的椅子,此时与之交谈的人就是昔日的友人。海德格尔哲学正是要揭示形而上学“树根”所赖以生长的此在土壤,使这个被遗忘的基地重新显露出来。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认为:“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冯先生根据觉解的不同层次,大体区分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张世英先生认为:“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的是世界。人与世界的交融或天人合—不同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之处在于,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而为一的关系。”注: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忘情冯友兰先生所谓的忘情之乐。他说:“忘情则无哀乐。无哀乐便另有一种乐。此乐不是与哀相对底,而是超乎哀乐底乐。”是这种无所原由的快适,表明我们处在“与万物混杂中感受到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的这一点上”。尼采的“精神三变形”思想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对于精神获得自由的三个阶段进行了描绘:首先,尼采认为精神是骆驼,强健而能负载,就是说,自由的前提和第一个规定性是生命本能的强健,意志的坚强有力。意志的力度决定了自由的程度。尼采的“精神三变形”思想其次,精神是狮子,它要夺得自由.成为自己的沙漠之王。为了自由,首先要战胜原来的王——巨龙“你应”,即一切既有的评价,而减出“我要”。自由的这—个方面是否定性,是意志通过它的意愿否定现存的价值体系,是意志摆脱—切既有的价值而获得独立。尼采的“精神三变形”思想最后,精神是赤子,它给生命—个“神圣的肯定,从事“创造的游戏”。意志通过创造而与世界意志相融合。“骆驼”具有坚忍负重的精神;狮子精神意味着批判传统而获得创造的自由;赤子喻示着新价值创造的开始。“精神三变”说是尼采思想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它象征着对传统价值的承担与认识.也意味着批判传统价值观念,创造新价值,最后进入“超人”的理想境界。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在通向上帝、成为自我的过程中,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他称之为“生活道路诸阶段”,即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注:所谓“阶段”,不是指三个阶段由低到高的线性跃迁,因此有些学者主张用“境界”代替“阶段”。《人生道路诸阶段》审美阶段的特点是人的生活为感觉、冲动和情感所支配,个人沉溺于感性的享乐生活,不追求确定的信念,不遵循固定的和普通的原则和规范,到头来此阶段的人必因不能长久满足享乐或因满足后的空虚而陷入绝望。《人生道路诸阶段》伦理阶段的特点是人的生活为理性所支配,能倾听理性的呼声,克制自己的情欲,将个人的所欲与社会的义务相结合,遵守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和义务,但往往由于经受不住感性享乐的引诱而犯错;《人生道路诸阶段》当人的内心意识到自己不能圆满地履行道德义务而有犯罪感并感到绝望时,个体就会跳向宗教阶段:宗教阶段的特点是生活为信仰所支配,人不仅摆脱了物质的世俗的诱惑,而且摆脱了一切道德原则的羁绊,人只是作为他自己而存在,所面对的只是上帝。所谓“仁”的境界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以及与社会的内在和谐。正如程颢所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这与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样,都是指主客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的境界。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一派主张顺从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以荀子为一派主张改造自然:“大天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人合一而影响最大、员重要的主流观点是《周易大传》的“辅助天地”的学说。《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即引导自然,后天即随顺自然。这段话的含义是,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即天、人相互协调。“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本体论古希腊哲学知性分析线索,这以一位哲学家泰勒斯为肇始,他的一句名言“世界的本原是水”作为哲学命题蕴含着其后哲学发展的知性逻辑的必然性。毕达哥拉斯则强调:“数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求证)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对人的关注从其开始就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属性、伦理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追求。先秦哲学诸子百家均不约而同地对人性问题做出了探讨。孔于讲“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恶”,道家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虽然各家对人性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对人性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且都偏爱人的社会性属性,这与西方哲学探究人的本原、人之所出是不同的致思路向。德在一般人看来“德“是一个完全纯洁、毫无瑕疵的圣境,有德之人都是空谷隐士,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没有自然的本能欲望.不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其实不然,德是非常具体的东西,它只要求人在谋求自己利益时遵循人道而已,即“以道得之”。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德性的原始基础乃在于遵循理性指导,以保持自己的存在”。唯心与唯识亚里士多德说,万物的第一因就是神,神不仅为自然设置了必然的目的使自然过着最美好的永恒生活,而且拥有完全的智慧。哲学关于本原的思考就是试图了解神的智慧和秘密。所以,形而上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渴望成为神,至少是拥有神的知识的努力。
本文标题:周易与生活的境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1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