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消防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营山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消防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目录1总则.................................................42编制依据.............................................53工程概况.............................................63.1施工现场消防和管理体系............................74施工现场防火技术.....................................84.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84.1.1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辨识.......................84.1.2生活区火灾危险源辨识.........................94.1.3办公区危险源辨识................................94.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104.3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备配置...................124.3.1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124.3.2生活区、办公区临时消防设施..................144.3.3施工现场临时疏散设备........................144.3.4办公区、生活区临时疏散设备..................145.1.1施工现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165.1.2法律法规要求................................165.2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185.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85.2.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185.3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215.3.1报警和接警及处置程序........................215.3.2急响应流程及联系电话:......................225.4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245.4.1初起火灾的扑灭程序..........................245.4.2初起火灾的扑灭措施:........................255.5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275.5.1施工现场疏散方案............................275.5.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275.5.3应急疏散及救援处置和程序....................275.5.4疏散人员,应注意事项........................285.5.5现场急救措施:..............................295.6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演练...........................315.7应急救援物资.....................................325.8责任追究.........................................331总则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方针,预防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在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2编制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2.4《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20052.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工程概况营山县迁建县人民医院养老及康复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济川乡道坪村,新营渠公路南侧,交通便利。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2027.46平米,地下一层整体地下室,地上门诊大楼及医院技楼为4层,总高19.30m;住院楼楼为13层,总高54.8m;膳食中心为1层,高度5.8m,感染科楼为2层,总高8.5m。3.1施工现场消防和管理体系总指挥:方凯项目总工程师:胡滨施工组责任工长:严碧兴安全组负责人:李良伟副总指挥:包强资料科造价科施工办安全科保卫科材料室袁淑蔓黄小军敬相映古新川曹平卢学兵姜琪伏卫兵柴维刚4施工现场防火技术4.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4.1.1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辨识(1)木方、模板等可燃材料堆放区域。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2)油漆、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仓库。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B类(液体)以及C类(气体)火灾。(3)配电室、材料加工房等因电器设备老化或者短路引起的电气火灾。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容易。火灾类型属于E类(带电)火灾。(4)在建主体工程的外脚手架。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5)在建主体工程的模板工程。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6)装饰装修阶段工程所使用的装饰材料等。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7)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时产生引起火灾隐患的火星。起火后,引起局部火灾。(8)工人用电过程中违规违章用电,私拉乱接。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火灾。起火后,造成局部火灾。4.1.2生活区火灾危险源辨识(1)活动板房。①工人违规违章用电,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等引起短路起火。②原敷设的电线线路老化造成短路起火。③工人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④工人在宿舍内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以及E类火灾。(2)食堂厨房。①使用的天然气、煤气炉等危险品。②电线、电器设备等老化造成短路起火。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C类以及E类。4.1.3办公区危险源辨识①办公设备、电线线路等老化造成短路起火。②在宿舍内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以及E类火灾。4.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1、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向新进场施工作业人员讲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2、划分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区域,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按照三级动火审批制度进行批准作业。(1)一级动火:①禁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②存储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的动火作业。③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接、切割作业。④动火现场堆放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施工。(2)二级动火①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②登高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由动火作业的班组长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后,报项目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作业。(3)三级动火。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班组长填写动火申请表,经项目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作业。3、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可用。4、在建主体工程室内外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5、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6m。6、生活区、办公区的活动板房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搭设,层数为2层。每层建筑面积小于300㎡,并设置2部疏散楼梯。每栋板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大于3.5m。7、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车道宽度大于4m,横跨车道架设的管线高度大于4m。8、可燃材料以及易燃材料分类成垛堆放,垛高小于2m,单垛体积小于50m³,垛与垛之间的间距大于2m。并设置严禁明火标志。9、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作业场所严禁产生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10、禁止在裸露的材料上以及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11、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配置灭火设备,并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12、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13、施工现场禁止明火取暖,火灾燃烧各类废弃材料。14、普通灯具与易燃物品的距离大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品的距离大于500mm。可燃材料库房内不使用高热灯具,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房内使用防爆灯具。15、施工现场存放的氧气、乙炔等气瓶应远离火源,与火源的距离大于10m。并采取措施,避免高温和防止暴晒。16、施工现场内存放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气瓶分类储存,空瓶与实瓶分开放置,距离大于1.5m。17、氧气瓶与乙炔瓶在使用时,工作间距大于5m,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大于10m。气瓶内应保证有余气,剩余气体的压力大于0.1MPa。18、生活区厨房操作间炉灶使用完毕后,应将炉火熄灭,排油烟机机油烟管道定期清理油垢。19、生活区内禁止工人私自改装供用电线路,禁止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宿舍内使用明火。20、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线路安全。21、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22、配备专职消防安全巡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火灾隐患进行巡查,发现火情及时处置或报警。4.3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备配置4.3.1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1)临时消防设施与在建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差距不超过3层。(2)在建工程室内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①临时消防竖管2根,管径为DN100。并在主体结构封顶时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②在建工程各结构层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以及消防软管接口。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小于30m。③在建工程每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在楼梯处设置2套消防水枪、水带、软管,并设置2组(4具)灭火器。一组泡沫灭火器,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一组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带电火灾。(3)在建工程室外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①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为DN100,并设置成环状。②室外消火栓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距离大于5m。③消火栓的间距小于120m,最大保护半径小于150m。(4)在下列场所配置灭火器:①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配备一组(2具)水型灭火器和一组(2具)二氧化碳灭火器;②动火作业场所。配置1具泡沫灭火器或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③可燃材料堆放和使用场所。配置一组(2具)泡沫灭火器或者磷酸铵盐干粉
本文标题:消防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9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