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隶书隶书是起源于战国晚期、到汉代趋于成熟的一种新型字体。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秦隶又叫古隶,汉隶又叫今隶。1、古隶关于隶书的起源,《说文解字·叙》说:“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这种说法对错参半,隶书确实是因为职务繁多、需要提高书写速度而产生的,但并不起源于秦朝统一之后。早在战国时期的秦系文字里,隶书就已经出现。当时秦国的正统文字是小篆,笔道圆转回环,某些笔顺不符合手写的自然习惯,严重影响了书写的速度。而社会事务的日益繁杂,对快速书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书写人为了简便快捷,往往将篆文的圆转笔道改为方折笔画,有时还略加省改,已略具隶书的风味,在当时形成了一种俗书体。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就是很好的证明。又如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七十号秦墓里,发现了两颗同文的玉印:秦隶实际上是篆文的较草率的速写体,它只是在笔形和态势上改变篆文的面貌,在结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睡虎地十一号墓竹简抄写於战国末年至秦代初年,由此可知,隶书在战国晚期就已基本形成了。隶书显然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俗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不是秦始皇让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从汉代以来,广泛流传的程邈为秦始皇造隶书的传说,应该不符合事实。不过,在隶书逐渐形成的过程里,经常使用文字的官府书吏一类人一定起过重要作用,程邈也许就是其中起作用比较大的一个;也有可能在秦的官府正式采用隶书的时候,曾由程邈对这种字体作过一些整理工作,因此就产生了程邈为秦始皇造隶书的传说。秦简所代表的隶书还只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隶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有很多字的写法仍然接近于正规篆文,例如:木:自:行:塞:其次,有些字虽然已经有了跟成熟的隶书相同或相似的写法,但同时仍然使用接近正规篆文的写法,例如:在秦代,小篆是主要字体,隶书只是一种新兴的辅助字体,社会地位很低。“隶书”这个名称就表示了它的身分。有人说隶书由于“施之于徒隶”而得名(《汉书·艺文志》),有人说隶书由于秦官府“令隶人佐书”而得名(晋卫恒《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传》)。总之,隶书是上层统治阶级所看不起的。秦代统治者允许官府用隶书来处理日常事务,是迫于形势不得不然,并不说明他们喜欢或重视这种字体。在比较庄重的场合,一般是不用隶书的。隶书发展到汉初,能够迅速取代小篆成为正统的字体,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已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构形体系;形声字的迅速增加,使得小篆总字数已近一万,完全可以满足当时记录汉语的需要;大大缓解了汉字与汉语之间的矛盾。这样,创造新字、调整内部结构已不再是汉字的首要任务,而小篆难写与社会对快速书写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则上升至主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了较易书写的隶书,而抛弃了难写的篆书,这符合汉字发展的自身规律。第二,秦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他刚刚把小篆推上正统地位,自己就覆灭了,这就使得小篆失去了存在的政治基础。而新上台的汉朝领导人,多数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除了屠狗贩布的文盲,就是亭长、掾史之类的基层小吏,他们对隶书的熟悉程度远比小篆高得多。因而他们上台后用隶而不用篆,是情理中事。第三,小篆对古文字的整理和规范,也为隶书的迅速普及奠定了基础。经过小篆的整理和规范,汉字有了统一的形体标准,而当时的秦隶还明显带有篆书的余味,小篆的规范无形中也为秦隶提供了参照。隶书和小篆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原先使用小篆的人在改用隶书时并不感到陌生。2、今隶汉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汉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笔势发扬舒展,笔画蚕头雁尾,有波势挑法;字体扁方平整,布局稳重匀称。如东汉中期的《史晨碑》就是此期汉隶的代表。汉隶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标志着隶书已经走向成熟。成熟的隶书,结构一般都是扁方的,用笔也有一套成规。向右下方的斜笔几乎都有捺脚,捺脚往往略向上挑。有些较长的横画,收笔时也略向上挑,形成上仰的捺脚式的尾巴。先竖後横的弯笔,收笔时多数上挑,而且幅度往往比较大。向左下方的斜笔(即撇),收笔时多数也略向上挑。收笔时上挑的横画,起笔时还往往有下垂的顿势,整道笔画略呈微波起伏之势,较长的捺有时也有这种笔势,如。书法家用来形容隶书书法特点的“挑法”、“波势”和“波磔”(磔指捺一类笔势)等语,就是指这些笔法而言的。汉隶也称八分。八分究竟是在什麽时候形成的呢?在敦煌、居延等地发现的汉武帝晚期到汉宣帝时代的简上,可以看到八分逐渐形成的过程。在居延简里,有不少武帝征和至昭帝始元年间的食簿散简,书体大部呈现从古隶向八分过渡的面貌。在宣帝时代的简上,出现了相当标准的八分书,由此可见,至迟在昭宣之际,八分已经完全形成。考察整个汉代的字体发展,也许我们可以把武帝中晚期看作隶书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时期:前一阶段的隶书既可以称为早期隶书,也可以称为古隶;后一阶段的隶书既可以称为成熟的隶书,也可以称为八分。3、隶书对篆书的改造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从商代文字到小篆,汉字的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象形的原则始终没有真正抛弃。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文字“随体诘詘”的线条分解或改变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例如:隶书改篆文的为日,把象日轮的外框分解为“│、—、│、—”四笔或“│、┐、—”三笔。改篆文的为隶书,把象跪着的身体的弯曲线条改为直笔(“女”字由篆变隶时转了个将近九十度的角,所以这一笔变成了横画),这是隶书改造篆文的最重要的方法。(2)省并。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省并通常同时起到改曲为直的作用。例如:(3)省略。隶书有时直接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例如:(4)偏旁变形。在篆文里,一个字用作偏旁时的写法,通常跟独立成字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的情况,就时常可以看到了。例如:“人”字用作左旁时作“亻”,“犬”字用作左旁时作“犭”,“邑”字用作右边的形旁时作“阝”,“阜”字用作左旁时也作“阝”等等。偏旁的写法往往随所处的位置而异,例如“水”旁的位置在上或在下时,就仍作“水”而不作“氵”,如“沓”、“浆”。有时即使位置相同,写法也不同。因此,同一个偏旁在不同的文字里可以分化成很多种不同写法,例如:(5)偏旁混同。隶书为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例如:“敦”、“淳”、“醇”、“鹑”等字的偏旁(,音chún)和“郭”的偏旁(,城郭之“郭”的古字),都被改成“享”。“活”、“括”等字的偏旁(,音kuò),被改作“舌”。此外,省并、省略和偏旁变形,也会造成偏旁混同的现象,例如:4、隶书与篆书的差异(1)在书写笔法上将小篆圆匀的线条改成点画,从而彻底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在此之前,汉字的书写单位是一些圆转的曲线,很难从中区分出笔画来。到了汉隶,汉字的书写单位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丨、丿、、丶等几种类型,真正意义的“笔画”才算形成。汉隶的彻底笔画化,使小篆所保留的那点象形意味丧失殆尽,汉字的符号性从此占据了绝对地位。这种变化,也使得汉字的书写难度大大降低,书写速度大大提高。(2)汉隶对小篆的构成作了全面的调整。这次调整不象小篆那样是为了使汉字体系更为系统、更为严密,而主要是在简化动力的驱使下进行的。所以,在调整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照顾书写的方便和字体的布局,而不是照顾构形的理据。因简化而造成的偏旁合并、分化及省变现象,使得小篆原有的表意特征变得十分模糊。(3)在字体的态势上变小篆的长圆体而为扁方体,笔画故意向左右两侧取势,与纤细秀气的小篆相比,显得更为沉稳有力。5、隶变的意义从篆书到隶书的转变,是汉字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此,汉字完全失去了古文字阶段的象形意味,摆脱了古文字蜿曲线条的束缚,开始步入今文字阶段。正因为这次转变给汉字带来如此剧烈的变化,文字学上便专门为它取了个名称,叫“隶变”。“隶变”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对汉字的简化,是符合汉字发展的自身规律的。但它对汉字形义关系的破坏,给我们了解汉字的构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标题:文字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6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