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讲授内容1.中医气机失调致病的理论2.靳三针的调气法——导气同精法3.典型病例拯救之法妙用者针气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先天之精气气来源于自然界之清气后天之精气水谷精气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人体的气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它通过经络流行于全身各脏腑、肢节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一旦停止,就失去了其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气机失调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气机失调。(功能之郁)外感六淫,邪郁肌表,营卫受阻;内伤致郁,郁在脏腑,气血失和;久病怪病之郁,则气血痰瘀痹阻,脏腑功能受损。情志失常,气机失条达。(情志之郁)气机失调气机失畅,容易产生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瘀血等,而病理产物又会进一步导致气机的失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气机失调津液内停↘↗血液郁滞→→水湿痰饮瘀血气机失调↘↗阻滞经络→疾病是如何产生的?疾病发生的原因,无外乎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所伤、劳倦过度、外伤等等。这些致病因素,影响正常气的升降出入,导致气机不畅,病理产物(水湿痰饮、瘀血)滞留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疾病随之而起。《丹溪心法》记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治法的确立临床上,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调气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病因:外感六淫——解表祛邪七情内伤——调理脏腑饮食所伤——消食化积劳倦过度——调养补虚在此基础之上,别忘了气机的调理。为什么偏重在调气?针灸是讲经络的。而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畅通,气血得以正常运行,脏腑得以正常濡养,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则人体自然能保持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灵枢·经脉》记载“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靳三针调气法《灵枢·五乱》云:“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导气同精导气同精法导气同精法,是使逆乱的清浊营卫之气各归其位、各行其职,以达到阴阳气机复归本位,再现阴阳协同,则乱气可除,病可获愈。原本适用于非邪气盛的实证,亦非精气夺的虚证,而是气机逆乱所致的病症。然而在靳三针疗法中,则应用较为普遍。对于有虚有实的病证,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上施行补泻手法的同时,还会用导气同精法调整经气逆乱这个潜在的病机。选穴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及原穴。常用穴位:合谷、太冲、内关、公孙、照海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如何操作?(1)治神为先《标幽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旨在使病人消除紧张情绪,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配合医者施术。(2)用意在针医者在完全静心后方可开始进针,行针之前需将自身之精、气、神贯注于针上,带着气感进针。(3)感受得气病人针下有酸麻胀等感觉,更重要的是医者针下感觉,因为临床上有些得气的病人并不一定有酸麻胀的感觉。《标幽赋》云:“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居幽室之深邃”。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4)导气同精在得气的基础之上,缓慢提插。操作时,配合呼吸。入针时,医患同步吸气;退针时,医患同步呼气。呼吸频率12-15次/分。PS:提插幅度:较小(1-2分)频率:与呼吸频率同步引医者顺畅之气,导患者逆乱之气。本法操作关键在于“徐”的运用上。徐徐而行,意在引导。要求医者心平气和,切勿急躁;患者精神放松,用心体会。最好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医患两者的入静。结语靳三针针法来源于传统针刺手法。调气法是导师袁青教授在临床上常用的针刺手法,其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往往能显奇效。学习调气法: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平时的临床实践,实践多了,自然就能感悟到调气法的妙处。谢谢大家!:165508133
本文标题:靳三针与调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3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