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媒介化社会与媒介文化主要内容一、媒介社会及媒介功能。二、媒介社会的特点三、媒介文化及其批评与走向四、从“韩白”和“韩方”之争看文化的转型第一节媒介社会及媒介功能张大伟一、媒介社会大众传媒超越信息工具这一最初的功能,开始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价值观、重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媒介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能够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媒介利用它的影响力改变我们的意见并影响社会变化。媒介化社会与社会化媒介媒体化社会:大众媒体对公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渗透、影响和控制。社会化媒体:公众通过维基、博客、社交网、微博等新技术平台自创内容,从而实现对媒体的生产、发布、管理等过程的参与、主导甚至取代如果说媒介化社会是工业革命劳动分工的产物,那么社会化媒体则是对这种历史进程的逆行。媒介化社会与社会化媒体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存并竞争。二、大众传媒的功能正面功能负面功能正面功能“社会结构功能论”“四功能说”“八功能说”“经济功能说”“社会结构功能论”结构功能论是1940、1950年代在美国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理论,为大众传播研究奠下牢固的基础。“结构功能论”在媒介对社会的协调、平衡功能分析上很有价值。其将社会看作某种相互协调、和睦融洽、团结一致的“整体”或“社会系统”,其各个部分的理想功能都在于维持平衡、共识与社会秩序的一种理论视角。其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它的各个部分(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大众传媒等)组成互相依存的体系,其中每一部分都为该体系的平衡做出贡献;(续上)一个部分的变化会引发该体系的暂时失衡,从而引发其他部分的变化,甚至改变整个体系,形成了新的平衡,使有机体产生新的功能。社会结构功能理论其实也是社会学的体系论,强调的是融合、整合和发展。一方面“结构系统”要平衡稳定,另一方面一定要在社会各种交换中发展。所以媒介作为社会机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通过重复而有序的持续性信息交流和沟通,凝集社会各种力量成一个整体,实现整个社会的平衡平稳。媒介系统与社会结构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它深深地埋置于社会其他系统之中,它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一切其他系统,又反过来受他们影响。“四功能说”(媒介内容功能论)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提出大众媒介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递社会遗产。后来,查尔斯·赖特在拉斯韦尔三个功能之外补充了一个功能:提供娱乐,即通过传播而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美国传播学者韦尔伯·施拉姆将传播功能界定为: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这四种功能因为与众所周知的大众媒介内容(新闻、宣传、教育、娱乐)基本对应。“八功能说”英国传播学家沃森和希尔提出传播的八项功能:第一、工具功能,即实现某事或获得某物;第二、控制功能,即劝导某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第三、报道功能,就是认识或解释某事物;第四、表达功能,即表示感情,或通过某种方式使自己为他人所理解;第五、社会联系功能,即参与社会交际;第六、减轻忧虑功能,即处理好某一问题,减少对某事物的忧虑;第七、刺激功能,即对感兴趣的事物作出反应;第八、明确角色功能,即指由于情况需要而扮演某种角色。“经济功能说”美国学者勒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所需的合适的气氛和环境。同时,传播媒介又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提供关于国家发展,经济变革的信息,……换句话说,人们可以自觉运用大众传播工具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指出:大众传播是国家现代化的“催化剂”。他认为经济发展不是目标,而是过程。这个过程一步一步由农业前社会、农业社会、工业前社会、工业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迈进,而传播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负面功能“三功能说”与麻醉负功能“两个环境理论”中的歪曲环境负功能“现眼的消费”负功能“同质化”负功能“三功能说”与麻醉负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R·莫顿提出,媒介的三种功能体现在:(1)授予地位,即无论个人、组织、事件,一旦上“报”或登“台”,即名扬天下;(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即凡违背社会规范、且坚持不改的“越轨”行为,一旦被媒体“曝光”,就可望迅速、有效地得到遏制;(3)麻醉负功能,即与大众媒介的接触,耗费了现代人的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却还沾沾自喜地误以为参与着社会实践过程。两个环境理论”中的歪曲环境负功能W·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中认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是现实环境,一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由于大众传播的普及,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认识能力即“虚拟环境”大大扩张,但对这种“虚拟环境”的验证能力相对来说大大缩小。这将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当媒介(有意或无意)“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二是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视之为“现实环境”而展开现实活动,结果甚至制造一幕幕的悲剧。这一思想在“托马斯公理”做出了更为明晰的表达:“如果人将某种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现眼的消费”负功能是指精英分子的休闲与其他文化活动,原用于炫耀特殊社会地位,但工人阶级一旦手头宽裕,便会刻意模仿,以炫耀身份。罗文索研究1901年以后四十年间美国通俗杂志传记体文章,发现前期“英雄人物”多赖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获得成功,后期人物则靠侥幸行险,分野年代正是1929年经济大萧条,那几份杂志开始叫人如何消费而非如何生产。“同质化”负功能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当艺术被媒介大量标准化生产后,艺术创作的个性也就被泯灭了,这是文化媒介化导致的最为严重的后果。媒介文化的标准化不仅导致了创作个性的泯灭,同时也导致了欣赏者欣赏水平的降低,因为欣赏者在欣赏时完全可以预料到下一步要发生什么,甚至为此而自得其乐,由此,不但媒介文化的生产是标准化的,其产品乃至对这些产品的消费方式,都彻底标准化了。在国际上,指各国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内容大同小异;在媒介内容方面,指媒介为了争取大量消费者,力求内容“阖家共赏”,致使年龄界限模糊,成人接触儿童的材料,儿童则越过自然的心智发展阶段涉猎成人的材料。第二节媒介社会的特点政治上权力运行的民主化与利用媒介控制意识形态的需求并存。媒介成为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原子化个体与现代人的“情感饥渴”民主化与意识形态控制信息的多元与透明对信息理解的多元意识形态控制的隐蔽化媒介成为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媒介资本:基于媒体资源可得性,在生活场景中动态、多元地使用媒体的能力。集体身份认同:指文化主体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或亚群体之间进行抉择。因为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个文化主体须将一种文化视为集体文化自我,而将另一种文化视为“他者”。概念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社会身份认同(socialidentity),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身份认同的嬗变从个体认同到集体认同,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这类过程动态地描摹了身份认同的嬗变机制。在自成一体的部族社会,或天人合一的封建宗法社会,姓氏、血缘、性别等共同构成了牢固不变的身份认同机制。资本主义现代性将大批化外民族强行带人了现代性的快车道。因此在更广泛的含义上,身份认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我们称此独特的身份认同状态为混合身份认同(HybridIdentity)”。原子化个体与现代人的“情感危机”靠契约相联系,传统的道德评价减弱。唯自己的目标所趋。社会强化了个人个性,让人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和参与机会。传统力量式微,权威也跟着消失。传统虽然还有若干作用,但影响力分歧而微弱。权力、象征权力的机构个人中间社会结构公共空间理性自由第三节、媒介文化及对其的批评大众传播媒介上的通俗材料。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所有文化资料。媒介文化所遭受的批评一、显眼的消费功能。广告是媒介文化的典型代表。二、媒介文化产品标准化、规格化,多系为满足感官刺激而设计的肤浅内容,消费者不需耗费心力,可能一方面伤害“高级文化”,一方面腐蚀人心。三、媒介文化是商业机构由上而下向民间倾泻,以获取利润,消费者是被动的,选择是有限度的。四、“很黄很暴力”品味文化:未来文化的可能路径为特定阶层而制作的新形态文化就是“品味文化”,消费这种文化的团体就是“品味阶层”。文化只是各种品味阶层的一种资源,供人选择运用。第四节从“韩白”和“韩方”之争看文化的转型
本文标题:82大众传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6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