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讲:Y-AE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2020/1/261第二篇国民收入的决定Y-AE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2020/1/262第三讲Y-AE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二部门模型三部门模型四部门模型2020/1/263一、两部门模型(一)两部门模型的基本假设(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三)凯恩斯简单的投资函数(四)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五)乘数论2020/1/264(一)前提假设1、经济中只有两部门:家庭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企业的投资为自发的或外生的。2、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刚性pricerigidity)——供给方面是不存在资源约束的/资源大量闲置。3、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4、假设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则GDP/GNP、NDP/NNP、NI、PI、DPI都相等,国民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Y=Yd。2020/1/265(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2020/1/2661、消费和消费函数消费:消费函数: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家庭消费的各种因素(家庭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信贷、消费者个人的偏好、制度、风俗等)之间的依存关系。2020/1/267凯恩斯认为,消费和收入(Yd)之间存在一条最基本的心理规律:从短期来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规律。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C=C(Yd),0<dC/dYd<12、消费函数的形式2020/1/2682020/1/269消费函数简单线性形式:C=α+βYd,α>0,0<β<1.•C——意愿或计划消费量•α——自发性消费•Yd——可支配收入•β——斜率或MPC(常数)•βYd——引致性消费2020/1/26102020/1/26113、消费倾向:MPC和APC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消费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即MPC=ΔC/ΔYd。•当ΔYd趋于无穷小时,MPC=dC/dYd。•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MPC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即0<MPC<1。2020/1/2612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消费总量与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也就是任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APC=C/Yd。•APC是消费曲线上任何一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APC既可以小于1,也可以等于1,还可以大于1。2020/1/26134、储蓄和储蓄函数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家庭的收入水平、财富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利率水平等等)之间的依存关系。2020/1/26144、储蓄函数形式一般形式:S=S(Yd)(0<dS/dYd<1)线性形式:S=Yd-C=-α+(1-β)Yd(1-β为常数,且0<1-β<1)2020/1/26152020/1/26162020/1/26175、储蓄倾向:MPS和APS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也就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所占的比率,即MPS=ΔS/ΔYd。•当ΔYd趋于无穷小时,MPS=dS/dYd.•MPS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MPS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即0<MPS<1。2020/1/2618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也就是指任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APS=S/Yd•APS是储蓄曲线上任意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APS可以为正、负和零;2020/1/26197、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S=YdAPC+APS=1,MPC+MPS=1若APC、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且APC>MPC,则有APS、MPS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MPS。2020/1/2620消费恰好等于收入,储蓄为0消费大于收入,储蓄为负消费小于收入,储蓄为正2020/1/2621(三)凯恩斯简单的投资函数在基础性的的凯恩斯理论中,投资设为自发性的,它独立于国民收入或它与国民收入的变化无关。简单的投资函数可表示为:I=I0。IYI=I0简单的投资曲线2020/1/2622(四)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均衡国民收入及条件2、国民收入的均衡解模型的前提假设2020/1/26231、均衡国民收入及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产品市场)•总产出=意愿/计划总支出,即Y=AE=C+I。•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即S=I。注意“均衡条件”与“会计恒等式”区别!2020/1/26242、国民收入的均衡解收入-支出法(Y=AE)漏出-注入法(S=I)1)(00IYICAEYIIYYYCEd两部门经济中,YC+I45C=α+βYAE=C+II0αYE1)()1(00IYISIIYYYSEd两部门经济中S=-α+(1-β)YYEYI=I0S,I-ααYf2020/1/2625(五)乘数论1、凯恩斯投资乘数的含义2、简单投资乘数的数学推导3、简单投资乘数的作用机制4、乘数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消费支出乘数2020/1/26261、简单投资乘数Y1Y2YfYAE1=C+I1=1600+0.8YAE2=C+I2=1700+0.8YAE=C+I△I=100△Y=50045K=△Y/△I=52020/1/26272、简单投资乘数的数学推导1111YCCYYIYK11)1()1()()(,11212IIIIIIYYIYKIYE111dIdYKIYE,则2020/1/26283、简单投资乘数的作用机制轮次本轮需求的增加量本轮产量的增加量累计收入增加量1234…………N………IbbbN)...1(12IbN1IbN1Ibbb)1(32Ib3Ib3Ibb)1(2Ib2Ib2IbIbIb)1(IIIIb11tYtYtAEt2020/1/26294、乘数效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乘数效应具有两面性,双刃剑。乘数效应得以充分发挥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存在闲置资源。完全的乘数效应需要一个无穷大的时间。简单的投资乘数是以投资全部转化为可支配收入为前提,乘数从而有效需求的作用被夸大;若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乘数效应会打折扣。2020/1/26305、消费支出乘数消费支出乘数:自发性消费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或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量与自发性消费增量之比。111dadYIYE,则2020/1/2631二、三部门和四部门模型2020/1/26321、定量税情况假设: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税收TX、转移支付TR存在,且为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发变量。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模型如右:)(11YGITSAEY0000EN0000RXRRXXRXddTTGITTTTGGIITTYYYCGICAE或均衡条件:2020/1/263311dGdYKEG1xETdTdYKx1RETdTdYKR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11000RXTTGIY三部门各种乘数2020/1/2634政府平衡预算乘数:1)111(111)(110000XdTdGEBEXXERXEdGdYKdGdYdTdGdTdGdYTTGIY2020/1/26352、比例税情况假设:税收与国民收入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税收函数:t为税率(或边际税率或简称税率,0<t<1)。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模型如右:tYTTXX0)()1(11YAEY0000E0000RXRRXXRXddTTGItTTtYTTGGIITTYYYCGICAE均衡条件:2020/1/2636)1(11tdGdYKKKEGIC)1(100tdTdYKXETX)1(1tdTdYKRETR自发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依赖于TX0的变动)转移支付乘数1XdTdGXBdTdYK平衡预算乘数(证明从略)2020/1/2637(四)四部门均衡收入的决定和乘数)(11YAEY(000000E000000MXTTGIYMMXXTTTTGGIITTYYYCMXGICAERXRRXXRXdd均衡条件:外生变量)2020/1/2638,进口的效应为负进口乘数出口可刺激本国经济出口乘数部门的所有乘数均要小相对于三部门而言,四011,0111,1,11:00dMdYKdXdYKKKKKKEMEXTTGIRX2020/1/2639
本文标题:第三讲:Y-AE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2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