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W娃娃眼反应(doll'seyeresponse)新生儿出现的头眼不协调现象。将新生儿的头慢慢转向一侧,其眼球的运动比头的转动慢,且看似与头的转动方向相反,好像洋娃娃一样,故称。随儿童注视运动的出现而逐渐消失,但智力低下的婴儿可持续较长时间。可作为鉴定婴儿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作为新生儿具有的一个特点,该反应说明新生儿最初的生理水平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不能控制使眼球运动与头的运动保持一致。瓦茨拉威克(PaulWatzlawick,1921—)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生于奥地利菲拉赫。1945年入威尼斯大学学习,先后获哲学和文学双博士学位。1950-1954年在瑞士荣格学院接受分析心理学训练。1957-1959年任萨尔瓦多大学心理学系和医科学校的心理病理学与心理治疗学教授。还先后任职于费城圣堂大学心理治疗研究所、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阿尔托精神病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系。在家庭心理治疗、关系治疗方面取得成就,所领导的帕洛·阿尔托精神病研究所在美国心理治疗学界较有影响。著有《人的交往符号学:对相互作用的形式、病理学和反常现象的研究》(1967)、《变化:问题形成和问题解决原则》(1974)等。瓦尔塞(LeonWalther,1889-1963)原籍俄国的瑞士心理学家。生于俄国圣彼得堡。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大学,后定居瑞士。1917年就读于卢梭学院,师从克拉帕雷德。先后任教于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米兰大学、巴塞罗那大学、维也纳大学、开罗大学、巴黎大学和耶路撒冷大学。致力于工业劳动技术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原理探讨如何使工人适应劳动,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高的效率。在劳动者适应任务、工具、机器以及劳动条件和环境,确定劳动者的最优工作方案,证明最有效的劳动者集体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主张劳动者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应有自己的休闲生活,以丰富个性。著有《职业方向和自由职业:心理学研究》(1936)、《劳动心理学》(1947)等。瓦格纳SOP记忆模型(Wagne'sSOPmodel)亦称“经典条件作用的标准操作程序”。一种记忆系统模型。瓦格纳提出。其基本概念是等级式的记忆结构。记忆包含许多通过直接联想互相连接的节结,一个节结内聚集许多信息成分。假定节结A的连接去向是节结B,并不意味着节结B也向节结A的方向连接。按节结的活跃程度分为三种状态:(1)I,相当于长时记忆或参照记忆,处于不活跃状态;(2)A1,相当于焦点记忆或背诵,处于最活跃状态;(3)A2,相当于工作记忆或短时记忆,处于第二等活跃状态。其重要特点:假设工作或短时记忆只包含沉默的长时记忆中的激活成分,不同于其他记忆之处仅在于活跃的水平而非结构。能够处于同一种活跃状态的节结是有限的。这一记忆系统通过感觉和反应器官与环境交接。感觉刺激把相应的不活跃成分激活到最活跃的焦点记忆状态(A1)。呈现的刺激对已处于活跃状态的记忆成分并无影响。刺激的唯一影响就是把当时不活跃的成分激活到A1状态。刺激既不延长活跃成分的活跃时间,也不提高活跃水平。活跃成分最终要衰弱到不活跃状态,即从A1衰弱到A2,再衰弱到不活跃的I状态。任何一种成分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处于一种状态(A1或A2),并随某种机遇改变状态。从一种状态衰变到另一种状态的速度决定于该状态的相对能量。瓦格纳假定:在任一时间内,只能有2或3个节结内的成分处于A1状态,10至15个处于A2状态。行为的产生由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一些成分联合控制。实际反应决定于各种状态成分的相对数目。一种成分处于A1状态,导致一种反应,而在A2状态时,会产生另一种反应。还包含两类联想的连接。兴奋的连接能激活被连接的节结;抑制的连接可降低目标节结成分的敏感性。一个节结激活或抑制另一个节结的程度,依赖于三个条件:两个节结之间连接的价数、强度和第一个节结的活跃水平。开始活跃的节结中,活跃成分越多,越能激活或抑制被连接的节结。两个节结间的联想越强,其激活或抑制被连接节结的程度越大。一种联想的连接强度决定于两种刺激过去训练的情况,而不是当前激活节结中成分的数目。在激活或抑制被连接的节结时,A1状态的成分比A2状态的成分更有效。一个节结被相应的感觉刺激激活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就从不活跃的记忆状态进入活跃的A1状态。一个节结被一个联想的节结间接激活时,它的一些成分就不会充分活跃到A1状态。这种直接和间接激活的区别,是这一模型的中心特点,可以说明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如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强烈。瓦龙(HenriWallon,1879~1962)法国心理学家。生于法国巴黎。1903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研究儿童的精神衰弱,190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以对低能儿的研究获文学博士学位。1937年任巴黎大学讲师兼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1938年任教授。1940年德国纳粹入侵,被逐出大学后,仍致力于写作,出版《从行动到思维》(1942)、《儿童思维的起源》(1945)。反对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是从“自我中心主义”逐步达到社会化的观点,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即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将外因(环境)与内因(机体成长)的不断相互作用视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胜利后,出任临时政府国民教育事务局局长。1949年退休后,赴波兰克拉科夫大学任教授。1954年因车祸患半身不遂,仍笔耕不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心理学中的各种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不懈斗争,并探讨许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意识与无意识、意识与实践、智力的活动与发展、自我与他人以及精神的起源等问题,不仅丰富哲学的认识论,且对发展、教育、病理、变态、法律和应用等心理学领域均有所革新和创造。但在哲学和心理学观上,仍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和机体论倾向。一生共出版论著264种,还著有《儿童个性的起源》(1934)、《儿童心理发展》(1941)、《学校心理学》等,被译成英、意、匈、波兰、俄、日和西班牙等多种文字。瓦龙学派(Wallonianschool)20世纪30、40年代法国以瓦龙为代表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成员有瓦龙及其弟子波利采尔、扎佐、塞夫和奥列隆,以及医学领域的精神分析学家维德劳契、神经精神医学家柏尔葛和心理生理学家派雷尔等。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决心理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形成深受法国病理学和生理学的影响,与格塞尔、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有密切关系。瓦龙运用心理生物学的观点肯定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心理学上的积极意义;强调意识的形成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物质基础,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产物,无意识是经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认为意识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应结合生理和社会两方面因素来分析人的行动;智力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统一的结果,在言语的参与下形成和发展;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认为人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社会存在,在彼此的交往中建立联系;情绪产生于生理事实与社会作用的相互影响之中。瓦龙还特别强调研究儿童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提出社会一个人发展学说,认为应从包括心理现象在内的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寻找儿童心理、意识、人格发展的动力。受瓦龙思想的影响,波利采尔提倡建立以自我和人格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心理学,认为不能撇开人的生活状况而在实验室里对人进行孤立的研究。扎佐借用格塞尔的观察技术和瓦龙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心理缺陷、双生子和逆转图像等问题,认为即使是遗传因素和环境都相同的双生子,也存在很大的个别差异。该学派的主要著作有瓦龙的《儿童个性的起源》(1934)、《儿童心理发展》(1941)、《从行动到思想》(1942)、《儿童思想的起源》(1946)等,被译成多国文字。瓦特(HenryJacksonWatt,1879—1925)苏格兰心理学家。生于亚伯丁。1904年于德国符兹堡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为屈尔佩领导的符兹堡学派的重要成员,致力于“无意象思维”的研究。1904年进行词的联想实验,将联想分为四个阶段:(1)预备阶段(告诉被试执行的任务的性质);(2)刺激词的呈现阶段;(3)寻找反应词阶段;(4)反应词发出阶段。要求被试回忆每一阶段发生的意识过程。实验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第一阶段的指令和任务,它们对被试产生一种无意识定势,即事先决定联想的倾向,而在实际反应过程(寻找和说出反应词)中并末被意识到。亦即思维(联想)本身是无意象的,不能被内省描述。1906年转任英国利物浦大学讲师,一年后应聘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并转向研究感觉过程,尤其是音乐心理学,提出声音的另一维度,即音量。偏好理论的体系性,强调物理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在其声音理论中试图提出一种纯心理学理论。著有《记忆的经济学与训练》(1909)、《声音心理学》(1917)、《音乐基础》(1919)、《感觉基础与知识结构》(1925)、《梦的常识》(1929)等。外表象(outerimage)一种外部知觉表象。与“内表象”相对。个体在表象练习时,在极放松的状态下,以旁观者的角度,闭目想象整个动作过程。个体可看到自己的外观变化,却感觉不到身体内部的变化。其实质是一种视觉的表象。借助一定的客观指标和仪器(如生物反馈监测仪、录像设备等),可更好地激发个体训练表象能力的积极性。外部惩罚(extrinsic:punishment)外部强化的一种。来自外部的使有机体行为概率减少的刺激。外部负荷见“运动负荷”。外部感觉(externalsensation)感觉的一种。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其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其中肤觉、味觉和嗅觉的感受器为接触性感受器,只有与外界适宜刺激直接接触,才能引起相应的感觉;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为远距离感受器,可与在一定距离之外的外界事物,通过媒介的作用引起相应感觉。外部归因(externalattribution)亦称“情境归因”。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划分的归因类型。与“内部归因”相对。将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归于外界环境、外部事物,如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奖惩等。参见“内部归因”。外部活动(externalactivity)亦称“操作活动”。活动理论术语。有机体利用自己的躯体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由一系列动作按一定关系构成的随意活动。可分解为若干基本动作元素,这些元素的效率以及各元素之间关系的密切和协调程度,决定其效率。基本动作元素一般可分为必需动作、辅助动作和无效动作三类。主要由手、手指及手臂完成。如日常生活中的写字、打字、绘画,音乐表现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运动方面的田径、球类、体操,生产劳动方面的车、铣、刨、磨等活动。可形成操作技能。具有以下特点:(1)活动对象的物质性,即作用对象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2)活动进行的外显性,即它的执行是由外部显现的肢体运动来实现的;(3)活动结构的展开性,即它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省略、合并和简化。外部活动建立在内部活动基础上,是内部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学家通过有机体的外部活动的表现推测其内部心理活动状态。外部奖赏(extrinsicreward)活动之外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如食物、金钱、荣誉、权力、自由等。与“内部奖赏”相对。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者探讨其与内在兴趣的关系,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外部奖赏会削弱、损害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兴趣。一般而言,内部兴趣越高的活动越无需也不宜用外部奖赏手段;反之,无兴趣或兴趣不高的活动则需外部奖赏,以促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并从中逐渐产生兴趣。给予外部奖赏时,应选择对个体而言具有效力的奖励物、奖励手段,并与个体的努力、实际成绩相关联,加强奖励的信度。在人事管理领域,多称为“外在报酬”。参见“外在报酬”。外部进程(externalproceeding)见“进程”。外部经验(externalexperience)经验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之一。与“内部经验”相对。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的感觉经验。如物体的形状、大小、数目和色、香、味等。英国哲学家J.洛克在其《人类理解论》(1690)中提出。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称之为间接经验,指须通
本文标题:心理学人物词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1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