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方音乐史第四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二)佛兰德斯乐派奥克冈(1410-1497),男低音歌唱家、作曲家和著名音乐教师。奥克冈的主要成就在弥撒曲方面,大约写了13首弥撒曲,其中一半采用了定旋律弥撒曲的创作方法,选用的定旋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他的弥撒曲和经文歌重视低音声部,从而使四声部合唱音响丰满起来。奥克冈《MI—MI弥撒曲》的“羔羊经”若斯坎若斯坎(1440-1521),若斯坎创作了18首弥撒曲、70首尚松和百余首经文歌,其中经文歌最为突出。在他的复调音乐作品中,主调和声意识明显成熟,音乐终止清晰,结构和谐匀称。他的经文歌中复调的各个声部地位平等,大多采用一种连续模仿对位的形式。若斯坎很注意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歌词的内容和意义,无论是宗教的拉丁文歌词还是世俗的方言歌词。经文歌《圣母颂》模拟弥撒曲写作弥撒时不只借用一首圣咏,而是借用几首现成的复调作品(如弥撒曲、经文歌、尚松等)为基础,引用多个声部的材料或吸取其曲调、动机、结构等而创作的弥撒曲。若斯坎的弥撒曲大多继承前人的传统技法,但也体现出他技术上的独创性。他在弥撒曲《不幸向我袭来》中创造了这种“模拟弥撒曲”手法。尚松《千般悔》以及根据此歌改编的琉特琴曲拉索奥兰德·德·拉索(1532-1594)(拉索斯),佛兰德斯作曲家,以其精美而生动的音乐修辞法而著称,他很注重词曲的配合和音乐的造型性,也很注重个人表现,力图最有效的依据歌词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他对歌词和恰当的音乐表现的敏锐感觉,常使他的宗教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勃艮第乐派(迪费、班舒瓦)和佛兰德斯乐派(若斯坎、拉索),曾合称为“尼德兰乐派”。意大利牧歌意大利牧歌的萌芽——弗罗托拉15世纪末,在意大利北部流行的世俗多声部歌曲,一般为四个声部的主调风格织体,歌词多是爱情和讽刺的内容,节奏生动鲜明。后来的作曲家在弗罗托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经文歌式的对位手法,形成一种通过复调得以生动化的主调音乐,发展为意大利牧歌。意大利牧歌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它是一种复调歌曲,歌词多为名诗人所作,有较高的文学水准,大多为爱情诗,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当时著名的牧歌作曲家包括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意大利牧歌作曲家马伦齐奥(1553-1599),田园抒情风格,有“牧歌的舒伯特”之美称。马伦齐奥牧歌《我独自沉思》杰苏阿尔多(1561-1613),擅于把诗词的细节以及情感变化在歌曲中表现出来。杰苏阿尔多《我离去,不再说话》杰苏阿尔多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蒙特威尔第蒙特威尔第(1567-1643),蒙特威尔第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牧歌作曲家,又是巴洛克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牧歌体现出主调与复调风格自然结合,音乐忠实于歌词的表现,和声富有表现力,自由运用不协和音等特征。他关注的不仅是歌词的表现,还有作品整体的戏剧性。蒙特威尔第牧歌牧歌《残酷的阿玛里利》法国尚松法国在15世纪里并没有形成自己有个性的音乐体裁,尚松虽然一直以法文为歌词,但音乐风格是法——弗兰德乐派的。直到16世纪,法国作曲家才发展出了一种典型的法国风格的尚松,在诗词和音乐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因此被称为“法国尚松”。雅内坎雅内坎(1485-1558),是16世纪30、40年代出现的一位重要的法国尚松作曲家,他创作了400余首尚松,主要以一些描绘性强的尚松闻名,题材以社会事件、大自然、风俗生活为主。在音乐手法上,复调与主调织体运用灵活,节奏生动敏捷,并有灵活的装饰音。作品有《百鸟之歌》、《云雀》、《巴黎的闹市》等。欣赏:《百鸟之歌》、《亲切的吻应保存在哪里》16世纪的器乐音乐16世纪起,在声乐音乐已取得辉煌成就之时,器乐体裁也增多起来,开始逐渐摆脱对声乐艺术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演奏技巧比以前更复杂的乐器。器乐音乐的兴起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乐器1、管乐器:文艺复兴时期的管乐器主要有竖笛、肖姆管(双簧乐器)、横笛、小号、萨克布号(近代长号的前身)等。2、弦乐器:16世纪的弦乐器维奥尔琴已接近现代的提琴,有6根弦。在欧洲有500多年历史的琉特琴到16世纪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演奏技法非常丰富。3、管风琴:16世纪,管风琴有两排甚至三排键盘和踏板键盘,为17、18世纪管风琴“黄金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羽管键琴、楔槌键琴是古钢琴的两种类型,它们出现于14世纪,但到15世纪才被应用,都是多弦键盘乐器。肖法号角(shofar)风笛(cornamusa)横笛(transverseflute)竖笛(recorder)肖姆管(shawn)萨克布号(sackbut)蛇形大号(serpent)管和鼓(pipeandtabor)轮擦提琴(hurdy-gurdy)杜西玛(dulcimer)竖琴(harp)雷贝克琴(rebec)琉特琴(lute)索尔特里琴(psaltery)维奥尔琴(viol)管风琴(organ)古钢琴分两类:羽管键琴(拨弦古钢琴,harpsicord)、楔槌键琴(击弦古钢琴,clavicord)。羽管键琴(harpsicord)二、器乐1、与声乐有关的器乐曲以意大利的康佐纳最为典型2、舞蹈音乐也是器乐音乐的重要来源。当时广泛流行的舞曲有帕凡,意大利,慢速,常为二拍子。库朗特,法国,快速三拍子。加亚尔德,法国,快速三拍子阿勒芒德,德国,中速四拍子。萨尔塔列罗,意大利,快速,常用6/8拍帕萨梅佐,意大利,快速两拍子3、即兴是器乐音乐的主要来源康佐纳(canzona)意大利的康佐纳在16世纪20年代是一种将法国尚松改编成的器乐独奏曲,在琉特琴、键盘乐器上演奏。风格和法国尚松很接近,轻快、节奏性强,有简单的对位织体。到16世纪后半叶,康佐纳演变成复调性的器乐音乐,供管风琴等键盘乐器演奏,大多将一个主题、或性格相似的几个主题以模仿对位手法统一起来。康佐纳和利切卡尔一起成为赋格曲的前身。欣赏:康佐纳一首前奏曲(prelude)——在15、16世纪是一种具有自由、即兴风格的短小乐曲,其中有织体的突然变化、快速的音阶经过句、以及发挥乐器技巧表现力的段落,大多在管风琴、琉特琴等乐器上演奏。托卡塔(toccata)——16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种即兴风格的乐曲。在手法上常采用一些丰满的和弦、相互交织的音阶经过句等,多由羽管键琴、管风琴演奏。意大利作曲家擅长写这类作品。利切卡尔(ricercare,又称“主题模仿曲”)——最早是在琉特琴上即兴演奏的乐曲,后来演变成主题模仿曲,采用几个没有明显对比的主题在不同声部依次进行模仿的形式。幻想曲(fantasia)——和利切卡尔的区别并不明显,实际上是扩充了的利切卡尔,作曲家采用复调手法,自由、即兴地发展各个主题,也常使用模仿的手法。即兴也是器乐音乐的主要来源。文艺复兴时期用即兴风格完成的器乐独奏形式有前奏曲、托卡塔、利切卡尔、幻想曲。
本文标题:西方音乐史4和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3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