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师是学生最关注的人物,也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所以一个教师的行为,常常是学生行为的先导,青少年学生往往是从身边教师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吸取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所以教师是最易影响学生的,或许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应该是必备的素质。记得古希腊的教育家德谟克利特说过,人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人或那样的人,教育在起作用,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可见教育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如此的巨重,一个负责教养青年的人,他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通常学生最关注的是老师,也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记得小时候,有很多同学喜欢学老师的一切,言行、举止,模仿老师写字,反正什么都爱,总觉得老师是个圣人,什么都懂,什么都对,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开口总是老师这样说的,老师这样教的。教师的个人范例,就象是一支粉笔,而学生是一个空的黑板,总希望从老师那儿多学些,以解答脑中的小问号。老师的言行在促进着孩子的成长,教师个人的范例,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强化手段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和影响力量。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教师的言行对他们的影响甚至可以左右他们的一生,这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每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学生们的几十双眼睛盯着他,便知天地间再没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微妙变化更富敏感的了。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处处对学生起着示范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力求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那么,教师究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道德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呢?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有广博、合理的知识修养,既能在一个学科中有较深的造诣,又具有多学科的文化知识。面对科学的突飞猛进,技术高度发达,既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一个教师要成为学识渊博者,首先要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知识渊博者也并非就一定是个良师。他还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吸收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把握教育规律,形成进步的教育思想。而且我认为教师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化影响越来越大,教师应有科学的思维,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表现为教学中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这样才会使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无限乐趣的事,让学生感觉想学、自觉的学。一个教师首先在教学上吸引学生。俗话说教书育人,育人就是培养人,记得布贝尔教育家曾经说过:“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的教育”。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对人类的沿续和发展起桥梁作用,对人的成长也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那么一个教师就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学生,总想从老师那儿多学点东西,总期望着能受到老师注重,或者,一句小小的鼓励,一个小小的表扬,都会使学生兴奋、感激不已。作为一个老师就不应该吝惜一句小小的夸奖,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学生就会将这种鼓励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去向上。一个教师应该爱学生,把自己的学生看成个个都是天才,应该充满喜爱。教师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脸庞可以鼓励学生,增强了他们的上进心,而且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把爱学生和要求学生辩证统一起来,而且必须尊重学生,平等相待。平等对待学生,努力对学生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在好生、差生之间,对学生的人格、个性、情感要一视同仁。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所接触的人和事、接受知识的能力、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必然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差别。教师不能因此对学生中的优秀者视若天才,倍加赞赏,而对稍有落后的学生置之不理,这样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也会使整个教育活动的效果受到不利影响。做学生时,我就有种深深的体会,那就是教师会特别关心优秀学生,也会找差生谈话,但除了这些以外的学生,教师常常会疏忽,或者不闻不问。曾记得我有个同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反正她想引起人注意,这不同的角度,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自己象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草,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似乎是班上可有可无的人,她希望老师注意她。为什么老师就不能给一点点关怀给平凡的学生呢?平凡的学生也是班级的一员,虽然很普通,但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关心,不需要爱护,她也是一个学生,为什么老师就不能平等对待呢?这种行为作为教师是要不得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而且必须以身作则,既然要学生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因为学生不仅听教师怎么说,还要看教师怎么做,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注目,而且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自觉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在教师个人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灵美的人,美是由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道德的纯洁是难以塑造一代又一代的未来,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己心灵美的塑造,而心灵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好的人格,另一个是优秀人品。教师美的人格从总体上而言就是具有高尚的师德,它具体表现为对知识、对事业、对日常生活的态度方面,要注意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对事业要有执着的追求,顽强的进取精神。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人格也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道德评价上,对真、善、美的由衷景仰,对假、恶、丑的愤怒鞭挞,都可折射出人格美的光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教师的人格突出体现在人格的真实性,作为教师应正直坦荡、不卑不亢,不媚上、不欺下,坚持做人的良心和尊严。教师人格的真实性还表现在要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职业人格。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一个样,而自己在行动上却是另一个样,那么他的言教无论怎么动听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必须体现出表里如一。教师只有做到以身作则,学生才真正愿其为榜样。如果一个教师的外在言行并不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给人虚伪、做作之感,就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在自己的学生心目中失去应有的尊严。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的人品要善,也就是教师凭良心做事、做良心说话。因为善是美的内核。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师在学生中享有特殊的威望,教师对学生流露内心的善意,都将在学生身上激发出一种做人的尊严感,一种难以觉察的向上愿望。在同一个班级,学生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是有不同的个性和日常行为习惯的。日常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被老师爱。如果老师心中没有爱,学生失去爱的环境,那他培养的学生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个“畸形儿”,那他教出来的学生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这个社会是可怕的。人们常说教育工作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在这一方面尤为突出。教师对学生要与人为善和宽广的胸怀,与人为善并不是附和别人、软弱无能,相反,它是一个人的力量、情操和原则性的表现,在和学生、同事交往时,都应当如此,即使在学生对自己不够尊重,甚至冒犯自己的情况下,也尽量做到让感情服从理智,以宽广的脸怀容纳下学生的过错,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爱,而且让他们从中受到实践的教育。在同事之间要加强团结,正确对待集体中的矛盾,尤其是同事之间要相互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的人格,对方的自尊心,尊重对方的劳动。教师之间长期共事,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面对矛盾,与人为善的要求就是对别人少埋怨多理解,少怀疑多信任,并且胸怀大度,多检点自己,这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没有处理不好的关系。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上选修课,老师让我们谈谈教师坏影响或不良习惯,记得曾有个学生说:“老师会骂人”。这确实是一种普通现象,记得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说,以前讨厌老师骂学生,现在我也体会到老师为什么会骂人,那是恨铁不成钢,一时气极,才骂出口的。既然是学生过渡过来的老师,有体会,为什么还要恶性循环再去骂学生呢,当然教学中应讲究语言美的问题,有了广阔的胸怀,还要在“言”上注意,言为心声,是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思想、联络情感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要文明、纯洁、健康。首先教师要讲普通话,现在教师上岗开始要求三证,首先就是普通话,如果教师的语言让学生听得费力,谈何学习知识呢?而且讲课应富有感情,不要一个声调,让人听得枯燥无味,无起伏,无主次。特别不能粗鲁无礼,切勿使用侮辱性、讽刺性的语言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的,更谈不上达到教育的效果,相反会给学生带来低触情况,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心灵的伤痕,还谈何育人呢?在授课时,应讲究语言的准确、鲜明、简练。讲课要以情感人,同时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做到若即若离,悬而不玄富于启发性。总之,教师的方方面面都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不仅要学术有造诣,而且应该以自身为示范,带动学生、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的四有新人。
本文标题:我的教师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1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