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曹操行:古代诗歌体裁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汝南名士许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再现场景,整体感知诗歌要求:1.注意生字,加注拼音(注释中的拼音回归课文)。2.搞清意思,大体上能翻译。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ìjīnwèiyōumòduōqìèzābǔsèqiān初读诗歌理解大意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为何而忧?诗眼:忧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酒→忧忧功业未就,光阴易逝。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红酥手,黄藤酒—无奈,愤恨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举杯消愁愁更愁—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此时孤单的心情酒文化:酒文化:葡萄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豪放浪漫,激情澎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补充时代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明确: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并没有来,作者在此吐露的是求贤不得之忧。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二忧:贤才难得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的?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思慕情人思慕贤才引用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①用典。②兴。用“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思——求贤若渴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迎——仰慕贤才补充时代背景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仿佛在说,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明确:①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盼——天下归心-----宽宏大量,广纳人才。(比喻、用典)“诗言志,歌咏怀”。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艺术技巧1、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2、巧用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子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艺术技巧3、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紧密结合,显示了曹操诗歌高昂激越、悲凉苍劲的风格。研究性探讨这样一个人物,才华超众,关心民生疾苦,为何遭人诟骂呢?主要是受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使曹操作为奸雄的形象深入人心。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对曹操的评价上,与原著保持一致。在艺术作品中,作者罗贯中着力刘备脸上贴金,给曹操脸上抹黑,显然是为了拥刘反曹的主题服务的。就拿情节来看,当庞统(当然也是一个艺术形象)给他献了连环计后,曹操看到他从北方带来的将士居然能在江面上如履平地,这就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这也使他误认为踏平江东的确是指日可待的,所以,他于十五之夜,举行盛大的宴乐,无非是想作战前总动员,他的动员致辞就是《短歌行》,当他需要别人吹捧之时,“不识时务”的刘馥居然说正声雅乐之中不能有不祥之音,他就一气之下,举槊刺死刘馥,而后,又于次日亲自为刘馥送葬。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告诉世人:一代奸雄曹操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好大喜功,爱听颂歌,他的壮举只不过是打自己耳光而已,或者说,这样安排情节只是为了塑造一个奸雄的形象。说穿了,艺术作品中的曹操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等同于现实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曹操。
本文标题:23短歌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9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