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竹溪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1竹溪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修订稿)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围绕“建设全省水电大县、茶叶强县”目标,坚持扬资源之长、举项目之旗、走招商之路、用服务之力,大力实施“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和“工农对接”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多数指标提前一年实现,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主要指标超额完成。预计到2010年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均将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部分指标超出额度还较大(见下表),到今年年底,生产总值将达到31亿元,超规划4.6亿元。财政收入将达到2.38亿元,超规划58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5亿元,超规划25亿元;五年累计投资总额将达到98亿元,超规划目标将近一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410元,超规划91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达到8981元,超划481元。招商引资将达到9亿元,超规划3亿元。(二)支柱产业稳步发展。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全省水电大县和茶叶强县”目标,突出水电资源整合开发和茶叶企业民营化改造,促进了两大支柱产业健康发展。预计到年底,全县累计投产水电站达到60座、总装机33万千瓦,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增投产电站33座、装机21.6万千瓦,完成水电投资20.8亿元,累计创税1.28亿元。预计2010年底,全县茶叶总面积将达到20万亩,基地规模居全省之首,与此同时,茶叶科技开发和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龙王垭2茶业被认为定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梅子贡茶业开发的有机乌龙茶填补了规模化生产的省内空白,改写了同纬度乌龙茶开发的历史。五年间,我县以“龙峰”、“梅子贡”为代表的茶叶品牌,先后20余次在各级各类会展评比中获得国际、国家和省级奖项100多个。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底预计完成指标完成情况描述2006年2010年年均递增(%)1、生产总值(GDP)亿元15.226.414.931超额完成2、财政收入亿元11.816.12.38超额完成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01035超额完成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1025005.63410超额完成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720085003.88981超额完成6、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19.52910.542超额完成7、工业产值亿元172816.245超额完成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71010.615超额完成9、招商引资总额亿元669超额完成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10020026.6400超额完成10、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10025026.9160未完成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4%可完成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10‰未完成13、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93.8%未完成14、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76.8%未完成3(三)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按照“南特北茶、适度兼抓”的布局思路,全县农特板块基地总规模年底预计将达到92万亩,其中烤烟3.1万亩、魔芋7.5万亩、蔬菜20万亩、药材15万亩、洋芋12万亩、油菜15万亩、贡米5000亩。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达到21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有20个农业特色产品分获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8家企业通过国家ISO质量体系认证,5个产品获湖北名牌产品,“龙峰”茶、“竹溪贡米”获得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农民专业经合组织蓬勃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家。(四)特色工业初具规模。依托优势资源,通过实施“工农对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战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发展平台优势和政策机制优势,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水电、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和矿产建材四大工业体系。预计到2010年底,全县工业企业将达到1113家,其中规模以上70家,产值过亿的6家、过千万的62家,全县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5亿元,年均递增27.8%;第二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3.5亿元,占到经济总量的43.5%,促进经济结构顺利实现了从“123”到“213”的转变。(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强力推进“一主三化”战略,民营经济己成为县域经济的构成主体、税源主体和就业主体。预计今年底,民营经济户将从2005年的8159户发展到9500户,其中规模企业将达到60家,产值过亿的达到4家、过千万的40家;民营经济产值营业额将从2005年的7.3亿元增4加14.5亿元,税收将从2005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9000万元,五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六)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十一五”期间,交通、电力、通信、农田水利、城镇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投入14.7亿元,完成公路路基路面443.3公里,建成大中小公路桥梁53座,新修公路隧道2座2128米,大中修公路27.4公里,改造危桥20座,通村路通达工程达224.3公里、畅通工程达1993.5公里。投入1.56亿元,扩建变电站2个,新增配变容量1.3万kVA,改造35kV线路8.8公里;完成电网改造项目8个,改造配变容量1.8万kVA、配电线路820公里。通讯传输网络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光缆规模达到525皮长公里,电缆行政村覆盖率达70%,邮政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5处,解决了10.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城关防洪大堤五、六期工程;完成灌区和小农田水渠衬砌10公里、田间渠系配套164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41万亩。同时,实施了县污水处理厂、竹溪广场公园、鄂陕大道东头延伸工程、幸福路、环城路、工业园区东西干道、月弓池周边道路整修等一大批市政工程和305省道沿线的集镇建设。(七)生态环保切实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县以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天保工程、农村沼气、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程为主,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累计造林1.6万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6%,植被覆盖率达到81.7%,空气质量总体达到二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三5类标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龙坝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时,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环境监测设备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环保能力不断提高。预计2010年末,我县COD削减量将达到681吨、SO2削减量62.96吨,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任务。(八)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十一五”期间,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21个,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8项,申请专利265项,认定技术中心5个,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励12项,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70项,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20个,茶叶、黄姜等产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竹溪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加大了以“两免一补”、校安工程和一中等五校迁建为主的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中教育瓶颈问题得以破解,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全面发展。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得以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广播电视覆盖人口36万人,覆盖率达97%;183个行政村、150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915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立。二、形势展望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过程,国际6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将更加重视实体经济。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社会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等是发展的重要任务,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两大驱动力量,经济发展将依靠“消费+出口+投资”协调拉动,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需求成为基本政策取向。湖北省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并启动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实验区建设。十堰市将“两带一中心”作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在上述背景下,“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县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实施“一统三分”和“工农对接”发展战略,推进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建设,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步伐的重要机遇期;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建设,构建和谐竹溪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我县既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一)从机遇看,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中部地区崛起和“两圈一带”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作为享受“两个比照”政策的地区和地处中西结合部的区位特点,我县面临着国家诸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扶持的难得机遇。同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重点支持生态圈内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县既有丰富的7山水人文景观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又是连接鄂陕渝旅游圈的重要通道,为把我县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板块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二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走内生性经济增长道路是应对后危机时代必然的选择,这将为县域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城镇化空间和内需潜力最为巨大,农民市民化和城镇化水平将为经济快速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扩大内需配套政策的实施和发展环境的优化,将为我县向上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提供条件,同时也为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选址竹溪成为可能,其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经济拉动能力不可估量。三是国家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扶持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仍将加大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中央提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对没有劳动力和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温家宝在《“十二五”规划说明》中强调:要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扶贫减贫取得重大进展。我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特困县,将会争取到更多的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四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政策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我县被列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国家将在产业发展、财政转8移支付、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我县地处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水质影响控制区内,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和水土保持规划修编实施,为我县带来了生态补偿、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得机遇;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必将带动我县特色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大发展。五是竹房城镇带建设省政策扶持机遇。省委、省政府已决定比照仙洪实验区的办法和政策,把竹房城镇带作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实验区来建设,十堰市已把竹房城镇带纳入“两带一中心”来规划,省、市将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我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将会迎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二)从挑战看,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县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加快发展动力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任务重,发展压力大。二是市场主体引进和培育举步维艰。受资金、技术、人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我县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原始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市场主体培植效果不明显,经济发展缺乏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缓慢。三是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作为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控制区,国家将抬高环保政策门槛,县域资源性项目难以进入,这必将影响县域处于起步和粗放阶段的工业,发展工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9盾
本文标题:竹溪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