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绪论和第一章哲学基础、思维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主讲:陶缨目录绪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二章气血津液第三章脏腑第四章经络第五章形体和官窍第六章病因第七章发病第八章病机第九章养生与治则绪论一、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五个时期(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1、《黄帝内经》——标志作者:古代医家集体编著内容:《灵枢》81篇、《素问》81篇地位: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2、《难经》作者:秦越人(扁鹊)内容:阐明《内经》要旨为主地位: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3、《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作者:张仲景内容:《伤寒论》以外感病为主《金匮要略》以内伤杂病为主地位:第一部运用辨证论治的临床医学专著。4、《神龙本草经》作者:汉代医家集体内容:原书早失,内容辗转保存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地位: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阐明了君臣佐使(二)晋、隋、唐时期(充实、发展)1、晋王叔和——《脉经》2、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4、唐孙思邈——《千金药方》(三)宋、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主论治疗主张代表学派刘完素火热论清热泻火寒凉派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养阴派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温补脾胃补土派张从正病由邪生,邪去正安汗吐下攻下派四、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52卷载药1892种、方11096首、图1000余幅2、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三焦辨证薛生白——《湿热病篇》王孟英五、近代和现代(中西医结合)1、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2、张锡纯——《医学中衷参西录》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理论核心: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概念: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互相影响。同时还认为人和自然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为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表现为五脏一体观A、结构上——不可分割人体以心为主宰,由脏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整体。B、生理上——紧密联系一方面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本身功能;另一方面又相反相成,相辅相成,有条不紊的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C、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火上炎,由于肝开窍于目,故会出现目赤肿痛。D、诊断上——以外测内,司外揣内目赤肿痛——肝火上炎E、治疗上——整体论治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1)自然对人的影响A、季节气候生理性适应天暑——汗出、尿少天寒——少汗、尿多脉象秋冬——沉小春夏——浮大病理发病——春风病、夏暑病、秋燥病、冬寒病B、昼夜晨昏生理上:人体的阳气随昼夜的阳气消长规律发生盛衰变化。病理上:旦慧昼安,夕加夜甚。C、地方区域生理性适应西北地势高峻——多燥寒东南地势低下——多湿热病理上产生地方病山区多瘿瘤长江流域多血吸虫病(2)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A、主动的适应自然——如“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B、改造自然(二)辨证论治1、基本概念(1)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中风等。(2)症: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等。(3)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如风寒、瘀血)病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病性(如寒、热)和邪正关系(如虚、实)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病、症、证三者关系:病是疾病的全过程,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所以证比病更具体、贴切、更具可操作性。症仅仅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对疾病的反映不如证深刻准确,因而证比症更能反映疾病的实质。(4)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所谓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正确。2、辨证论治的特点(1)以症辩证、病,病证结合,重在辨证;(2)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A、同病异治: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如:感冒风寒表证——辛温解表风热表证——辛凉解表暑湿表证——去暑解表B、异病同治:在不同疾病中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证相同治疗也就相同,因而出现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的情况。如:肝气郁结胁病胃脘病疏肝解郁不孕辨证论治举例:某人不适求医望:舌苔薄白闻:咳嗽问:恶寒、发热2天,头身疼痛切:肌肤发烫,脉浮急;病因:感受风寒病性:寒病位:在表邪正关系:风寒外袭,正气起而抗争证:风寒表证治则:辛温发汗,散寒解表方药:麻黄汤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二)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三)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四)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三节五行学说第四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一)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气存在的两种状态:一种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加之不停运动,肉眼难以看到,故又可称为“无形”,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气称“气”。另一种以凝聚的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的气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故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有形质的实体称“形”。故《医门法律先哲格言》有“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的说法。(二)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机:气的运动,可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在正常情况下,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气化。气化是永不休止的。气机和气化的关系:气的运动产生气化,气升、降、出、入停止,气化也就停止。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没有气机就没有气化,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一切变化了。(三)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把他们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人也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天地万物的变化往往是相通的。(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人是依靠天地精气而产生,随四时的规律而生长,天地的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之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为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二)精气足,则生命活动正常精气充足则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不足则推动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活动无力,则出现全身或局部虚弱的征象。(三)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气的升降出入如果不平衡,就会出现病态。如升多降少就会出现气逆。气运行通畅,血与津液的流动就通畅,人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会出现病理反应。(四)精、气、神的关系精在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A、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B、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包括无形而动之精气,也包括有形之精;C、专指肾中所藏之精,即肾精。神有四种含义: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内在规律;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C、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四种概念中后三种同中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总结:在精气学说中的精,主要指肾中所藏之精;气指的是肾精所化生的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三者共同组成人体精气;神是指由精气所化生的,得到精气的滋养,方能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综上所述: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互化。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摄精与气。三者可分而不可离。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的理论说明:阴阳二气是永恒运动的,当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向遇而又处于和谐状态时,就会产生交感作用。阴阳的相互交感,使对立着的两种事物和力量,统一于一体,于是产生了自然界、万物和人类,并使之处于时时运动变化中。(二)阴阳对立制约指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阴阳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的关系。如:温热可以驱除寒冷,水可以灭火等。(三)阴阳的互根互用指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中医学把阴阳的相互依存称为互根,而把阴阳双方不断的滋生、促进和助长对方称为互用。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反之亦然。(四)阴阳消长平衡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消长变化的。阴阳消长可概括为四种类型:1、此长彼消即阴长阳消或阳长阴消。这是由于制约较强引起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2、此消彼长即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这是由于制约不及引起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3、此长彼亦长即阴长阳长或阳长阴长。这是互根互用得当的结果。如临床上补气以生血,补血以养气,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皆以次为理论基础。4、此消彼亦消即阴消阳消或阳消阴消。这是互根互用不及的结果。如临床上常见到的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必然气虚,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皆属此类。(五)阴阳的相互转化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如属阳的夏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反之亦然。即所谓的“物极必反”。阴阳的相互转化,可表现为渐变的形式,也可表现为突变的形式。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大体部位上部体表背部四肢外侧——阳下部体内腹部四肢内侧——阴2、五脏六腑的阴阳划分五脏贮藏精气相对静——阴六腑传化水谷相对动——阳五脏心肺上焦——阳肝脾肾下焦——阴肾肾阴肾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消耗产生能量阴虚物质功能阳虚能量消耗化生物质(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概念:正气: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损伤组织的修复能力等。如阴气阳气。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阴邪阳邪。1、阴阳偏胜(盛)“胜”指邪气盛,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2、阴阳偏衰即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综上所述: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偏胜偏衰)来概括说明。(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分析症的属性(1)色泽明—阳如黄疸鲜黄如橘子色暗—阴晦暗如烟熏(2)声息语音高亢洪亮,烦躁多言,呼吸急促语音低微,沉静少言,呼吸气弱、气短(3)脉象寸数浮洪滑——阳尺迟沉细涩——阴(4)症状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畏寒、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2、作为证分类的标准阴——里、虚、寒阳——热、实、表(五)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用于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A、基本法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B、具体: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补其不足——虚则补之(2)归纳药物性质四气温、热(阳)——附子、干姜等寒、凉(阴)——黄连、薄荷等五味辛、甘(阳)——桂枝、甘草酸、苦、咸(阴)——乌梅、黄连、牡蛎升降沉浮升(上升)浮(浮散)——上行向外(阳)降(下降)沉(重镇
本文标题:绪论和第一章哲学基础、思维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4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