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文化与翻译 ----辜鸿铭
1.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2.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3.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4.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一代狂儒辜鸿铭怪儒辜鸿铭1.成长背景怪2.政治主张怪3.品味性格怪4.教学风格怪成长背景怪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书中曾提及辜鸿铭。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政治主张怪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保皇派,反对学生运动,曾在日本人办的华北正报(NorthChinaStandard)上大骂:“这群学生是暴徒,是野蛮。”而又对统治阶级出言不逊,这样看似矛盾的做法,又为他平添了几分怪异。政治主张怪挥霍出席费暗讽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品味性格怪逸事一:留辫子,穿旧服倒读英文报纸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逸事二:女人观,婚姻观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辜鸿铭很主张男人要娶小老婆,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他说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美国的妇运份子特地跑到上海跟辜鸿铭争论这个问题,最后辜鸿铭问她:亲爱的女士,请问你们家的马车有几个轮子?有四个.用一个打气筒灌气,还是用四个打气筒灌气?当然是用一个.娶小老婆就是这个道理!教学方法怪约法三章第一章:我进来的时候,你们要站起来,上完课的时候,要我先出去你们才能出去。第二章:我问你们话和你们问我话时都要站起来。第三章:我指定你们要背的书你们都要背,背不出不能坐下。巧译中国诗歌洋离骚----------Milton的一首长诗Lycidas外国的大雅,外国的小雅杜甫——中国的华兹华斯翻译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著书立说1.PapersfromaViceroy‘sYamen:AChinesePleafortheCauseofGoodGovernmentandTrueCivilization《尊王篇》.2.ETnunc,reges,intelligite!TheMoralCauseoftheRussia-JapaneseWar(《当今,皇上们,请深思!日俄战道德原因》)3.TheStoryofaChineseOxfordMovement(《中国牛津运动故事》)4.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这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该书1915年在北京首次出版,并很快由德国学者奥斯卡·A·H·施密茨(Oscar.A.H.Schmitz)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书中力阐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文明的价值,鼓吹中国文化救西论。全书分为绪言、导论、正文和附录四个部分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导论阐述良民宗教(TheReligionofGood-Citizenship)第一章论中国人的精神(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第二章论中国女子(TheChineseWoman)第三章论中国语言(TheChineseLanguage)第四章论约翰·史密斯在中国(JohnSmithinChina)第五章论一个著名的汉学家(AGreatSinologue)第六、七两章论中国学(ChineseScholarship)附录论崇拜群众的宗教或名战争与出路(TheReligionofMob-WorshiportheWarandtheWayout)。(Excerpt)ForthethreecharacteristicsoftheChinesecharacterandtheChinesecivilizationare:depth,broadnessandsimplicity.TheAmericanpeoplefinditdifficulttounderstandtherealChinamanandtheChinesecivilization,becausetheAmericanpeople,asarule,arebroad,simple,butnotdeep.EnglishcannotunderstandtherealChinamanandChinesecivilizationbecausetheEnglish,asarule,aredeep,simple,butnotbroad.TheGermansagaincannotunderstandtherealChinamanandtheChinesecivilizationbecausetheGermans,especiallytheeducatedGermans,asarule,aredeep,broad,butnotsimple.辜鸿铭重要翻译著作《论语》(TheDiscoursesandSayingsofConfucius:ANewSpecialTranslation,IllustratedwithQuotationsfromGoetheandOtherWriters)(1898)《中庸》(TheUniversalOrderorConductofLife)(1906)《大学》(HigherEducation)他在《论语》译序中声称:我们只想在此表达一个愿望,希望那些有教养有思想的英国人在耐心读过我们的译作之后,能够反思一下他们对中国人已有的成见,并能因此修正谬见,改变他们对于中英两国人民与人民、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态度。辜鸿铭的“意译法”辜鸿铭翻译儒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意译法,即采用动态对等的方法,使译文在表达思想方面起到与原文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字栉句比的机械性转换。在《论语》译序中,他就明确指出他的翻译目的是让普通英语读者能看懂这本给了中国人智力和道德风貌的中文小册子,因此他努力使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方式,就像有教养的英国人在表达与这些中国俊杰同样的思想时一样。在《中庸》译序中,他进一步阐明他的翻译观点:彻底掌握其中之意义,不仅译出原作的文字,还要再现原作的风格。辜鸿铭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确实努力实践着这一翻译宗旨。例如:辜鸿铭的“意译法”.《论语·子罕第9》中记载颜回赞叹孔子之道高且深的那段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辜鸿铭的“意译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辜将之译为:“ThemoreIhavelookeduptoit,thehigheritappears.ThemoreItriedtopenetrateintoit,themoreimpenetrableitseemstobe.WhenIhavethoughtIhavelaidholdofithere,lo!itisthere.ButtheMasterknowsadmirablyhowtoleadpeopleonstepbystep.Hehasenlargedmymindwithanextensiveknowledgeofthearts,whileguidingandcorrectingmyjudgmentandtaste.ThusIcouldnotstopinmyprogress,evenifIwould.
本文标题:文化与翻译 ----辜鸿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5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