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讲汇率制度与最优货币区2本章主要内容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一体化3一.汇率制度概述一、汇率制度的概念及内容(一)汇率制度的概念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及汇率维持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4(二)汇率制度的种类各国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三种: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中间汇率制度5固定汇率制度单个货币一篮子货币6浮动汇率制度自由浮动管理浮动在现行货币体系下,各国实行的实际上都是管理浮动。7中间汇率制度中间汇率是指汇率运行的基本特征介于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制度之间的汇率制度。如爬行钉住制度(定期自动调整汇率)、汇率目标区制度等。8(三)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1、优势自行调节国际收支独立的货币政策2.缺点汇率不稳定对经济造成冲击,尤其对企业9固定汇率制度的利弊优势:1、汇率稳定,避免贸易和投资风险。2、国内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约束。弊端:1、外部失衡调节成本高。2、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10(四)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小国就较适宜采用固定性较高的汇率制度。小国一般对少数几个大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的浮动会给它的国际贸易带来不便;例如,海地与美国的贸易占海地贸易总额的60%,因此海地选择钉住美元的方式,将经济稳定程度的筹码压在进出口上,于是在美国与海地的贸易中,就商品和劳务的定价而言,海地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州。11大国一般以实行浮动性较强的汇率制度为宜大国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很难选择一种基准货币实施固定汇率;大国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较高,并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情形则说明这一点。中国呢?122.特定的政策目的(1)80年代末90年代初,拉美各国政府相继实行了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有的甚至实行货币局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结果很快制止了通货膨胀。(2)有的国家为了防止从国外输入通货膨胀而往往选择浮动汇率制。从而赋予了一国御通货膨胀于国门之外和同时选择适合本国的通胀率的权利。(3)土耳其等国为了实现早日加入欧盟的目标,都选择了钉住欧元的汇率制度。可见,政策意图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3.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成熟倾向于浮动,否则固定为好14总结世上无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盯住美元然而对欧元等货币则随美元一起浮动,国际货币体系混乱,无论选择何种汇率制度,都易发生金融危机。15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可分为七个阶段:1、1949-1952浮动2、1953-1973盯住美元3、1973-1980盯住一篮子货币4、1981-1984双重汇率制度5、1985-1993频繁下调人民币汇率6、1994-2005盯住美元7.2005-至今有管理的浮动16171949-1952浮动国际背景:布雷顿森林时期(主要西方货币固定)国内背景:建国初,物价混乱,通胀严重1949年1月18日,1美元兑80人民币(旧版)1950年3月,1美元兑42000人民币(旧版)1952年,1美元兑26170人民币(旧版)特征:按购买力平价制定汇率,调整由国内外相对物价决定,自主性与灵活性较强181953-1973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国际背景:布雷顿森林时期(主要西方货币固定)国内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物价稳定1952年1月1日至1972年4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停止挂牌,但汇率一直固定在1美元兑2.4618人民币,1971年随美元贬值7.89%而进行了调整。特征:固定,偏向高估191973-1980盯住西方一篮子货币国际背景:牙买加体系(主要西方货币浮动)国内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物价稳定1980年1美元兑1.5308人民币特征:盯住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高估。与前一时期区别在于由盯美元改成盯一篮子货币201981-1984双重汇率制度国际背景:牙买加体系(主要西方货币浮动)国内背景:改革初期,通货膨胀1979年8月开始决定实行双重汇率制度:非贸易汇价(公开牌价):由1981年1:1.5不断下调至1984年底2.8,直至二者接轨。(盯住西方一篮子货币)贸易汇价(内部结算价):1:2.8的汇价保持不变1985年1月1日恢复单一汇率特征:不断纠正汇率高估的偏差211985-1993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国际背景:牙买加体系(主要西方货币浮动)国内背景:改革初期,通胀严重,但改革在不断推进通胀至汇率不断下调(1986年7月1:3.2,1993年1:5.8)外汇管制放松,外汇调剂市场不断推进,至1992年,全国80%以上外汇交易在调剂市场完成。形成双重汇率:官方价(低,一直低于1:5.8)与市场价(高,一直高于1:8)特征:越来越有弹性,市场力量开始凸显,但由于双轨,金融秩序混乱.贬值预期与国内通涨预期相互加重221994-2005盯住美元国际背景:牙买加体系(主要西方货币浮动)国内背景:市场经济迎来蓬勃发展期,高增长、低通胀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1:8.71996年12月31日,升值4.6%至1:8.2984特征:盯住美元,稳定了通胀,但低估至经济失衡严重232005-至今有管理的浮动国际背景:牙买加体系(主要西方货币浮动)国内背景:经济起伏较大,结构严重失衡特征:缓慢升值,更富有弹性24三.国际货币一体化两种形式:区域货币同盟:可保留本国货币、但要维持同盟内固定汇率,如西非货币联盟,拉丁货币联盟,海湾货币联盟(筹划中)通货区:放弃各国货币,使用同一货币:欧元区本章讲通货区25通货区的好处思考?中国如果有34种货币会怎样?1.这34种货币币值都相等而且可以全国流通。成本:印刷、识别2.币值都相等但跨省要兑换成本:印刷、识别+兑换、银行做账3.币值不相等但是固定汇率,跨省要兑换成本:印刷、识别+兑换、银行做账+记忆等4.浮动汇率成本:印刷、识别+兑换、银行做账+记忆等+汇率风险硬币的反面:通货区的好处26通货区的好处对欧元区国家来说,通货区的好处:1.减少价格信号混乱与麻烦。2.消除换汇成本3.减少汇率波动风险前三个好处极大的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济与贸易,进而促进了区域融合,降低了政治冲突与战争的可能性。共同的货币也有利于物价的稳定,提高国家抗风险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再者,货币区有排他性,加入可能好处不明显,但不加入则可能被孤立27通货区的成本在微观上不存在明显的坏处.1.各国牺牲独立的货币政策(就业问题),降低了政府的权力(最重要的一个成本)2.经济、政治等不稳定因素更容易相互影响。3.放弃货币的政治因素28最优通货区1.蒙代尔:货币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决定最优通货区的大小。任何妨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语言差异、不同的失业救济、不能携带养老金等)会使最优货币区趋向小型化结论:最优通货区通常较小(现实中,跨国的劳动力自由流动通常较难)亚元的难题?!29欧洲货币一体化经历了两个阶段:1.欧洲货币体系2.欧洲单一货币301.欧洲货币体系1950年成立的欧洲支付同盟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1957年,法国、德国等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正式成立欧共体,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推动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等1979年3月13日,9国首脑在巴黎正式宣布欧洲货币体系成立31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职能;作为计价标准、最终结算和央行储备资产及中心汇率标准。2.实行对内固定和对外联合浮动的中心汇率机制对内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IMF,职能是平衡成员国收支、稳定汇率及对成员国贷款322.欧洲单一货币1991年12月,欧共体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两个条约,即著名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政治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共同的外交、防务和社会政策。《经济货币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单一中央银行和单一货币,提出不晚于1999年1月1日实现。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成立。33欧元是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希腊于2000年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成为第13个成员国。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与马耳他一起加入了欧元区。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增至16个。是欧盟成员而不是欧元区的国家有:英国、丹麦、瑞典、波兰、捷克等国34条约规定:1.财政赤字占本国GDP比重低于3%,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低于60%2.1999年-2002年7月1日为过渡阶段,1999年起,欧元与各国货币同时流通,2002年7月1日后,成员国本币全部退出流通领域。3536
本文标题:第四讲 汇率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2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