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方案(通河)
1通河县国有林场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方案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二、建设单位:通河县林业局三、建设地点:通河县铧子山林场四、建设内容与规模1、场区巷道硬化2公里2、林场人工湖改造11200m2(160m×70m)3、有线电视104户4、场区道路亮化工程:街道路灯40盏(太阳能路灯)五、建设周期:1年(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六、项目投资:总投资216.4万元,其中场区巷道硬化80万元,林场人工湖改造57.2万元,有线电视39.2万元,场区亮化工程40万元。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建设背景新林区建设是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提出的,从2006年国家启动新林区建设以来,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林场各项基础和居住环境不断完善,林区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林区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生态良好、2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四者内涵不同而又联系密切,经济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离开发展,富裕无从谈起,生活富裕是发展的目的,脱离这个目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而生活良好和社会和谐,则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因此,我们要大林业的高度审视我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抓住建设新林区的契机,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林区。二、项目建设必要性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通河林业主体功能不仅满足社会对林木产品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特别是当前林业迎来了谋求发展的最好时机。为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林业企业,夯实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在通河县铧子山林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有重要的发展意义。第三章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状况我场位于通河县西北部,场址距通河镇18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8°34′35″—128°43′43″,北纬46°0′55″—46°10′39″,东与凤山镇和富林乡农业区接壤,南与富林乡农3业区相邻,西、北与兴隆林业局相接,南北长19公里,东西宽12公里,经营面积9257公顷。本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形特点为北高南低,北面山崇山峻岭蜿蜒起伏,南面丘陵漫岗,沟谷纵横,平均坡度为20°左右,最高峰铧子山峰海拔680.7米,最低海拔120米。本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季温暖干旱,风大少雨,最大风速可达34米/秒,夏季炎热多雨,多集中在7、8月份,秋季天高气爽,多晴朗天气,仲秋降温急剧,霜早,冬季寒冷干燥多雪,平均气温2.4℃,年平均日照时数2487小时,年积温在2200-2400℃,年降水量710毫米,早霜大概在9末,晚霜在4末,全年无霜期128天左右。本场境内有两条河流,一是途经东部边界的岔林河,为松花江一级支流,二是纵贯施业区腹部的小桥河,流入铧子山水库,是南部松花江冲积平原,是农业区灌溉的重要水源地。本场土壤以暗棕壤为主。二、资源状况本场属小兴岭植物区系,主要乔木有:胡、水、黄、山、白、黑、椴、柞等,主要下木有:榛子、胡枝子、刺五加等,主要地被物有:乌苏里苔草、蕨类、铃兰、玉竹、篙类等。有林地面积7761公顷,总蓄积量为753518立方米。三、社会经济状况4我场隶属通河县林业局,行政区划属富林乡,林场总人口318人,总户数104户,职工总数102人,离退休53人,年木材产量2800立方米,总产值28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2万元,林场人均可支配收入0.7万元。施业区内分布着5个行政村和11个自然屯,人口3800人,年人均收入0.65万元,林场交通方便,境内有林区公路22公里,可直接与哈肇公路相连,有防火了望塔一座,此外施业区内还有6条防火和经营的林道,共67公里,公顷道路密度为7.2米。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一、总体思路按照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管理科学、民主和谐、职工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要求,坚持把改善国有林场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改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提高国有林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现代林业,促进国有林场更好更快发展。二、建设原则1、新林区建设与国有林场改革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2、新林区建设与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相结合。3、新林区建设与国有林场产业建设相结合,与森林公园的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4、新林区建设与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发挥职工积极性,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相结合。5、新林区建设与领导重视,匹配资金落实到位相结合。5三、项目建设方案通河县铧子山林场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按照职工意愿,以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了以下建设项目:1、场区道路硬化铧子山林场的通场公路已硬化完毕,场区巷道以砂石路为主,为了职工出行方便及庭院卫生整洁,拟规划白色硬化路全长2公里,建设标准为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道路等级为林四级白色水泥路面,规划设计,第一调整不合理的纵坡,第二挖上口100公分,下口60公分,深度80公分的道边沟,第三铺石毛20公分厚,镇压后铺山砂20公分,平整路面,达到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在此基础上,打水稳层20公分厚,然后打砼24公分厚,形成路面。2、人工湖改扩建工程对场区内现有的人工湖进行提档升级改造,使湖面积达11200平方米,增加石头护坡、清理淤泥、修建景观长廊、桥、亭等项目。3、铧子山林场有线电视项目为了解决林区职工对信息及科学技术的渴求,解决目前信息闭塞的现状,为林业生产增加更多的科技含量,促进林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林区多种经营产业的开发,使现有的林区经济活跃起来以及提高林区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质量,因此建设有线电视项目,规模为104户。总线设计达到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无干6扰,符合国家标准。设备采用现行市场最优的产品,信息及信号传输达到最佳效果。4、场区道路亮化工程对场区内道路进行硬化后,计划新安太阳能路灯,每隔50米一盏灯,共需要安装40盏,保证夜间出行安全,实现场区亮化。第五章投资概算一、概算依据根据建设的项目及数量和建设标准,结合市场所需物料价格等各项费用目前实际取值,确定项目建设的概算依据。1、场区道路硬化40万元/公里(按招标的形式确定施工方)2、林场人工湖改造0.0051万元/m23、有线电视0.37万元/户4、场区亮化工程1万元/盏二、投资概算通河县铧子山林场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总投资需资金216.4万元,其中:道路工程80万元,林场人工湖改造57.2万元,有线电视项目39.2万元,场区亮化工程40万元,详见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三、资金筹措资金筹措以国家投入,单位、职工自筹三方面共同解决,国家投入60%,单位自筹30%,职工自筹10%计算,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需要国家投入129.84万元,单位自筹64.92元,职工自7筹21.64万元。第六章项目评价一、环境评价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完成后,场区环境明显改善,基本消除了脏、乱、差,林场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加快了社区园林化的步伐,促进了国有林场更好、更快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林区社会和谐发展。二、社会效益评价通过项目建设的开展,不仅改善了国有林场的民生条件,而且激发了人们“场兴我荣、场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林场建设,为林场的发展出谋划策。林场建设与森林公园的发展规划及危旧房改造相结合,把场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典范,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场区建设的提档升级,必将为提高铧子山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三、结论通过项目实施使场容场貌有较大改观,彻底改变职工的居住环境,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活跃林区文化氛围,改善了信息交流渠道。办公区、职工生活区全部实现绿化、美化、香化,亮化。达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活富裕、场风文明最佳效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七章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8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工程的调查、规划设计、实施各项工作,推动工程建设按计划和要求有序开展。同时采取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明确各自职责,通过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把关、严格验收的工作原则,保障新林区建设在计划时间内顺利完成。二、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作质量。在项目工程管理上,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定,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五制”,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建设工程要公开、公示、统一竞标、统一价格。对每个环节都要通过工作职责、管理程序、责任制度以及使之落实的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制别是严格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决不许截留、挪用。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吴洪林副组长:郑加禄、王胜成员:邢广鑫、崔秀吉、杨云东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社会主义新林区项目建设方案(通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3051 .html