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社会学讲义(ppt)
城市社会学2010年2月第一讲绪论一、城市与城市社会1、城市城市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以人为主体,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在一定地域内的集合。城市具备的基本条件3、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不同人口经济后动集中社会结构复杂社会生活丰富家庭规模小,功能少人口素质高交通发达,信息丰富、公共设施全生活节奏快二、城市化1、城市化基本概念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城市化不仅能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而且包括人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2、城市化的基本形式从扩展方式分为:连续型与跳跃型从生活方式分为:扩散型与强化型衡量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3、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多数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缓慢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缓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低讨论:中国该走一条怎样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有哪些?三、城市性状态1、基本概念城市性状态由美国社会学家沃思在1938年的《作为生活方式的都市性状态》一书中提出。城市性状态:人类居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人格模式。城市性状态的三个重要变量: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异质性2、城市性状态的主要特征: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层与职业结构高度的社会流动性城市居民在功能上的显著依赖性人际关系的匿名性社会问题依赖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城市居民道德行为差异较大,容忍意识强四、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简单说即城市社会,具体而言,是城市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基本规律。2、学科界定一门研究城市社会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具体社会科学。3、研究目的揭示城市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的规律、为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五、城市社会学的内容范围1、基本内容:包括城市社会学构建、城市社会学流派,城市功能,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社会问题,现代城市管理,城市社会发展预测等2、体系结构城市社会学基本理论城市社会学基本方法城市社会学应用知识六、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1、根本方向性方法层次实证主义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2、基本方式性方法层次调查研究思辨研究历史研究实验研究第二讲城市社会学的源流一、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历程1、社会学诞生前西塞罗:城邦是一种社会共同体。亚里士多德:城邦形成原因的先进性2、古典社会学时期马克思的城市思想:第一、城市是生产与交换的集中地第二、城市是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的中心第三、城市生活方式优于农村第四、城乡对立只存在于私有制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1887年,《社区与社会》社区:礼俗社会社会:法理社会蒂尔凯姆的有机团结社会类型机械团结:传统农业社会有机团结:现代工业社会城市问题关于自杀的研究自杀主要是社会原因导致的。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第一、防卫力量第二、市场第三、自治权力第四、社团组织齐美尔的“城市精神生活”城市生活环境复杂,节奏快,组织严密,时间观念强,精神刺激强烈,居民精神负担重,经历消耗多。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学会区分主次,集中精力应付重要事情,对其他事情漠然处之。人变得理智、世故与工于心计。二、城市社会学的独立发展时期1、芝加哥学派及城市社会学的创立1893年,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创立社会学,并开设城市社会学课程,展开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创立城市社会学。2、城市社会学独立发展时期的主要理论帕克:城市社会学指导纲领。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为1916年出版的《城市:关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帕克主要研究领域:人口、邻里关系和职业。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用人文区位学的理论与方法创立了城市空间的“同心圆”理论:第一环:中心商业区第二环:过渡区第三环:工人住宅区第四环:高级住宅区第五环:往返区沃思:城市性状态索罗金:城市社会结构理论美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社会学创始人。代表作:《农村与城市社会学原理》、《城市世界与农村世界》。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最基本与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具体从职业、环境、共同体、人口密度、人口同质性和异质性、社会流动、社会互动几个方面对农村与城市进行了比较。三、城市社会学蓬勃发展时期1、“新城市社会学”“新城市社会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于西方国家的一个有别于“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其背景是西方城市发展的两次城市危机:一是逆城市化运动;一是返城运动。2、主要理论卡斯特尔: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问题》(1972),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城市与百姓》(1983),城市运动的本质是城市居民对城市政府不满的一种抵抗。《信息化城市》(2001),从信息科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分析了信息科技与城市、区域的关系。提出了他的研究的三个基本视角:信息技术革新、信息化发展模式和资本主义重组,阐述了当今技术革新的主要特点,并揭示了资本主义重组和技术改造之间的相互关系。哈维:政治经济学的城市社会学理论哈维,英国人,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社会公正与城市》(1973),《资本的城市化》(1985)等。资本三循环理论:初级循环:资本向产业和消费性生产的投入;次级循环: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和物质结构的投入再次级循环:资本向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雷克斯与帕尔:新韦伯主义雷克斯:城市中质量不等的住宅获取不仅是经济因素决定的而且是由市场机制与科层制共同决定的。帕尔:城市资源分配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合著:《种族、社区与冲突》(1967)第三讲城市社会功能分析一、城市功能的已有见解1、《雅典宪章》:居住、工作、交通、游乐2、我国学者《夏书》:共同功能与特殊功能刘岐:主导功能、一般功能、特殊功能纪晓岚:养育功能、教育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能、娱乐功能、记忆功能二、城市的主要社会功能1、城市功能的涵义也称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2、城市功能的主要内容承载功能:承载和容纳大量人口、设施和各种人类活动的功能养育功能:养育自身居民人口的功能。主要通过家庭、社区和互助组织。生产功能:能够生产和加工各种物质与精神产品。教育功能:教育广大市民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娱乐功能:满足人的休闲需要、美感需要和情感需要的功能。其他功能:记忆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等三、中心城市的特殊功能1、中心城市的涵义中心城市是指在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周围地区具有很大辐射力的城市。规定性较大的人口规模较强的影响力与辐射力2、中心城市的形成内在机制:市场机制聚合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城乡融合机制外在机制:政治因素、地理因素和民族宗教因素3、中心城市的特点城市要素的集中性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城市功能的综合性城市活动的高效性4、中心城市的特殊作用经济方面:第一、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据点。第二、社会经济活动调节的枢纽。第三、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社会方面:第一、政治与行政管理中心。第二、精神生产的集中地。第三、文化扩散传播的辐射源。第四讲城市生态系统1、城市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和城市环境的对立统一。可分为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以人类为主体具有人工化环境依赖性强、独立性弱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社会结构:人口、家庭、职业、智力空间结构:建筑设施、自然资源、地球环境4、城市生态系统失衡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垃圾全国空气污染状况5、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持合理规划技术创新加大投资加强立法绿化城市第五讲城市社会结构分析一.城市社会结构涵义与特点1、城市社会结构的涵义城市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某种稳定的联系方式,或者说是城市中的群体构成方式。2、城市社会结构的特点异质特性明显;社会关系复杂;结构变异性大。3、城市社会结构的实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社会利益是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质。城市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这种社会利益关系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商品交换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二、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1、城市人口结构城市人口结构包括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质量结构等内容。与农村不同,城市人口结构往往要受多因素的影响,是多种自变量所制约的一个因变量。2、城市家庭结构城市家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家庭的“核心化”是城市家庭结构普遍的模式。此外,丁克家庭、独身家庭、单亲家庭在城市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家庭模式。3、城市职业结构城市的职业结构异常复杂。城市职业结构的复杂性,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4、城市智能结构首先从城市人口的文化水平来讲,城市人口中有小学、中学、大学各种文化程度之别.其次从专业结构来讲,有理、工、农、医、文、史、哲、经、法、政、社、管等学科专业。5、城市收入结构与城市人口智能结构的复杂性相适应,城市的收入结构也比农村复杂得多,客观上形成了城市中的高薪阶层、中薪阶层、低薪阶层。三、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2、科技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3、教育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4、社会发展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四、城市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点1.城市人口结构的合理化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的性别结构。2.城市职业结构的合理化城市职业的合理化包括两个方面的:质的方面,满足新产业、行业需要;量的方面,各职业人员的合理比例。3.城市智能结构的合理化目前我国城市智能结构不够合理。这不仅是一个大学生的数量问题,还有一个专业方向问题和实际能力的问题。4.城市收入结构的合理化城市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办法;城市应当在按能力和绩效拉开收入差距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社会公平。5.城市阶层结构的合理化城市阶层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第六讲城市社会生活考察一、城市社会生活概说1、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概念城市社会生活是指城市社会中的人们所从事的一切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活动。2、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生活模式的共生性生活内容的丰富性生活服务的方便性生活节奏的快速性闲暇时间的渐增性生活态度的功利性二、城市社会生活方式1、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概念城市社会生活方式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历史时期生活和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体系的支配下的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闲暇活动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的总和。2、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特点1.社会生活组织化程度高;2.社会生活时间观念极强;3.对社会化服务依赖性大;4.社会交往的功利色彩浓;5.社会生活不断变革创新;6.精神文化生活特别丰富;7.夜间社会活动相当活跃。3、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形态或形式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的性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地理环境和生活所在社区所属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所属其他社会群体类型4、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强调理性地安排个人或集体的生活;崇尚科学而不是传统的习俗与经验;要求具有全局性意识以及生态意识;主张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提倡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提高自己;崇尚竞争和创新精神,做生活强者;鼓励社会参与,多多关心公共事务;主张维护个人或他人各种正当权利;提倡个人生活方式多样性和独特性。2008年中国最新城市竞争力排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
本文标题:城市社会学讲义(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3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