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國思想史教材何謂哲學?「科學」與「哲學」有何不同?1.科學的學問,是對宇宙人生的各種「現象」做考察。「歸納」事物之現象,尋繹其運作之原理。2.哲學的學問,是對各種現象的「成立根據」做考察。「反省」事物之存在,探討現象背後的根據。哲學的五大領域1.形上學:探討超越於感官經驗的世界之真相。(1)本體論:探討萬物的本質。(2)宇宙論:探討宇宙的創生與運作。2.倫理學:探討事物間的價值關係。3.知識論:探討知識的本質、起源和範圍。4.邏輯學:探討思考的合理與否。5.美學:探討美感的產生及意義。中國哲學的特質一、中國哲學以生命為中心(安身立命)二、中國哲學注重實踐(如何成聖)歷代主流學術遞衍清宋明隋唐魏晉兩漢先秦樸學理學佛學玄學經學子學心學理學如來藏唯識學般若學古文經今文經儒、道、墨、法、名、陰陽、縱橫、農、雜、小說前諸子時代古代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憂患意識及敬德思想。二、人格天至形上天的轉化。三、周文疲弊及諸子百家爭鳴。(一)周禮•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禮,身之幹也;敬,身之基也。(《左傳.成公十三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昭明物則,禮也。(《國語.周語》)•夫禮,國之紀也。(《國語.晉語四》)•周禮粲然明備,就是親親、尊尊這兩個大綱目。親親、尊尊的制定,並不是毫無道理的,所以順著親親尊尊下來,這「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非天降也,非地出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地面裡出來的,而是皆本於人性、本於人情的。你也可以把它們簡單一點,但是它們每一條都有根據的,都是合理的。•親親之殺、尊尊之等這些是等級,是價值觀念,這是以人的才能、道德以及孝心之親疏來決定的。(二)周文疲弊:•周初由周公所制訂,以「禮」、「樂」為核心之文教制度,簡稱為「周文」。•周文在形式面是政治、文教之運作體制,而在精神面則是一套價值體系,人們透過它來建構一個精神上賴以生存之價值世界。•至春秋中期以後,由於經濟的遷變、貴族的墮落等原因,周文體制開始隳敗;而由周文承載的傳統價值也開始崩解,史稱「禮崩樂壞」或是「周文疲弊」。(三)諸子百家爭鳴:•周文疲弊,則人們賴以生存的價值觀也面臨崩毀破碎,社會開始動盪,諸國於是相互爭伐。此皆是傳統一元價值觀崩毀後所導致的價值失序之現象。•當時知識份子有見於此,便各就其專業所知,提出一己之見解,以期重建或挽救失序的價值世界,而為社會提供安定的力量。•但諸子之專長不同,觀點各異,於是所倡導之價值理念也言人人殊,甚至互相衝突。各家派便有因此相互辯論攻擊之情形發生,稱之為「諸子百家爭鳴」。•諸子百家爭鳴不僅是諸子之事,對於當時社會的價值混亂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因而亦使人們更加痛苦不堪。(三)諸子百家爭鳴:「九流十家」與「六家」、「四家」王官之學小說家從橫家陰陽家名家墨家法家道家儒家農家雜家司徒之官史官宗廟之守理官禮官羲和之官行人之官農稷之官議官稗官不入流先秦子學儒家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此辟儒之患。「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分感官無法知覺(無形)形而上超越的感官能夠知覺(有形)形而下經驗的「仁」與「禮」的關係形上仁形下禮儒家之分系孔子仁、禮並重荀子強調「禮」重視教育孟子強調「仁」重視良知勞思光對「自我」的區分情意我德性我認知我形軀我孟子的思想要點:1.人禽之辨:性善說之心性論。2.義利之辨:知言養氣之工夫論。3.王霸之辨:仁政王道之政治論。道家三派道家道教宗教信仰老莊道家生命哲學黃老道家政治哲學道家正宗•三派皆源出於老子思想。1.老莊道家:以生命為課題的人生哲學。2.黃老道家:以社會為課題的政治哲學。3.道教:以人世幸福為主要追求的宗教。•皆以「自然無為」作為修養主張。(一)自然:事物的真正的樣子。「自」是「自己」,「然」是「如此」,「自然」就是「自己如此」的意思。道家認為,事物在心知的認識之前,有其自己的本來面目,亦有其自己遵循的存在法則;這就稱之為「自然」。在莊子,「自然」又稱之為「天」。事物的自然本是客觀而全面的,只因心知認識事物後,才將事物侷限為主觀而有偏的。因此整個道家哲學的目標,就在於超越心知,而達致自然之境界。(二)無為:人在還未修養之前,認識事物只能憑藉心知。心知是有侷限的偏見,故而透過心知不可能認識「自然」。道家認為要把握自然只能透過「無為」。「無為」是放棄以心知去分別固執,而用感受去體會把握的認識方式。不過這裡說的「感受」不是感官欲求,而是擺脫掉一切感官慾望後的真情實感。隨著這種真情實感去生活,而不用心知,稱之為「無為」。「無為」與「自然」的關係無為自然方法目的放棄心知感受真實五行相生相剋圖
本文标题:中国思想史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2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