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轮复习
学习目标1.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认识古代政治制度建设和创新对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性。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中的重要矛盾之一,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这些做法又能够说明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汉初郡县、封国并存(郡国并行制)。(2)措施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削弱王国势力。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后期,中央集权的削弱(1)措施:节度使的设置(2)结果:“藩镇割据”的形成1、汉朝:郡国并行制度探究一: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为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终是怎样解决的?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⑴异同: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度⑵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⑶影响:出现王国问题,分裂割据⑷解决: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⑸特点:①“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诸卿)②“有所损益”:郡国并行制---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3.宋朝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①军事上:收兵权,编禁军。②行政上:派文官做地方长官,设通判。(2)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然也造成“三冗”现象,为北宋买下积贫积弱的祸根。③财政上:中央控制地方财政☆宋朝的“三冗”现象——冗官、冗兵和冗费冗官:宋代实行官与职分离、分割事权等措施冗兵:地方实行文官制约武官,频繁更换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训练松懈,战斗力低下。面对强敌辽金,不敌而增兵再增兵,致使冗兵的出现;冗费:由于官员、兵员的增长泛滥,使得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财政拮据。4.元朝中央集权的新发展——行省制度(1)措施: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地区设宣慰司。(2)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行省,全称行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尽管行省在地方拥有大权(部分行政用人、军权),但由于属中央派出机构,受中央直接管控,元代的行省未能发展为地方分裂势力。汉至元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演变特点西汉唐朝北宋元朝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1.收兵权,编禁军;2.派文官做地方长官,设通判;3.中央控制地方财政1.实行行省制度;2.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3.边远地区设宣慰司。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和补充完善。汉初郡国二制并存→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的演进图一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1.观察下图画:①节度使的设置给唐中期以后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局面是怎样结束的?【图文解读】画面中车驾扈从、旌旗飘扬,反映唐朝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局势。造成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并形成了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和动荡不安。北宋初年,宋太祖把地方节度使的军、政、财权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材料印证图二北宋文官出行图【图文解读】图中官员仪节繁缛,官阶分明,体现出北宋重文轻武、官员冗滥的时代特点。②北宋政府为何重用文官来治理地方?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教训,宋初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请思考:造成两幅图画反映了不同时代特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唐朝中期,为充实边防力量,地方上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权力很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时,为限制地方割据,文官受到重用,地位提高。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决策权、兵权、政权、财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汉朝——内外朝制度(1)原因:汉初丞相集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人(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3)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内朝:皇帝为了减少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的限制,特重用身边职位低的侍从、秘书等,成立内朝官,用以商讨军国大事,以此来架空外朝官的限制,从而加强皇权。这批内侍官员,尽管握有实权,但职位低,容易为皇帝所驾驭。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2.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的形成(1)逐渐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三省体制。3.隋唐——三省制的完善①内容: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②意义: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用这种制度。4.宋朝——“二府三司”(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独揽大权。防止了将相夺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积弱。(1)措施: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中书门下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度支盐铁户部(二府)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二府三司参知政事副宰相(分行政)5.元朝——“一省两院”(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1)措施: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行宰相职权,历由太子兼任。);御史台(最高检察机关);枢密院(最高军政机关);宣政院(管宗教和西藏事务)。皇帝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地区枢密院中书省宣政院一省二院元代的“一省二院”制阶段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两汉隋唐北宋元朝三省六部制度确立完善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大事,削弱相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时代盛行于西周,是奴隶社会的行政机构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权力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分裂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2.图二中所述制度是怎样运作的?有何特点?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3.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唐代通过分散相权来实现削弱相权和加强皇权的目的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种中央官制?图一图二分工:①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②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③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六部.特点:三省都是宰相,相权(行政权)分立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解决人事任免问题朝代制度标准方式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九品中正制门第察举制(察举、征辟)品行郡国举荐科举制才学考试成绩中正官评定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品行门第才学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③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⑥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察举制看德行、才能,以举荐为主,辅以考试,但标准不客观。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措施: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图选拔标准:门第族望。影响:朝廷要职多有世家大族担任,他们的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往往不注意提高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科举制“一切以呈文任去留”,学而优则仕.一种由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演变: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③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②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拓展延伸:科举制的前世今生①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唐代进一步完善,宋代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行为,明清两代发展为八股取士,1905年正式被废除。②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公务员,到今天,全国所有省份都已经实行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谢生,出身名门王族,父亲在朝中担任大官。欧阳生,出身寒微,高大俊朗,才学渊博,能言善辩,高中榜眼。陈生,儒生,为人正直,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汉朝魏晋南北朝唐宋材料一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1、根据材料一概括有关科举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的进步性。①科举制创立的背景:世家大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的废除②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③进士科最重要,最受重视④进士科很难考(2)进步性(1)信息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②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国史大纲》2、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在追求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带来哪些影响?⑴选官⑵备考的经济成本低(公平参考)根据考试成绩录取(公平录取)⑴有利于形成“重学”的社会风气⑵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项目朝代官职或部门及职责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朝御史府(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刺史—监督地方郡国长官宋朝通判-----监督地方官明清都察院—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业务按察使司—省级司法、监察机构谏议制度隋唐门下省—对宰相和皇帝提出不同意见宋朝谏院—独立的谏官机构监察与谏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方面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监察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因为这些制度是否有效实施,关键看皇帝的态度。因此,只有用权力来制约权力,才可能使这些制度落实到实处。四、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
本文标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轮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3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