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州发改委第一章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凸显省会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的关键时期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福州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省会综合实力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十一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比“十五”增加2.8个百分点,2010年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402.51亿元和247.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9%左右,五年累计完成6950.66亿元,2010年突破2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0%,2010年达158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五年累计达45.8亿美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和贷款余额约占全省三分一。——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沿海港口优势,打造“南北两翼”新增长极,积极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以江阴和罗源湾为重点的“南北两翼”地区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批发市场搬迁、调整和提升。着力建设中央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和海峡农副产品、水产品等大型现代商贸批发市场。启动建设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园和机电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1.7:45.0:43.3调整为2010年的9.2:44.5:46.3。初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两翼”为重心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加强节能减排攻坚力度,顺利完成省下达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发展战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的170.1平方公里拓展到2010年的196.5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大省会中心城市会展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建成宝龙城市广场、万象商业广场、金融街万达广场、茶亭街改造等一批大型商贸项目,加快海峡金融商务区、北江滨中央商务区建设,打造福州新的城市商务中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加快建设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为重点的对外联接通道。温福、福厦铁路建成通车,火车南站建成投入使用,向莆铁路、合福铁路、江阴港、可门港、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加快建设,进入高铁时代。建成机场高速一、二期工程、绕城高速西北段、渔平高速和平潭海峡大桥,依托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福州港已成为国家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拥有生产性泊位1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0个,最大靠泊能力达15万吨级。年货物吞吐能力达8349万吨,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242万标箱,已开辟直达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国际班轮航线34条。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拉开了福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大力开展闽江、敖江、龙江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双百工程”和“家园清洁行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实现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学前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2%,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在全省率先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工作切实加强,人民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大幅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弘扬三坊七巷、船政、寿山石和昙石山等闽都文化品牌,成功创建“中国温泉之都”,完成三坊七巷保护修复一期工程、船政文化开发建设工程、闽江游工程、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工程等项目建设,三坊七巷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鼓山、于山、三坊七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验收,脱胎漆器、软木画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保护名录,闽剧《红豆缘》等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得大奖。——改革开放取得有效突破。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市属工业、农业、商贸、外经贸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采矿权、国有产权交易等全面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扎实推进燃气、公交、自来水等公用企业改革和投融资平台建设,组建形成四个投融资平台、六个产业集团、两个专业公司为主构架的国资运营格局。推进企业上市,全市上市企业达59家。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实施“回归工程”。制定出台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一揽子意见,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办理时限有效压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改革成效显著。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价格等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力度,加快服务贸易领域和社会事业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和海外乡亲众多的优势,积极打造“5·18”海交会品牌,不断开拓招商领域,提高引资成效,外经外贸体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有效调整提升。榕台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开辟新的人员往来通道,实现福州至台湾本岛空中海上双向直航常态化。“十一五”期间新开通大阪、东京、吉隆坡、首尔等国际航线和台北、台中、高雄、花莲、澎湖等地区航线,2010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647.68万人次。——人民生活得到切实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5年的12757元、5197元提高到2010年的22723元和8543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累计新增就业74.55万人次,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7万人。惠及城乡居民的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五大险种齐全、功能基本完备、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捐赠加快发展。加大危旧房(棚屋区)改造和廉租房、安置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放宽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门槛,扩大住房保障面。便民服务和公共监督平台不断拓展。累计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91件272项,有效解决了一批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专栏一:“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2005年“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完成情况2010年总量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1476.31亿元2010年达3068.2113.8%125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亿元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301元35000元43800元13%3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11.84:47.00:41.167.9:50.1:42.09.2:44.5:46.34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31.7%35%以上35%5城镇化率54.5%57%60%6财政总收入195.5亿元(含基金),165.3亿元(不含基金)400亿元(含基金),341亿元(不含基金)402.51亿元(不含基金)19.5%7地方财政收入127.7亿元(含基金),97.5亿元(不含基金)255亿元(含基金),196亿元(不含基金)247.82亿元(不含基金)20.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36亿元年均增长15%2317.44亿元30.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05亿元年均增长12%1581亿元18.6%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6%103%左右103%左右11实际利用外资“十五”五年累计65.58亿美元(可比口径)五年累计按可比口径超过75亿美元,按验资口径超过35亿美元五年累计按可比口径100.53亿美元,按验资口径45.8亿美元12出口总额86.72亿美元年均增长12%163亿美元13.5%13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6.02%40%40.3%1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98%以上98.23%(2009年,不含县城)15城市污水处理率55.15%80%以上89.53%(2009年,不含县城)16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10.5年10.5年17每千人口床位数2.38张3.2张3.6张18每千人口医生数1.46人1.71人2.2人19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54万人70万人74.55万人20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五年累计29万人44.5万人47万人21城镇登记失业率3.35%3.8%以内3.4%以内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7元年均实际增长7%22723元9.7%23农民人均纯收入5197元年均实际增长6%8543元7.7%24单位GDP综合能耗0.73吨标煤/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4吨标煤/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人口自然增长率5.8‰8‰以下7‰26人均预期寿命--76岁76岁2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以上95.5%2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51.3万人60万以上91.5万人2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51.2万人65万以上100万人3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3.5%35%以下39.5%3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7%40%以下45%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城镇化成为发展的两大驱动力量,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成为宏观政策重要取向,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我市既面临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一)面临的机遇从国内看,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来闽考察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殷切希望,为福州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海峡两岸关系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打造榕台产业对接集中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实现榕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升级。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将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从福州市自身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跨越发展积蓄了巨大潜能。当前,我市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持续加强,以促进科学和谐发展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省委、省政府作出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福州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我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二)面临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我市外向型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扩大内需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制约日益凸显,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对我市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更高要求。与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城市相比,福州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县乡财政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例不高;支撑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偏少,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等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待还有一定差距。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是全省的重心所在,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当前,经济社会已进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新机遇面对新挑战,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福州改革开放和
本文标题: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