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诗词鉴赏例题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和“客船”。(2分)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第一、分析意境一、提问方式提问方式:通过怎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解答分析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兼顾。三、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例一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问: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傍晚、西风)例二[正官]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流水白云(解析:此小题是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前四句共有五个意象,分别是“小径”“舟”“流水”“青山”“白云”。结合平时的知识,“小径”清静幽雅,“小舟”自由自在,“流水”清澈柔美,“青山”幽深宁静,“白云”悠然飘渺。再从五个意象中找出两个具有“温润柔美”“飘逸渺远”特征的是比较容易。)例三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第二:分析技巧一、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二、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如何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一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拟人修辞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例二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萼。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对比(反衬)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例三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仍:又。问: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第三:炼字一、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解答分析: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三、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一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问: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答: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例二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答:“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例三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释: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的愁苦与无奈第四:分析语言特色一、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二、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三、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一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第五:情感、主旨一.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二.答题步骤: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抒发什么情感例一[正官]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问: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答: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例二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第六:比较评价题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答题思路: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例一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例二天净沙·春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例二15.对这两支曲子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A.“和风”这里指春天和煦的微风,此句形象地描绘了温馨可人的春日景象。B.“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思相同。C.“飞鸿”句,写一只鸿雁掠过天空,此一笔使整个画面连贯起来,并产生动感。D.“白草”句中的“白”是白色的意思,与青山绿水直接组合,具有视觉美感。红叶黄花16.对这两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春》曲的构思明显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并多处化用唐诗宋词的意境,组成一幅春天的绚丽图画。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C.《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D.《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本文标题:20诗词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1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