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问题
一、何谓三农问题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现代化,甚至无法实现社会稳定。2004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6个一号文件。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随后,一些省份已经宣布取消农业税。这说明党和国家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到更具战略性的高度。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的富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问题。目前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问题:主要是减负、增收和素质问题。要进行税费改革理顺国家、集体、个人的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焦点,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重视解决农民流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二、关于农业1、古代农业的相关思想主张(1)孟子的思想:孟子对粱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同时孟子批评秦楚:“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是自寻灭亡之路。孟子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使农民有土地、有劳动时间,负担较轻,从而使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统治稳固.孟子的思想对后世统治者产生了很大影响,历代轻役薄赋政策都与此相关。(2)农本思想:中国古代长期把农业看作“本业”,商业看作“末业”,汉景帝对此阐述得非常明了:“农业是天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直到雍正帝时,仍然认为城里多一工作之人,农村就少一耕作之人,就会对国家造成危害。农本思想长期影响古代农业政策,对促进农业发展,稳定自耕农队伍起了重要作用。2、古代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地位: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原因:(1)无农不稳。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之兴衰,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2)农业是基础。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像的。3、近代农业的曲折发展(1)清朝晚期: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农民大量破产。(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a)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造成农村的普遍粮荒。国民政府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于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2)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3)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a)革命根据地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b)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开展大生产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4.现代以来农业的曲折发展历程(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有所发展,到1952年底,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2)“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但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3)全面建设社会土义时期,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到挫伤,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错误。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4)“文革”期间,社会动荡,农业生产停滞不前。(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经跃居世界首位。5、中国农业的新变化和探索新实践-----农业结构的变化(1)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2)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各种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形成了大量的专业化区域,东北的大豆、山东的蔬菜、陕西的苹果、海南的反季节蔬菜等。-----农村城市化珠江三角洲、江浙地区等地农村城镇广泛兴起,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广东的深圳市已于去年底宣布全面实现了农村城市化。6、新的探索实践2003年,安敬阜阳市人大代表在省人代会上提出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提案,从而引发了农业经营体制的新的变革浪潮。中国中央财政已从1998年开始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江苏省1998年开始对农民购买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补贴,2000年开始对水稻插秧机进行补贴;广东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决定8年内增加7亿元财政投入,以提高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有部分省市已宣布取消农业税或减少农业税30-60%。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1)第一次:土地改革。主要原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打下基础。核心内容:1950年夏,中国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结果: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此次改革同过去不同之处是实行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保护富农目的是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三、土地制度和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2)第二次:1953年至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主要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三、土地制度和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3)第三次:人民公社化(1958-1978)。主要原因:—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三、土地制度和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今)。主要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土地制度和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小结:中国农业政策变化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注意农业合作化后期过急过快的情绪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1958年—1960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时间1958—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60年:八字方针,核心是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农业生产。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不适合于农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成份。当今:农村税费改革,核心是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扩大内需。启示:1、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2、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宏观调控),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关键在于是否能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另外,从“苏联模式”得到另一个启示,即农轻重按比例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农村税费改革:目的: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为什么要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内容:简化税种,实行费改税;把原来按人口和地亩均摊税费的办法除农业税外(也要逐步废除),统一改为按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征收。意义: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将农村的分配制度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有利于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根源,改善干群关系,有利于维护农村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中国当代农村赋税制度四、关于农民: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1、成因: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b.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c.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d.农村体制改革;e.城市的吸引力。四、关于农民: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2、特点:a.流动据经济定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b.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c.流动不稳定;d.文化素质偏低。四、关于农民: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3、利弊:“利”是主要的“利”:a.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中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许多外来民工为城市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c.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弊”: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a.最突出的的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b.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激增,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五、中国西部开发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十个省(市、区)。1、历代西部开发的举措①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②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家童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③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和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⑤清朝:评定分裂分子葛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1、历代西部开发的举措1、历代西部开发的举措⑥当代:对西部进行综合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引导和支持中央和东部对西部的支持。西藏:①唐:松赞干布赫文成公主通婚;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②元: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③明: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拥护中央。④清: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⑤当代:成为一个“自治区”。2、历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云南:①西汉: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
本文标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1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