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1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郑一省课堂讨论问题之一家庭的起源是什么?第一讲西方学者有关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的理论拉菲托(J.F.Lafitao1670—1740年)法国传教士调查对象:北美印笫安人中的易洛魁人、休伦人部落婚姻家庭形式:丈夫和妻子都不离开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部落,也不建立单独的家庭和单独的住宅财产按母系继承,而不是按父系继承,首领的官阶也不是由男子传给他自己的孩子,而是传给他的姐妹的儿子——北美印第安人的母系氏族婚姻家庭瑞士学者巴霍芬(J.J.Bachofen,1851--1887)代表作《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1881年)母权制理论的提出第一,家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性杂交关系第二,作为年轻一代唯一确切知道的家长—母亲享有高度的威望第三,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是由妇女完成的,而且是违反古代宗教戒律的。第四,“产翁”习俗的产生,标志着母权制开始向夫权制家庭转变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代表作:《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古代社会》重要贡献:1、从亲属称谓的角度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形态,开创了人类家庭史研究的新途径。亲属称谓的含义是什么?——亲属关系的基本表达方式2、将所有亲属称谓分为两大类,三种形式马来亚式分类式图兰尼亚式说明式——雅利安式分类式称谓的特征:只计算群体而不计算个人的亲属关系,并区分性别,但无论是直系或旁系,只要辈份相同,称谓就相同。说明式称谓的特征:分辨直系旁系,显示每个人与自身的亲属关系各不相同3、划分了家庭在人类历史上依次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血缘”家庭。这是从“乱婚”即杂乱性交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第一种家庭形式;特征:嫡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们互婚而建立的家庭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第二,“普那路亚”(Punalua,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家庭。——又称伙婚制家庭。特征:由若干嫡系的和旁系的姐妹(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妻子)婚配而建立的家庭。——是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的群体婚姻。第三,偶婚制家庭。又称对偶婚家庭,即由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家庭特征:配偶关系不固定婚姻只有在双方自愿同居期间才有效第四,父权制家庭特征:一夫多妻制家庭。针对父系社会而言(在母系社会中,则是母权制家庭,可能存在着一妻多夫制家庭。)第五,专偶制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特征:现代意义上的家庭。“血缘”家庭、伙婚制家庭、偶婚制家庭、父权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这五种家庭形式中,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五种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为它们存在时间长,流行范围广,影响大。课题讨论问题之一亲属称谓制度到底反映了什么?—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家庭形式比如:夏威夷人习惯上把自己父母辈的所有亲属都叫做父亲和母亲,这是因为当时处于血缘家庭阶段,对于具体的父母无法辨认。泰勒(E·B·Tylor,1832—1917)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探讨了“回避”习俗与人类家庭的居住模式“回避”习俗的实质是什么?——禁忌弗洛伊德解释岳母女婿间的回避以‘二重感情’(ambivalence)观念—“爱与恨”人类家庭居住模式的演变是什么样的?从妻家居——同妻子的亲属居住反映了母系制社会过渡状态:抢婚从夫家居——同丈夫的亲属居住反映了父系制社会2、讨论了人类继嗣的问题人类继嗣经历了三个阶段:母系继嗣双系继嗣父系继嗣——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利的继承3、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世界上存在三种抢婚习俗:敌意的抢婚为得到女人而进行的抢婚因形式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抢婚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外婚制的最初形式应当是交表婚姻。课题讨论问题之一人类社会真的要经历从血缘家庭,到伙婚制家庭、再到偶婚制家庭、父系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吗?人类社会到底是先有婚姻,还是先有家庭?人类社会自始自终都是一夫一妻制吗?韦斯特马克(E.A.Westemark,1862--1939),芬兰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代表作:《人类婚姻史》(1891年)其婚姻方面的基本观点与巴霍芬、摩尔根相对立,他的观点是当时反进化论思潮的主要思想武器《人类婚姻史》全书分三卷三十三章,共约120万字。内容资料范围涉及五大洲的国家和民族,资料的来源包括古代文献与田野材料。依种属高低考察了无脊椎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低级哺乳动物和类人猿等动物的两性关系。主要观点:1、人类自始至今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否认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乱交或群婚阶段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转房婚、群婚等都是偶然的事实,而非经常存在的现象。母系世系也并不具有普遍性。2、婚姻制度起源于原始习俗的发展本能不仅产生了习惯,也产生了习俗与制度的规则母性本能父性本能抚养幼弱的婴孩供养和保护妻儿女职责男女双方对性爱对象的依念之情父母心理上的诸如财产观念和夸耀心理的其他感情婚姻植根于“本能”—延续种属与照顾子嗣等的需要是婚姻起源于家庭,而不是家庭起源于婚姻3、“乱交说”是无稽之谈乱交说流行的几个主要佐证:婚前不贞初夜权宗教性卖淫借妻换妻以妻女待客节日纵欲类别式亲属制度母权制4、以下是缔结婚姻的生物基础人的性羞耻乱伦厌恶和相关的各种禁忌人的性羞涩人的性嫉妒—求偶过程中的彼此争斗人的性选择—人在两性关系上所做的选择影响人们择偶的主要因素:——女性对男性力量与勇气的钦佩、美的刺激作用、感情以及现实的考虑。导致麦克伦南(J·F·Mclennan,1872—1881)是英国法律学家。主要著作:《原始婚姻》(1865年)贡献:首次提出了外婚制与内婚制的概念外婚制—禁止具有共同血缘或血统的人之间结婚的禁令。内婚制——除了在有共同血缘或血统的人之外不能结婚的禁令课堂讨论问题之一人类为何要实现内婚制?源于种族或阶级的自豪感宗教的不宽容性防止财产流失保证血液的纯正外婚制的根源是什么?近亲内部对性的厌恶感,即自幼一起长大的男女之间的性厌恶。(乱伦禁忌的直接后果)近亲繁殖的有害后果许烺光(1909一)出生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的庄河,在英国和美国留学、任教从事人类学和精神心理学的工作。代表作:《亲属制度与文化》(1971年)贡献:1、提出用“轴”这个概念来研究亲属关系“轴”,指的是父子、夫妻或母子等两个人的关系一个家庭体系中总有一个轴表现得特别重要,这可以称之为主轴。2、比较研究中国与美国亲属体系中不同的“主轴”(1)中国亲属关系体系的主轴是父子,即“父子轴”,其特点是:第一,延续性第二,包容性第三,权威性第四,非性性2、美国亲属体系的主轴是夫妻,即“夫妻轴”,其特点是:第一,非连续性;第二,排他性;第三,平等性第四,突出性征或性征性课题讨论问题之一1、每个人在其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哪两个不同的家庭?2、人类的家庭一般具有什么功能?默多克(G.P.Murdock,1897—1985)美国人类学家。代表作《社会结构》贡献:1、首次提出了“核心家庭”这个概念——由父母双方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可通过两种途径成为扩大家庭:一种是因“多偶婚”而形成扩大的配偶家庭;一种是由一主干家庭加一分支家庭构成2、认为每个人在其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两个不同的家庭.第一,“出生之家”第二,“生育之家”3、认为家庭有四种功能满足性的需求经济上的互助合作生儿育女教育下一代列维—施特劳斯(C.G.LeviStrauss,1908一)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5年)1、“亲属制度”像“音位系统”一样亲属称谓是意义的元素,也如音位一样,只有当它们整合到系统中去之后,它们才获得意义。2、亲属关系结构不应只是一种“二元对立”关系,而且还应包括使亲属得以成立的可能条件夫妻亲属基本结构夫妻兄弟姐妹父子舅甥四对原子组成的基本亲属结构包含了亲属关系结构必备的三种内在要素(1)血缘亲属关系(2)姻缘亲属关系(3)世系继嗣关系3、夫与妻同兄弟与姐妹之间、父与子同舅与甥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一正一反的对立结构夫妻之间关系是亲密的(正),那么兄弟与姐妹之间的关系就是冷淡的(反)父子之间的关系是敬畏的(反),那么舅甥之间的关系就是亲昵的(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在巴霍芬和摩尔根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母权制及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的诸种特征;从家庭、婚姻入手,研究了氏族的本质,给考察史前历史和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研究全部古代社会史,打开了门径;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婚姻史观,明确了家庭、婚姻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及其与生产发展的密切关系第二讲婚姻的概念及其内涵一、婚姻的定义及特征(一)婚姻的定义“婚姻”一词的意义是指什么?男女两性的结合,即人与人之间的“结合”婚姻的定义—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持久的联结,并赋予配偶互相专有的生活和经济权利,也赋予由婚姻而生的孩子以社会身份和权利。(二)婚姻的特征(1)生物性(2)社会性(3)互惠性(4)延续性“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礼》)二、婚姻形态——是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婚姻表现形式所进行的科学界定。(一)杂乱性交——是婚姻形态的原始阶段或原始状态——指“现在或较早时期通行的禁例在那时是没有效力的”性关系。人类社会真的存在过“杂乱性交”状态吗?生物学的证据涤虫在其五十到二百个关节或体节的每一个节中都有完备的雌雄性器官,终生都在每个体节中自行交合。(引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人类学者的远古民族志描述和人类学调查中发现这种杂乱性交的习俗存在白令海峡的加惟基人、阿拉斯加附近的科迪亚人、英属北美内地的提纳人(班克罗夫特:《北美太平洋沿岸各州的土著民族》1875年版)印第安赤北韦人、智利的库库人、加勒比人、印度支那半岛的克伦人(勒士尔诺:《婚姻和家庭的进化》1888年版)世界各地人类与异类动物通婚繁衍子孙的传说,同样可以反映出远古杂乱性交的存在北美印第安各部落中的传说:人蛇婚、人熊婚、人鳄鱼婚非洲大陆各部落中的传说:人鱼婚、人鹰婚、人栗鼠婚中国北方民族的传说:人狼婚中国古籍中有许多杂乱性交阶段的记载《列子·汤问》记载:“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司幽国习俗:“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庄子·盗拓》记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其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课题讨论问题之一1、杂乱性交阶段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从动物到人类的过渡时期中,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两性关系上的任何排他性,都必然要削弱这种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课堂讨论问题之一2、原始社会中的杂乱性交可以满足人的性欲要求,但为何人类还要建立婚姻关系呢?德国社会学家穆勒·李耳认为应该从经济、子女和感情三个方面探讨其原因。上古时期:经济第一,子女第二,感情第三中古时期:子女第一,经济第二,感情第三现代时期:感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二)血缘婚——又称“等辈婚”或“班辈婚特征:婚姻集团按照辈数划分,即以兄弟与姊妹之间互相集体通婚。血缘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血缘婚的产生是人类劳动能力和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世界血缘婚的实例常见古埃及法老、古罗马时代等都有这种婚姻的记载马端临《文献通考》云:新罗国内“兄弟女、姑姨、从姊妹皆聘为妻”。李延寿《北史·西域传》云:“波斯……….多以姊妹为妻妾”。中国古籍有关“伏羲与女娲兄妹夫妻”说中国少数民族有关血缘婚的传说西双版纳傣族神话《布桑该·耶桑该》云南纳西族神话《创世纪》中“利恩兄弟姊妹成夫妇”的传说台湾高山族“蒙面妹妹”的传说云南怒族“葫芦兄妹成婚记”的传说基诺族《创世纪》中的“玛黑和玛妞兄妹成婚”传说独龙族的“兄妹成婚”民族来源说黎族的“纹面妹妹”传说纹面的黎族妇女美孚方言黎族面纹哈方言黎族面纹润方言黎族脸手腿纹杞方言黎族面纹赛方言黎族纹身一些著作记载了血缘婚的实例《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一书记载:“该家共有15人,兄妹两人俨然以夫妻身份,长期生活于众兄弟与众姐妹及其子女之中,泰然自若,并生下子女三人。”周宗贤的《残存在壮族社会中的
本文标题: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8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